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技术客体的二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技术客体的二元性,即结构属性与功能属性。陈述了技术客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二元属性关系并不简单地适合于因果对应律,此二元属性统一的基础应该是基于因果关系之上的实用主义准则。在揭示出技术客体二元属性统一的准则之后,对技术客体的设计范式进行了思考,提出技术客体的设计应该是一种二元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新闻理论的变迁集中表现于人们对新闻学关键词的思辨、讨论和表述等语言实践中。通过历时性的对媒介工具性、党性、舆论监督、真实性、信息等关键词读解的考查,可发现新时期以来新闻理论的变迁轨迹;由共时性的考查发现,新闻学关键词呈“二元对应式”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正是新闻处于学术与政治之中的具体体现。二元对应式既表明人们对新闻学术的正视,也体现了新闻理论变革中对于政治的依重。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上海也不例外。文章在分析上海城乡二元结构基本特征后,指出现行户籍制度是制约上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是诞生城乡有别的制度与政策的土壤。文章认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上海已具备着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应恢复“人口登记”这一户籍制度的本来面貌,率先在上海市范围内变户籍制度为“上海市民登记制度”,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章法”所探讨的,是篇章内容的逻辑结构。由于这种逻辑结构,乃对应于自然由“阴阳二元对待”为基础而形成细致、复杂、多变的逻辑系统,足以反映出宇宙创生、含容万物在时空历程上那种细致、复杂与多变之层次逻辑;并且又由于此基础之“阴阳二元”,往往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所以就使得对应于自然规律的各种章法,往往形成各种包孕式之逻辑结构,造成层次、映衬、互济之美感。文章即锁定这种结构,探讨其哲学义涵与主要类型,而以最常见之“因果”章法为考察对象,举诗文为例,略作说明,以见这种包孕式结构之奥妙。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的文本世界中,展示的是一个俗人的世界,一部演绎一个世纪的俗人求生存的"活着"的历史.作家们力求"原生态"地展现市民的生存状况,追求一种"毛茸茸的质感".在市民文学的文本世界之中,普遍呈现出精英与平民、高贵与平贱、雅与俗、理想与实在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成为许多市民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入侵造成了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 ,中国被迫进入了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边缘。 2 0世纪 80年代前中国的现代化一直在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边缘探索。邓小平自觉将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世界历史中心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开拓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实现着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向以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意识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使中国大步追赶着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自社会学诞生以来,主观与客观、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等二元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历山大、哈贝马斯、吉登斯、布迪厄、科尔曼等社会学家为解决社会学的二元对立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其中尤以吉登斯和布迪厄两人对社会学主客观二元论的反思最富特色。通过对吉登斯、布迪厄的结构社会学理论加以比较,可以加深对社会世界的认识,同时揭示社会学理论的内在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形态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不发达国家城乡二元结构起源的共性和相关理论,以及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变迁的特性进行分析,以求把脉这种复杂社会现象的生成原因、现存状态与未来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不发达国家城乡二元结构外生性起源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凝固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瓶颈.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二元结构与动态二元结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双重二元结构.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主要侧重于破除静态的二元结构,而忽视破除动态的二元结构.动态二元结构的弊端正日益凸显.要真正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全面破除双重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逻辑层次,乃由多样的“二元对待”为基础,经“移位与转位”之过程与“‘多’、‘二’、‘一(0)’ 螺旋结构”之终极统合,而形成其完整系统;这不但可由《周易》与《老子》等哲学典籍中找出它的理论根 源,也可从辞章章法结构中寻得它的具体呈现。因此本文即从“二元对待”(含“对比与调和”)、“移位与 转位”与“‘多’、‘二’、‘一(0)’螺旋结构”等层面切入,作对应之探讨,以凸显出层次逻辑系统在哲学与章 法学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云鹏 《东方论坛》2012,(3):50-55,68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存在于世界中,但它不是现成式地存在,而是此在式地存在,所以审美对象有自己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不能定义它是"什么",而只能说"世界世界化"。如果要描述这个世界,那么它就是作为个性化标志的"风格"和作为可直觉到的世界的整体的"气氛"。用结构主义的观点看,"再现的世界"和"表现的世界"作为组分、作为要素构成了审美对象的世界这一系统,两者体现的正是审美对象的世界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从先验哲学的角度看,"表现的世界"和"再现的世界"构成为先验与后验的关系,表现物可以说是再现物的可能性,再现物可以说是表现物的现实性。它们二者一起并连同给予它们形体的风格构成审美对象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简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他的世界3概念界定的模糊性,概述了各种世界4观点以及在世界4问题上的争论,最后提出解决世界4问题的途径。应当对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进行修正,把世界3界定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世界或属人世界),而不仅仅是认识活动的产物(知识世界)。这样,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划分在逻辑上就是充分的和无懈可击的,目前的各种世界4概念都可以纳入新的世界3范畴之中,是隶属于世界3的亚世界。  相似文献   

13.
