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贾平凹《秦腔》的挽歌情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兰 《社科纵横》2008,23(3):112-114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通过清风街上一群普通农民的故事,集中反映了近五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变迁.作品通过农村经济的荒芜,古老土地观念的解体,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价值观念的流动变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尴尬境遇.<秦腔>将"秦腔"这一文化现象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表现了深沉的挽歌情调.  相似文献   

2.
邵之茜 《唐都学刊》2002,18(1):35-38
汉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文体特征来看 ,都表现迥然有异于其他文学的独特风貌。其文化源头决不是单一的 ,是在先秦文学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庄子》艺术精神对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铺陈的手法和语言风格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郭茂全 《唐都学刊》2009,25(5):53-56
陈忠实的散文集<乡土关中>以潺潺而流的语言、娓娓而谈的闲话方式描述了关中大地上的历史变革、人文景观、乡土风物以及作家乡村生活的审美体验,既展示了关中大地独特的风土魅力,又表现出作家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深深眷恋,成为西部乡土散文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呐喊》《彷徨》的署名、篇名、地名、人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揭示出作者命名的深刻含义及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并对命名的总体特征作了简要的勾勒.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辩证法来自生活的辩证法.曹雪芹敏锐地发现了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相互矛盾的东西处于统一体中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现象,因而就能在艺术创作中对辩证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在曹雪芹笔下,艺术辩证法的运用表现在氛围的营造、形象的描绘、性格的刻划、材料的取舍、情节的组织等诸多方面,这是《红楼梦》具有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春 《社科纵横》2009,(9):90-91,94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小通讯员、新媳妇及"我"身上发生的小故事,重点描写了军民之情、同志之情,抒发了人性之美、感情之美及人物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小说集中体现了特有的精巧、清新、优美、俊逸的艺术风格,在众多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独具特色,至今在文坛上展示其艺术魅力。本文从选材技巧、心理描写、先抑后扬、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尽管乡村社会的变迁动力来源于物质生产与交往,但乡村社会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却有自身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既可为乡村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法性解释,又可为乡村社会的变迁创造精神动力,因而分析乡村社会中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常人的精神生产与交往常常遭受社会力量与国家组织的殖民,尽管国家力量的赢弱,曾使乡村社会的精神生产与交往陷入混乱,但是国家力量倘若没给社会、个人在精神生产与交往方面留以足够的空间,乡村社会同样面临灾难。  相似文献   

8.
在对黑格尔哲学宝库的挖掘中,解读剖析马尔库塞的相关论著对深入理解黑格尔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理性与革命》一书的文本解读,借助马尔库塞对黑格尔理性的普遍性、历史性、现实性等概念的重构性理解,力图把握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和实体性内容,解剖黑格尔理性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辩证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从马尔库塞的视角去透视,何以马克思是黑格尔思想遗产唯一的、真正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9.
胡继娜 《生存》2020,(3):0137-0138
初中生自身的阅读视野有限,可以阅读相关名著,提高自身的思想内涵,领悟名著中的艺术价值,陶冶自身情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学生通过导读课,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走进名著,从而将自身内在精神得以升华,学习相关写作技巧,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万小丽 《学术交流》2004,(8):146-14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着非凡的艺术成就,其中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诗经》以前,虽然也有诗歌存在,但还谈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诗经》情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诗经时代而言,它的艺术手法是相当高超的,表现为:心理活动的描写、撷取典型的生活场景、简洁的对白和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阑尾>是一篇趣味盎然、技艺精湛、意蕴单纯却不失深邃的短篇小说.<阑尾>的深邃意蕴,不仅表现在诗意地揭示了非成年人世界与成年人世界的天壤之别,更表现在对潜藏于成年人灵魂深处的霸权意识的尖锐揭示,同时还还以文学的方式形象地正告人们必须遵循未成年人思维及行为的特殊规律.<阑尾>行云流水的章法、绘声绘色的描述、大快朵颐的童趣让读者充分领略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王衡 《唐都学刊》2012,28(5):85-88
尽管艺术隐喻研究在西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在中国它却是一个新兴学科。直至20世纪90年代,艺术隐喻研究才在中国真正兴起。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者也为之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尽管如此,当前艺术隐喻研究的视野仍然不够宏阔-主要局限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范畴,而且系统性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王炳社先生的《隐喻艺术思维研究》无疑是当前国内艺术隐喻研究取得的一项新成就。《隐喻艺术思维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路清晰,视野宏阔,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备、系统的艺术隐喻思维理论体系。第二,立足艺术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原创性。第三,始终以艺术的诗性精神为着眼点,使艺术隐喻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西厢记》恋爱心理描写的辩证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实甫的<西厢记>创造性地表现了崔莺莺和张生复杂而隐秘的恋爱心理,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美、心灵美,谱写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颂歌.王实甫运用心灵辩证法艺术方法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表现的男女恋情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戏曲史上赢得了"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的美誉.王实甫成功运用了具有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特色的真与假、虚与实、冷与热、快与慢等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描写恋爱心理,是<西厢记>艺术成就高于元代其他爱情戏之独特原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廉文澂 《唐都学刊》2011,27(1):116-120
影视剧编写是以丰富的表现力、想象力提高作品的审美内涵而产生艺术效果的。《关中枪声》以多重悬念、高潮迭起的妙趣横生,展示剧情的矛盾冲突,突出剧情出奇制胜的变化,而令人情不自禁的惊奇。剧情更关注审美主体——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的刻画,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活具有审美内涵的艺术形象。剧情又以广阔的叙事空间,鲜明的地域性,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宏丽性,融历史、人情、侠义于一炉,形成雄浑、宏伟、壮丽的画卷。  相似文献   

