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宏伟 《决策探索》2010,(22):62-63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1999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场地器材的完善、师资力量的提高,农村学校大课间活动迅速开展。作为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实效明显,受到学生普遍喜爱。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将大课间活动提到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列入课程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一时间里全校学生每天上好一堂体育活动课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减负”后许多学生无所事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我认为作为学校体育教研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努力把学生吸引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提高全校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二、争取学校各部门支持,变可能为现实;三、加强宣传教育,创设体育氛围;四、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全校性的工作来抓;五、加强管理,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在此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就被提了出来,它即不是过去我们认.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锻炼组织形式。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课间操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构建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势在必行。本文以梁平县礼让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为例,就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而构建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提供全新的思路,不断改革创新,勾勒更加精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九龙坡区人和小学王益才校长十分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编能力、组织能力,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自主中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行式,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亮点,学校荣获市“大课间改革”一等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学校大课间体  相似文献   

6.
范晓红 《科学咨询》2008,(10):25-25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课间操锻炼风气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指的是德育功能;导向功能指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辐射功能是指以课间活动为切入点向德育、美育、智育辐射,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研究,我们不仅践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使我校的"推素提质创牌"初见成效,而且我校进行的"大课间"课题实验,为在我市范围内普及推广"大课间"活动提供学习借鉴样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以往的教育体制中,对体育的重视度不够,学校体育片面的追求教学过程中的近期目标,缺乏长远的培育锻炼意识,忽视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和终身受益的教育。课外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意识的提高和体育锻炼能力的加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培养时应该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以及加强对体育习惯的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论中学课外体育与校园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体育活动在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是应包括体育课外的一切体育活动。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日益广泛,范围不断扩大,诸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社会公共体育设施自主参加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学校体育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既不是过去我们理解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余体育锻炼组织形式,有些地方称之为“间操课”。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一般是利用上午或下午的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并做适当的延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既体现着学校校风校纪、学生的精神面貌,反映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行为准则;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做法;是一种形式美,是人的心灵美的外在的表现。体育活动中,需要"精神文明"来体现体育竞赛活动的高尚与文明,来体验运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学校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活动,都要贯穿礼仪教育。本文探讨学校体育的礼仪教育内容和形式,对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在人的生命过程和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它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趣味性强等特点,它对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活动的组织形式,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赵红 《科学咨询》2009,(14):91-91
课外体育活动在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是应包括体育课外的一切体育活动.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日益广泛,范围不断扩大,诸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社会公共体育设施自主参加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体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大班级的体育授课模式,势必影响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体能的下降.本文通过对我校大一至大三300名女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的抽样调查,利用Foxtable的统计功能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女生课余体育活动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4.
陶文涛 《决策探索》2011,(16):60-60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我国的学校体育有了很大的变化。它打破了长久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过于僵化、半军事化的指令式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而改成了以"健康第一"为主旨的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现在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没有达到学校体育的既定目标,因为积板地学习生活要求定期的体育活动,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确保通过定期的体育活动使身心理受益。表现形式有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肥胖增多等。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一、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项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要和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密切相连,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  相似文献   

17.
钱忠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196-197
通过对美国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和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实际,提出我国的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应采取高质量的体育教育,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够对我国的小学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体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其他体育的组成形式,能够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同时,体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把学生的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特殊教育由于起步晚、地区差异大等原因相对落后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是残障人士实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享受社会文明成果的一座桥梁,它不仅能够帮助残障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保持良好心境,体现出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因此,优质的体育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巴南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为例,从体育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12月3日,九龙坡区人和小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和资源开发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深化体育课间活动改革,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验研究》在该校多功能室结题。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副司长曲宗湖,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詹光斗,区教委副主任王波参加了结题会议。专家组查阅了有关资料,观摩了课间活动,一致认为该课题突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收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