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万岭 《南都学坛》2004,24(2):42-46
“大观园试才”是贾宝玉第一次在包括贾政在内的公众面前展示自己才情 ,长期以来 ,这次试才常被误解为作者要借此机会展现宝玉的文学才能 ,其实“大观园试才”运用了三组对照关系刻画贾宝玉的思想性格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曹雪芹人才观的客观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本文阐述两点看法:第一,探讨了桃花源理想是陶渊明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着重提到庄子“万物齐一”思想对陶渊明不鄙农民观念的影响;第二,“桃花源”一名得之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一则中“邓林”的启示,内蕴深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陶渊明幻构的“桃花源”理想世界,既受到儒家“大同世界”理想的影响,又受到道家“小国寡民”社会理想的影响,同时受到魏晋时期“无君论”,思想的启发。它是这三者的综合和加工。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诗并记》(以下简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解放后,对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评价,一直存在着重大分歧。本文试图从《归去来兮辞》到《桃花源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作中,探讨陶渊明思想的发展过程,谈谈对“桃源理想”的初步看法。一《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是很清楚的。作者在此文的“序”中点明它作于“乙巳岁”,即东晋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桃花源记》的具体写作时间则是很难确定的。历来学者大都认为它是陶渊明的晚年之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对太虚幻境的认识问题 《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者何?许多研究家都确认,太虚幻境即天上的大观园,这是对的。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应该说,‘太虚幻境’是经过作者理想化了的大观园,……必须加上‘理想化’三个字。”我倒认为大可不必。太虚幻境同大观园一样,都是当时作者从头脑里创造出来的理想天国,而从我们现在的思想高度看来,还未能完全超越出封建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大观园,以它“永久的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物一样,成为千古不朽的艺术形象。但这并非大观园“光明”之所在。 大观园是元妃的省亲别墅,“天上人间诸景备”,建筑设计精奇妙美,莫说刘姥姥进园,眼花缭乱,连贾政等人“都迷了旧路”,元春也“叹息奢华过费”。但这更不能说明大观园之“光明”。 人们往往把大观园与贾府等同,诚然,大观园的豪华富丽景象,是贾府“烈  相似文献   

