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普查资料,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地阐明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这次普查资料,对于下次人口普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可能是不无裨益的。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是随着资料的公布和提供而逐步展开的。1982年10月公布第一批手工汇总的简要资料之后,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1983年底公布10%抽样的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1985年7月公布电子计算机汇总的全部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取得了良好成果,证明所制定的人口普查办法是成功的。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现代化的、科学的人口普查办法。 一、人口普查办法的制定,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建立在 反复调查、反复试点、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 中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共有28条。集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适应社  相似文献   

3.
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获得了全面、准确的数据,由于以前公布的普查资料未包括现役军人,引起国内外人口学者的关注。现将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公布的现役军人资料刊载如下。同时刊登了刘铮同志就此写的一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于1984年3月26—3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在人口普查方面所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总结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的经验,交流分析普查资料的初步成果。 出席这次讨论会的代表共85人,其中国外代表40人,他们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有比较完整的户口登记资料。1982年进行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利用了户口登记资料中可以利用的某些方面。事实证明,在人口普查中利用户口登记资料是有效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了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到会代表74人,收到论文65篇。会议共分为五个专题小组,现将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许多论文指出,人口状况是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人口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服务对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经济建设计划、规划、都必须把人口数量及各种构成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84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利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得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评价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这次普查的经验。八月份,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相似文献   

8.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为了及时取得普查的结果,在资料的汇总上分成三个步骤。即:首先进行全面的手工汇总,以取得主要数字。然后,采用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样本的群体以各区(县)的居民小组(生产队)和相当于这一级的集体户为单位,在各区(县)范围内抽取10%的居民小组(生产队)和相当于这一级的集体户作为提前抽样汇总的样本进行机器汇  相似文献   

9.
继1981年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在北京举行之后,我国主办的又一次人口科学国际性会议——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于3月26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国内代表四十余人外,还有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西、加拿大、埃及、法国、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罗马尼亚、斯里兰卡、瑞典、苏联、英国、美国和南斯拉夫共十八个国家的统计官员,统计学家和人口学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研究中,年龄人口资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往往离不开人口的年龄构成资料。年龄构成资料另一个典型特征,是便于开发应用。它既可以应用于推算已往年龄构成资料,又可据以预测下一次人口普查之前各特定年龄的人口数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资料质量比较高,开发应用价值较大。据事后质量抽查结  相似文献   

11.
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全部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艰巨的一步。普查登记工作做好了,就为最终取得良好的普查成果奠定了基础。普查登记是需要动员和组织几亿人民群众和几千万普查人员共同参加的一件大事。因而必须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的普查办法;训练好一支责任心强,作风细致、业务熟练的普查队伍;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使十亿人民都明瞭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对普查工作积极支持和合作。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在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2000年中国将举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虽然经过前4次人口普查,特别是1982和1990年举行的第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形势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给世纪之交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普查工作也将面临很多新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对普查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以及普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可以预计,本次人口普查无论在调查方案、调查项目,还是在调查方式和方法上,都将有比较大的变化。如何搞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是政府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13.
李成  米红 《人口研究》2022,46(1):19-36
利用Bayesian分层回归模型估计中国1982年后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死亡漏报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岁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1~4岁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全年龄、5~14岁和15~59岁、60~89岁和90岁及以上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基本近似且同样具有阶段性。受漏报原因和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女性1~4岁的死亡漏报率不一定低于0岁的死亡漏报率。人口普查成人阶段各年龄死亡漏报率差别较大,而人口抽样调查则较为一致。2000年人口普查男性和2010年全人口90岁及以上死亡率偏低是由比较严重的死亡漏报造成。死亡漏报对预期寿命计算误差的影响因年龄而异,二者关系在婴幼儿中较弱,其余年龄死亡漏报和预期寿命误差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了2000年人口普查直接登记的总人口124261万人,以及详细的各种结构数据,为深入分析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方便。本文利用人口分析技术和与其他有关统计资料比较等方法,从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总人口,生育,死亡以及长表代表性几个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客观地评价了普查数据的质量,也为数据使用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指出,中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是中国人口普查所而临的首次世纪之交的人口普查,因此,是一次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人口普查。论文着重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应用与发展,人口普查资料的发布,以及人口普查资料发布的规范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人口普查资料的发布,应包括重要国情指标的发布,并强调国情指标的发布,应由国家统计局纳入统一规范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民族人口研讨会于1993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到会听取大会发言并即席讲了话。她说:我国要建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就必须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在今年党中央召开的计划生育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专门讲了关于少数民族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问题。彭任说,据她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在原来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困  相似文献   

17.
人口迁移矩阵用以反映地区间的人口流向。它一方面是研究人口地区间迁移的基础,又可进一步提取信息以预测多地区人口趋势等。完整的人口迁移矩阵需要地区间人口流向的完整资料,对n个地区,意味着必须提供n~2个数据。中国省区人口迁移矩阵,直到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完成,才可能得出。本文即根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求出1982—1987年全国省区人口迁移矩阵。 1987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对各地的迁入人口及其迁出省区进行了调查,迁入人口不仅包括有户口改变的迁移,也包括无户口改变的迁移即自流迁移等,因而较全面地反映了人口迁移的状况。人口迁移矩阵的一般形式为:  相似文献   

18.
于弘文 《人口研究》2002,26(3):35-38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在组织和实施这次人口普查中,遇到了许多以往普查所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依法进行普查的问题。前四次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都是在各级政府的行政命令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于1981年1月公布了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这是印尼独立后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前两次是在1961年和1971年进行的。普查结果表明,该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七十年代里有所提高。 人口增长率的提高,是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进,从而使死亡率大大下降。尽管出生率在不断下降,但仍大大高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李成瑞同志所写的这篇文章概述了国际人口学会第二十届全会“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专题讨论会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国内同志了解外国学者对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高度评价和对历年人口资料提出的一些问题。就此,李成瑞同志建议我国人口学家、统计学家共同努力,分头研究,进行交流,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水平。本刊认为,这篇文章极为重要,特予发表,并希望就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写出文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