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面一:“张老师,今天你们班A上课又捣乱,还不停地把脑袋往后转,招呼多次都不听……”,英语老师气急败坏。“你们班A同学在乒乓球台边乱丢垃圾,还踩踏花坛,被我们抓到了!”德育主任满脸的严肃。  相似文献   

2.
摇宝     
张树武 《领导文萃》2009,(3):145-146
这几天赶写一篇会议报告,累得昏头涨脑,就邀爱人一起出去散心,轻松轻松。刚出门不远,一辆轿车“嘎”地停在了我俩面前。车里出来的是我的老同学工商局洪局长。他从衣袋里掏出两张赵本山小品专辑录像观赏晚会票,对我说:“我脱不开身,你们夫妇去看吧。”  相似文献   

3.
<正> 某大学郭教授外出住在一家星级宾馆。 清晨起来散步,出门时,总台服务员问了第一声:“先生,您好”;出了大门,门卫问第二声“先生,您好”;散步回来,门卫、总台服务员、电梯服务员又接二连三地“先生,您好!”知书达理的教授对如此礼遇,只好三步一点头地应答着,搞得心里很烦。 中午有人在宾馆餐厅请教授吃饭,服务员上菜时说对不起,递毛巾时说对不起,上烟缸时说对不起,撤空盘子说的还是对不起……两个多小时也不知说了多少个对不起。教授按耐不住问服务员:“今天,你什么时候能做一件对得起我的事情来?” 一散席,郭教授即向总经理投诉了这两件让人不快的事。开始,总经理感到不理解,我们这样规范标准的服务,怎么还会被投诉呢?经仔细了解,原来是服务员的服务缺少情感,机械冷漠地百人一言、千人一面,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4.
粉丝     
《经营管理者》2014,(10):5-5
网友“蔡浩浩”:我关注了贵刊的微博和微信号,每天空了看看你们推送的信息就当学习了。不过感觉你们更新得不是太勤,管理员同学要加油啊!然后希望内容能够更丰富一些啦~  相似文献   

5.
备受孩子们喜爱的“酷儿”果汁饮料,是可口可乐公司首次运用卡通形象作为产品代言人的产品。这个1999年可口可乐亚洲研发中心的杰作“小可爱”并非一般的卡通小人,而是赋予了它丰富的性格:据说它来自森林,被一对好心的夫妇收养,容易自我陶醉,善良而有点笨拙……,它在开怀畅饮后的那一声“酷-!!!!”成为其标志性语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可口可乐在亚洲掀起了一股“酷儿”热潮,1999年在日本研制成功,2002年已飙升为可口可乐在日本旗下第三大主力品牌(仅次于可口可乐及芬达);2001年在新加坡和香港上市,很快成…  相似文献   

6.
<正> “揽错”战术 在美国一家超级市场,一位推着购物车的顾客不慎将货架上的酒瓶碰翻在地,顿时瓶碎酒流,他便上前向售货小姐致歉并表示愿意赔款。谁知小姐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一面安慰他一面用电话向经理报告,并检讨了因自己照顾不周而让顾客受惊。意外的是经理出来后也满脸赔笑,说他已从闭路电视中看见了此事,特意出来向顾客致歉,说着拿出  相似文献   

7.
一天津市轧三制钢有限公司实行的比质比价采购管理是在1996年底制订三年改革脱困规模时提出来的。当时的出发点是:规范企业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为改革脱困增效益。这对于一个刚刚实行公司制改造,计划经济痕迹很深的国有企业来说,确实在观念上是一个撞击。尽管搞“比质比价采购管理”的想法提得比较早,但真正实行起来是在1998年6月。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企业内部在采购体制上也形成了“多头采购、分块花钱”的模式。沿用了多年的管理体制,现在要改过来,不经过一段痛苦的“孕育”,是不会…  相似文献   

8.
《领导广角》2001,(10):29-29
“现在最想的就是家人,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孩子。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死了好。下辈子再报答妻子和孩子吧。”这是原海关总署调查局副局长王立伟因涉嫌受贿35万余元,经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批准正式被逮捕后的一番“肺腑”之言。言之切切,很令人感动。不过,如果王立伟一事不被揭发,如果王立伟现在仍然在酒吧、歌舞厅里搂着小姐灌着酒精、唱着“OK”的话,这番感天动地的“肺腑”之言也可能就难以产生了。所以,这番话让人听了又总觉得有点“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9.
“听说你们经理要移民,你为什么没跟我说?”小王才进门,太太就追着问。 “干嘛跟你说?又轮不到我。”小王没好气地把公事包摔在沙发上。 “经理离职,不由你这个副理升,由谁升?”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6,(2):46-46
遗嘱一名德国工人向公证员口述遗嘱。“我死后,尸体要火化。”“骨灰怎么办?”“您把它们送到税务局,在标签上写:现在他全归你们了!”麻烦乔治一大早打电话给科长:“科长,今天我要晚点才能来上班,我家里有点小麻烦。”“是什么麻烦啊?”“我妻子丢了100块钱,她正在找呢。”“那你为什么必须要呆在那儿呢?”“因为我正踩在这钱上呢。”多子女家庭火车包厢里进来一位太太和六个孩子。孩子又叫又闹,又推又打。坐同一个包厢的一名旅客挺不高兴地说:“出门旅行的时候,起码要把一半子女留在家里……”“我正是这样做的。”太太叹了口气说。人才难…  相似文献   