15.
王红丽  宋学智 《社科纵横》2014,(10):134-140
本文以《艺术哲学》的不同傅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互文性角度,解读了傅雷的翻译策略,将其划分为直译加注、转化互文、规避互文和提示互文四个类型。力图揭开其初译和重译过程中选择和取舍的深层动机,并对此过程中傅雷所展现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探讨。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了"文化互文性"的概念,认为互文性不仅存在于文本之间,也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  相似文献   

16.
胡建舫 《唐都学刊》2014,(2):120-123
《炸裂志》是阎连科在所其标举的神实主义道路上的又一次艺术实践.但结果依然差强人意,并没有很好解决史志求实与小说讲求虚构的内在矛盾,主人公性格的丰富性严重不足,人物形象缺少正面的精神引领作用.小说始终艰难地游走在神与实之间,导致了事实上的两厢掣肘,空灵因囿于写实记录而无法升腾,生活展现又因作者专注于所标举的神实主义实验而显遮蔽,无法实现神与实——文本的表与里的恰切同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受英语世界的影响,国内学界认为德文版《工具理性批判》是英文版《理性之蚀》之德译本+霍克海默的战后文集,或者说,它就是霍克海默的战后文集'。实际上,德文版《工具理性批判》就是英文版《理性之蚀》之德译本;而英文版《工具理性批判》与德文版《工具理性批判》没有任何关系,它不过是霍克海默战后演讲录音,即1949—1969年笔记之选集。换言之,英文版《工具理性批判》是一部伪《工具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8.
李秋喜 《学术交流》2020,(11):171-180
刘勰《文心雕龙》对古代诗学批评与鉴赏所倡导的"六观",与谢赫《古画品录》所倡导的创作理念及批评准则的"六法",在审美观念与艺术精神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融关系。诗画艺术在中古融合的历程主要是题画诗的出现,以诗入画的兴起,将作诗的体制移入绘画之中。诗画艺术融合的依据重点表现于玄学对自然的新发现,山水精神的传递与映射,诗画艺术的感咏与识见。诗画艺术融合之目的是营造出多种意境,通过作品的意境达到远离尘世,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自然和合的旨趣。这是中国诗画艺术独有的特色,尤其对中国画的当代精神建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理 《浙江学刊》2003,(2):214-219
《金瓶梅》在语言上存在着大量抄引前代和同时代各类作品的现象,其中以《水浒传》和《西厢记》最为突出。但是,这种抄引是什么性质,有什么文学意义,在现今的文本艺术研究中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巴赫金对话思想为立足点,借助现代语言学、小说修辞学方法,认为文本内与文本间存在着一个多层次结构的讽刺性语义关系,这种艺术关系可用“讽刺摹拟”术语来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红楼梦》动态描绘艺术的特点:善于选取过渡性环节画面,借助不同艺术画面的有机组合,把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结合,产生奇妙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