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命运观是古希腊悲剧的根本,是三大悲剧作家创作的主题.所不同的是, 欧里庇得斯以过人的胆识,将神圣命运的主宰者定位于人,改写了古希腊悲剧中命运高于一切的历史.对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人主要作品的对比分析,可以论证欧里庇得斯的创作对古希腊神圣命运观的颠覆.  相似文献   

2.
命运的力量--对《封神演义》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封神演义>这部明代神魔小说从命运意识角度进行了剖析.从初民到中世纪一直到近代,人类对命与命运的话题常怀着一种神秘的敬畏.<封神演义>中充满了人(神)个体命运的约束与抗争这两种力量的搏斗.文章最后归纳小说中的逻辑:人心的向背,就是天命,从而初步解读了<封神演义>对命运演绎之一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伽达默尔“游戏”是“游戏本身在游戏”而非“人在游戏”的观点提出质疑 ,并提出了自己对游戏本质的看法 :所谓游戏对游戏者的主宰是游戏者主动赋予游戏的 ,通过这种转换 ,人象征性地获得了对存在命运的自我把握。因而游戏通过摹仿提供了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世界 ,表达了人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张昀韬 《云梦学刊》2001,22(3):81-83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5.
张岩  刘欣 《齐鲁学刊》2007,(4):98-101
"命运观念"是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核心概念。古希腊悲剧被称之为命运悲剧,它以神谕这一感性的意象形式抒写着命运的神秘可畏,以及人与命运冲突的悲剧必然性;在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以及柏拉图的"理念",其实都是"命运"这一意象的哲学表达。现代基因理论从分子这一微观水平上较为科学地解释了什么是命运,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人类的现代命运。从古希腊文学的命运悲剧到现代基因理论对命运观念的科学阐释,西方文学似乎完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循环。  相似文献   

6.
沈扬力 《理论界》2020,(5):12-18
命运观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生观问题的展开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界的西方哲学中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命运观的对立,对立的实质是实践是否被引用。在旧哲学之前的命运观是消极和宿命的,要么被自然的流变所支配,要么被上帝所支配,属于人能自主把握的部分失之甚少。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已降,唯物史观得到了阐明,当马克思式的实践的概念被注入命运观之后,这样的局面发生了质变,人类开始实践地把握自己的命运,遂发现个体的命运依然被时代和社会的因素所局限。于是,只有将个体的命运融入到集体的命运才能突破命运观局限的枷锁,达到价值层面的不朽。  相似文献   

7.
魏义霞教授在其新著《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以下简称《天·人·命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对于命运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对待命运逐一做了阐释和论证。凭着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作者从这一独到的视角,以高屋建瓴的恢弘气势带给人一股强烈的时代气息。《天·人·命运》的突出特点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把握命运的整体,并在设计上做了新的尝试。全书注意章节的上下衔接及其内在逻辑的有机联系,书中上、下两篇的排列顺序不仅为该书表达的先后次序,而且内涵了作者理论思想的逻辑结构。这种安排不仅表明…  相似文献   

8.
关于命运 ,有人认为 :只有迷信、神话和神学目的论才会相信命运和命中注定 ,才会谈论命运 ;讲命运要么是天命论 ,要么是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承认有什么命运的 ,例如斯大林就曾说 :“马克思主义者是不相信‘命运’的 ,命运这个概念 ,即‘希尔查尔’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偏见 ,就是胡说 ,就是古希腊人的神话这一类东西的残余 ,古希腊人认为命运之神支配着人们的命运。”1 的确 ,命运这个概念曾经包含着神秘性 ,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在命运问题上存在着唯心主义的偏见和胡说 ,是形而上学 ,但是完全否定命运和命运的概念则是以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去…  相似文献   

9.
杨中华的短篇小说《当时的月亮》以大量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新时期石油人的情感浮沉.作品围绕着主人公苏绣的婚姻生活变化这一主题,对爱情的自由选择与人的命运问题进行阐释,向读者抛出友情关系、爱情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社会关系在日常实践中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这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哲学、地理学、气候学、社会主义等方面都有解释,这些解释为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做好本国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同时,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全球治理,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构建区域性、世界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投身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人们时自身利益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反映到高校教育中,突显了审美素质教育在新时期学校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使美育真正成为人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和完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宗教作为古人的世界观 ,往往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汇。它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支配着人们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走近赫哲人 ,了解赫哲人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民主是指对谁应行使公共权力的解答,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人民能够公开看到自己政府的各项活动,对关系到自身的政府决策有真正和积极的参与。民主政治是由人民对政府的支持、人民的选举与决定、人民的代表、人民的平等、人民的意见、人民的不服从等要素构成的。当民主政治运用到中国时,我们又需要在尊重民主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探求其符合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的司法独立与真正的司法独立尚有诸多差距 ,突出地表现在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未能真正独立行使职权 ,下级法院未能真正独立行使职权 ,法官未能真正独立行使职权等。为了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必须对现有状况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元代和平居民的以暴抗暴斗虎,是在亲人先行受到猛虎伤害,不得已与来自自然界的凶狠"仇敌"殊死搏斗.这不同于先秦猛士斗虎,也不同于唐人主动性地去射虎,而是被动性地以暴抗暴的复仇.汉族知识分子地位沉沦和价值失落,使之更加关注于平民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在斗虎抗暴的歌咏中,还隐约地宣泄了元代文人内心的不平和郁闷.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诗歌的兴起是20世纪末的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传统的批评家和诗人往往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其置之不理。目前的网络诗歌无论在文化心理、知识逻辑、现状与批评等方面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肯定其大众文化色彩绝不是要对其进行贬低,而是希望在明确其文化层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范、扶植和正确的引导,并对网络诗歌、大众文化等一系列概念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7.
论生命权的本质与安乐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河 《晋阳学刊》2005,(3):111-114
生命权是具体人格权中首要的和最基本的人格权,它维护和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及安全的人格利益,其本质是维护自然人有尊严的生存及其对生命利益的自由选择。但反对安乐死的一些主张,却忽视了生命权的本质,以维护生命权的名义却剥夺了生命权人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18.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重要目标.确立这样的目标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用多长的时期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赶超.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就是一场企图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目标的大实验,结果欲速则不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在农业方面,毛泽东义无反顾地率领全国五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干社会主义事业、奔共产主义前程.按照这一理念,他一贯倡导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总之是提倡一个"公"字,反对一个"私"字.依这种理念和精神的逻辑推理,干部、社员隐瞒粮食产量并且"私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然而,耐人寻味并出人意料的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从总体上看,毛泽东对隐瞒粮食产量的做法采取的并不是反对和批判的态度,而相反地是同情、赞赏甚至鼓励、提倡.  相似文献   

20.
朝鲜战争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和平竞赛".与战争形式不同,"和平竞赛"是两大阵营在较为缓和气氛下的一种角逐.虽然冠以"和平",但终归是角逐.经济、技术、国防等实力总体上落后于西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希图通过迅速提升国力,赶上并超过西方国家.有专家考证,最早提出"和平竞赛"的是苏联的马林科夫,他在朝鲜战争停战的翌年即表示苏联主张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进行"和平经济竞赛"[1](P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