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毒豇豆”最近成了坊间关于食品安全的又一热议话题。在“海南毒豇豆”事件中,出事的豇豆为反季节蔬菜,因此,“海南毒豇豆”事件一曝光,“反季节蔬菜”就成了热词。  相似文献   

2.
啜茗乐     
啜茗乐赵海洲开门七件事,茶占一席之地。“日高人渴漫思茶”,一以解渴;“寒夜客来茶当酒”,二以待客。但茶的原始功能却是治病和祭祀。《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古茶字)而解之。”古代祭祀时有一道不可缺少的祭品──(献)。唐宋以后...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2000,(11)
一、服用前要弄清药物剂量。“是药三分毒”。剂量弄错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不要自行加大剂量。自我用药者在按剂量服用无效后,应找医生咨询,问清是否需要加大剂量,或者改用其他药物。  三、要按时服药。通常,“饭前”是指吃饭前 30分钟内;“饭后”是指吃饭后 30分钟内;“两餐间”是指饭后 2小时之后,此时食物在胃中已基本消化。  四、宜单用的药物不宜合用。若想用两种以上药物,可以隔 3个小时后再服用另一种药物,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因为药物配伍不当,会降低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摘自《家庭保健报》 ) 疾病…  相似文献   

4.
公文专用之笔称“彤笔”;欣然题词或提笔撰文称“命笔”;文章开始称“起笔”;自己写的文字称“亲笔”;初学字画称“学笔”;练习性的写作称“练笔”;有感而发称“随笔”;写作中断称“辍笔”:替人作书或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称“代笔”;集体讨论,  相似文献   

5.
健康积分     
健康快报以“毒”攻“毒”在可以直接食用的肉制品和香肠上喷洒六种毒药?别以为这是恐怖分子策划的新一轮食品安全恐怖事件。它其实是刚刚获得美国FDA许可的一种食品灭菌处理方法。研究者发现,当把六种特制的病毒组合起来作为食品添加剂喷洒在包装前的熟食制品上时,  相似文献   

6.
前沿     
绿色和平调查报告:立顿茶包检出禁用高毒农药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4月23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  相似文献   

7.
康寿文摘     
《老年人》1999,(9)
自我用药须知一、服用前要弄清药物剂量。“是药三分毒”。剂量弄错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二、不要自行加大剂量。自我用药者在按剂量服用无效后,应找医生咨询,问清是否需要加大剂量,或者改用其他药物。三、要按时服药。通常,“饭前”是指吃饭前30分钟内;“饭后”是指吃饭后30分钟内;“两餐间”是指饭后2小时之后,此时食物在胃中已基本消化。四、宜单用的药物不宜合用。若想用两种以上药物,可以隔3个小时后再服用另一种药物,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因为药物配伍不当,会降低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摘自《家庭保健报》)紫药水…  相似文献   

8.
雅琴 《女性天地》2013,(1):54-54
节日期间,饮食作息较平日多不规律,各大医院里的常客多是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伤害的儿童。掌握哪些防“恐”术,可以帮孩子们安全应对节日“毒”害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曾经从事释囚辅导(内地称之为“司法矫正”或“社区矫正”)工作多年的社工,我曾目睹并接触无数深堕毒渊的犯罪人士及吸毒者,他们的遭遇及吸毒行为除了使其个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况,更会祸及下一代,使他们的子女无法享有一般孩童所能享有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消灭毒祸,可以说是举世共识。  相似文献   

10.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8,(5):16-17
养育之恩岂能量化;如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官威”;看清考官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毒米、毒面、毒油几乎年年“东窗事发”,加上“三鹿”奶粉事件,闹得人心惶惶,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食品的出口也因卫生问题,而出现了一些被出口国退货现象……  相似文献   

12.
社会     
《老人天地》2014,(2):8-8
近日在广东陆丰“第一大毒村”博社村上演的一部现实中的扫毒大片,据媒体报道,抓获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3吨冰毒、23吨制毒原料。其实在全闫少数地厅也存在形形色色的“骗子村”“乞丐村”“童工村”“小姐村”,其生成模式令人反思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贫困与贩毒吸毒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严重社会问题,作者针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建立“思茅肃毒扶贫试验区”,铲除毒源、开发扶贫振兴经济这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反贫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政治改革也在探索进行,然而文化领域却是粗鄙和低俗之风盛行。君不见;“兽兽”走光,身价倍涨;“马诺”拜金,“非诚勿扰”;“凤姐”征婚,一举成名;“祖德妹”效颦,万众瞩目;俊朗“舂哥”,顿成“教主”;妖娆“伪娘”,竟是男身;色情明星,代言游戏;“乳神”模特,惊艳球场……文化的低俗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陆面临的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与灾难频仍的1999年相比,2000年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个“打击”之年,大案要案一个个被披露出来。“黄”、“赌”、“毒”、“黑”、“假”、“拐卖”、“盗版”、“腐败”相继被列入重点打击之列。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一些重要的打击行动带给人们的是何种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继2009年全国关注三聚氰胺事件背后的食品安全监督缺位问题之后,2010年的“毒豇豆”事件、“地沟油”重返餐桌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对“菜篮子”安全的关注。2010年3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2010年7月13日,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观察》2010,(5):F0003-F0003
一、关于正文各级标题序号的标注 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 二级标题序号为“1”“2.”“3.”……; 三级标题序号为“(1)”“(2)”“(3)……;  相似文献   

18.
笑话     
《中国社会导刊》2012,(5):58-58
女人评价女人 女人如果评价另一个女人为“美女”,那只能说明那人长得很普通;称呼“大美女”,那只是说明她们关系好;说“很可爱”,那说明这女的长得难看;“人很好”,说明长得胖;“身材好”,说明那女人是一竹竿;说某女“没朋友,很孤立”,那这女人绝对是男人眼中的美女;“没气质”,说明这女人除了漂亮,身材还很好!  相似文献   

19.
徐熙娣:永远的“新闻”制造者;章子怡:“片片”风云起;徐静蕾:玉女明星→美女导演→?;张靓颖:众星围捧的“新月”;林志玲:将窜红神话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王素斐 《职业》2013,(12):60-61
“毒苹果”的毒源是多方面的,但无不和家庭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的缺失有密切的联系。分析原因寻求根本,让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让“苹果”不再染毒、中毒、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