国际格局,也称世界格局,是一个战略概念。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经济因素、科技革命因素、综合国力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等。它们各自都以自己的表现形态和作用方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格局的演变规律和大国兴衰的力量消长,给我们以启迪,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在成人中心主义的社会中,儿童只能作为边缘群体接受成人世界绝对的规训,以成年人作为自己想象性认同的对象。几米绘本所建构的如梦如幻的儿童世界(以《小蝴蝶与小披风》为代表),是对儿童世界的肯定和欣赏。肯定儿童的天真和自发的个性,有对成人中心主义的解构作用。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他者,是成人世界积极的观照者和有意义的补充。几米绘本中图像与文字的互文效果增强了绘本的表现力和隐喻色彩,而其审美性、易读性、类型化的特点更使几米绘本成为大众文化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共有10部世界遗产保护地方专门法,其中,5个地方性法规,2个地方规章、3个单行条例。西部世界遗产专门保护法规符合立法原则规定,因而是有效的,但作为地方立法,它们只能在所辖区域范围内施行。西部地区10个世界遗产专门保护法的法规体例和内容因世界遗产的特质和保护现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事物在先是唯物辩证法区别于逻辑在先的唯心辩证法的特质。而随着这一特质的产生蕴含了重大的意义: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实现了哲学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形成新的世界观,为作为辩证运动主体的现实对象的能动性得以展开提供前提;创立新的方法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相似文献   

17.
幸福快乐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情感体验来源和存在于人所现实拥有的生活、工作、精神三个世界,每个人的幸福与痛苦大抵与其生存的这三个世界的结构、质量与功能有关。人应当追求和拥有完整和谐的三个良好世界,这样才享有全面的幸福和圆满的人生。但现实的人生往往是有缺陷的:或者生活世界不美满,或者工作世界不如意,或者精神世界有缺憾。缺陷也可以衍生积极效应与幸福体验。通过采取转移替代、人际建构、调节欲求、升华精神等行动策略,个体可以实现趋乐避苦获得幸福快乐。由此观点分析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现象可以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生存世界不健全、不完善,生活世界的狭小、工作世界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贫乏使得她们缺少趋乐避苦的界内利用资源与界际转移支持,更缺少化解矛盾、创造幸福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看待世界有两种方式,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应地,世界对于人也有两种存在,即事实性存在和价值性存在。由价值关系构成的世界,通常称之为意义世界。意义世界的成立以人的合目的性需求为根据,而人的自觉生命活动也总是为获取某种意义而进行着的。相对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化,意义世界亦有着多重开显:在生存的层面反映为适与不适;在实践活动层面形成是非、善恶、功过的评判;在精神超越层面则显现为至真、至美、至善的价值追求。不同的意义世界构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中蕴含着的生命理念是人的整个生活目标之所在。当今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理念,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亦需要有某种共通性的生命理念。人类历史上生命理念范型的演进经历着由自然生命经自觉生命更向自由生命演化的过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当倡扬“和实生物,刚健有为”的精神,以确立自觉生命,归本自然生命,而又开启自由生命,并藉此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理念相互沟通,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交往”在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应从人类社会发展中“交往”的逐步扩大入手,随着地域之间交往的扩展,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分散发展和较长的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过渡的阶段之后,终于在19世纪末形成了世界整体。此后,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与世界整体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少数作品之一。在小说文本中 ,周围的观众构成了“看”的主体世界 ,艺术家构成了“被看”的主体世界 ;通过对这个二元世界的构筑 ,作者表现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异化了的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个体对人类精神道路的探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