11.
清代嘉庆年间,阮元在平定东南海上蔡牵之乱后,将所获兵器熔铸成秦桧夫妇铁像,跪于岳飞庙前。有人曾戏撰一联,题在两块小木牌上,分别系于秦桧夫妇的颈上.秦桧颈前的是:“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王氏颈前的是:“啐!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8则     
方法各异产品销售会上,销售额极其令人沮丧,经理对售货小姐训斥道:“如果你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会有人替代你们,卖出这些你们每个人都应引以为荣的有价值的产品。”然后,他指着一名曾任足球俱乐部公关小姐的售货小姐问道:“如果一支足球队赢不了,会怎么样?队员们都得被撤换,不是吗?!”  相似文献   

13.
孙景民 《决策》2009,(2):70-71
案例 无领导?难道是没有领导在场?这是张彬第一次听到“无领导小组面试”时的第一反应。进了房间,一位衣着随意,感觉却有点儿深藏不露的中年男士,把几份简历毕恭毕敬地送上去,然后来了个开场白:“恭喜你们进入这一轮面试,大家随便坐。你们开始吧,不用紧张。”  相似文献   

14.
不敢善良     
《决策探索》2009,(5):84-84
根据传说,我们这里一向有着敬老尊贤、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以及雷锋精神的良好风气,在种种高尚品质不断被提起的时候,忽然有报纸报道了这么一件事:某位75岁的老人自公交车下来的时候摔倒在地,没有人上前搀扶。这位老人神明不衰,马上大喊:“我是自己摔倒的,和你们没关系!”然后才昏过去。众人惊讶之余如释重负,纷纷援手之,最终无事。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生作文的问题,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确,就一堂作文课而言,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无动于衷,无从下笔。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激趣生动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作文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学生“怕作文”为“盼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生活,去品味其情趣,然后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例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讲解。学生通过看图、学文,为长城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所叹服:真雄伟呀!要是能亲自去一趟,到那儿去玩玩,该多好!我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你去了长城,你会玩儿吗?怎样玩儿?玩的问题一提出,课堂上可开锅了,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我要拿起我的画笔画一幅雄奇的画。”有的说:“我要在高大雄伟的城墙上引吭高歌,歌唱祖国的伟大。”还有的说:“我要和我的好朋友合影留念,让长城见证我们的友谊。”……同学们七嘴八舌,跃跃欲试。我把话锋一转,问:“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说的话写出来呢?”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异口同声地答道:“能!”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假如我去长城》的作文题。同学们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一篇篇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童真的作文,便跃然纸上,就是一些平时作文水平比较差的同学,文章也大有起色。  相似文献   

16.
陈国凯 《领导广角》2002,(12):48-48
我们叫她李姨,李姨也是官太太。一身朴素从来没有官司太太的那种讨厌的表情。逢年过节,李姨总给我们送来一盒手做的“萝卜糕”,已成定例。这年头,谁做“萝卜糕”呀?咱们的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因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和谐幸福的教育,创设幸福课堂!创设幸福课堂,这是我教育工作的不懈追求。一路走来,一朵朵盛开的幸福之花犹如一泓清澈的泉水,注入我的心田,又好似一阵夏日的清风,拂过我的脸庞,好惬意!
  孩子,你幸福吗?老师我很幸福!作为学生爱戴的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我是如此的幸运,又是如此幸福。每次上完课总有一群“小护卫”左拥右扶“打道回府”--办公室;每次学校组织外出活动,总有不少“乖乖女”、“淘气儿”提前向我申请:潘老师,出发那会儿,请你站在我身旁,我要牵手与你同行;每当我精神不佳,脸上有了倦意时,中午总会有“尊师捶”为我捶背擦肩;每当……孩子,老师有你们真幸福!  相似文献   

18.
哈佛憾事     
《领导文萃》2007,(4):143-143
好些年前,一对老夫妇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校长很忙!’’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过了几个钟头,校长很有尊严地面对这对夫妇。  相似文献   

19.
发挥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40-14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08,(11):25-25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你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