7.
大观园中有三个“宝”,又有三块“玉”。这“三宝”、“三玉”指称一位公子,四位小姐,中心突出,对称鲜明,绝非偶然巧合,而是曹雪芹有意识地将贾宝玉的“宝玉”二字让四位姑娘一分为二的结果。本文主要讨论作者这种做法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形象的位置叙事研究以位置叙事学为研究方法,将桃花源形象的位置分为自然位置、心理位置、社会位置。其中,自然位置研究是从物理存在的角度展开对桃花源形象的“虚”“实”之辩,叙事主体围绕桃花源的原型地进行实证性争鸣。心理位置研究是从主体需要的角度探索叙事人观照“他者”从而反思“自身”的原因,历代叙事人追寻桃花源的心路历程也是反思自我的思想过程。社会位置研究主要是作为“边地”的桃花源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等重塑自身形象,从而在工业社会与城市文明语境下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与功能。在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下,桃花源形象的位置叙事研究需秉承开放性、流动性、共享性特质,这对建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乘车北行,不多时,便进入伊斯戈尔河口。湍急的河流在这里把东西绵延百里的巴尔干山拦腰截断,形成长达百里、人迹罕至的山间谷地。这里山高林密,山崖陡峭,环境幽静,鹳鸟、鹞鹰、山鸡、野兔经常出没。山崖、峡谷、林木、瀑布和泉水,把这里点缀成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前不久,来自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名青年男女结队来到这里。这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大多来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他们来此的目的,是鉴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已经木然,要用自己的双手,创建一片“人间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思想是一个具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结构的思想体系,任何一两个简单判断都不能全面充分地把握其思想的本质特征。研究陶渊明思想首先要观察它的现实层面,进而要观察它的理想层面。现在我们来观察他的《桃花源诗并记》。关于诗和记的关系,有三种看法:一是“名隹江生”认为,“记和诗没有任何关系,是陶渊明在不同时期,不完全相同的兴趣下所写的各自成篇的两篇诗文”。二是诗在前,记在后,写成“桃花源诗并记”,王瑶、袁行霈、唐满先主此;三是记在前,诗在后,为着突出记的地位,还归之传记述赞类,“并诗”二字用小号字标出,以示区别,杨勇、逯钦立…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本是曹雪芹为小说里的小儿女们“建造”的一个典型环境。但二百年来,《红楼梦》的读者都盼望这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园林,能够再现于世。据专家考证,现今尚存的恭王府后的“萃锦园”,其部分建筑格局,就是模仿:“大观园”的式样翻建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红楼梦》的“时序”和“年龄”描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 《南都学坛》2001,21(2):28-34
《红楼梦》中的“时序”“年龄”描写 ,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不统一现象。但这却不是作者的“失误”“疏忽”和作品的“纰漏” ,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它是作者不为书中人物作“传记”、不为贾家作“年谱”的特殊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既使作品“历历生动” ,又是对我国优秀传统小说创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 ,更是作者“象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作者的这种写法是为其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先秦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最早的方法论,它是孟子对先秦文学理论领域的独特贡献。本文力图探求“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的真正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即阅读理解作品应在读者正确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推求作者的写作目的;并联系作品的时代和作家的思想,针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背景作不同的分析,从而使读者对作品的批评与鉴赏更为准确,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研读康德《判断力批判》过程中,对康德未多作解释但确是很重要的思想作了发挥,把康德论及的“自由”、“物自体”思想加以引伸,探讨了“自由”与“物自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作者认为,对“物自体”的“思”不同于经验的知识和科学,是最为理性的、纯粹理性的。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从理性的“自由”出发,努力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把“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李贯通小说创作存在一个由“俗世关怀”向“自然关怀”转型的过程。其前期小说注重“俗世关怀”,主要描写微山湖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继承了传统儒家道德伦理精神和道家批判精神;其后期小说注重“自然关怀”,主要描写文化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追求,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刚毅精神、道家自然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回归自然的精神取向。传统儒家、道家人文精神是李贯通小说创作中自始至终存在的两方面文化因子,相对而言,道家的避世倾向、超越精神和回归自然的精神取向更能反映作者的精神本性,李贯通心灵深处的“桃花源情结”最能体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描写的是以贾府为首的封建贵族“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展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无可挽回的没落和崩溃,揭示了孔孟之道挽救不了封建地主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贾府里的大观园,是在“体仁沐德”的招牌下建造的。别看它表面上是那样“峥嵘轩  相似文献   

17.
赵孟頫作为陶渊明追慕者之一,创造了诸多以“桃花源”为母题的艺术作品。赵孟頫“桃花源”建构整体呈现隐居山水图式,且兼具“人世化”和“实地化”两个方面的特征。赵孟頫将桃源营造为一个集仕与隐于一体的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世界,为传统山水审美注入了现实因素,同时丰富了中国山水审美的人格精神。赵孟頫“桃花源”建构的隐居山水图式在整个桃源艺术建构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承前代桃源世俗化表现的同时,也为后世开启了桃源实景化表现之先风。  相似文献   

18.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文艺思想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观点。它认为流传后世的作品,都是作者对黑暗现实愤激不平的产物,它揭示了文艺创作中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体现了不满现实、批判现实的精神。这一学说的思想远源为孔子的“诗可以怨”,思想近源为屈原的“发愤以抒情”,而它所具有的反抗性、批判性则来自道家思想中批判传统、向往自由的精神,它熔汇了先秦儒家、道家、屈原这三大思想的精华。这一学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北朝刘勰、钟嵘,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以及明代李贽等,都有与“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 一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个个自乐的理想社会。其中,“秋熟靡王税”的思想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在陶渊明之前,还极少见有人用这样明确的语言,从根本上反对王税,否定君权。 与陶渊明有类似思想的,是比他稍前的鲍敬言。鲍敬言认为“曩古之世,无君无  相似文献   

20.
稽古是引用辞格在文言文中的具体体现,有“用典”、“据典”、“事类”、“用事”等称谓。就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援引古事与引用成辞两类。它的特点是被引用的古事成辞与所要论证的论点须有某种相似之处,借古喻今,以有寄托,抓住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作者的思想。稽古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历代文人学士乐于使用这一辞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