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2年,陈望道先生出版了他的《修辞学发凡》,奠定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基础.从那时起,历经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修辞学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少一个科学简明的、富有涵盖力和解释力的理论体系.80年代初期,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出版.该书由修辞理论、修辞手法、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三部分组成.在修辞理论中提出了自我、前提、视点诸问题,角度新颖,剖析深刻;修辞手法则从均衡、变化、侧重、联系四种美质的角度论述各种修辞格,使人耳目一新.90年代初期,王希杰先生又出版了…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希杰教授继《汉语修辞学》、《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等数种专著问世后,复于2000年出版了他的鸿篇巨著《修辞学导论》,从而把当代修辞学理论研究和先生自己的学术思想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实现了崭新的突破。该新著(以下简称《导论》)在科学性、学术性以及中外贯通、古今合壁等方面均可谓独树一帜。细读《导论》使人顿开茅塞,获益匪浅。我曾数月研读《导论》,现将感受颇深的几点简述如下,以就教于希杰教授和诸位读者。  相似文献   

3.
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读蒋孔阳教授的新著《美学新论》立文正当蒋孔阳教授步入古稀之年时,他的又一部新著《美学新论》问世了。细细地品读这部著作,不禁心潮起伏。这部大手笔之作寄寓和积淀着蒋先生毕生钻研和思考的心血,既是他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又是他近十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博导王希杰教授的鸿篇巨著《修辞学通论》出版已10周年。这10年间,《通论》在中国学术界发生的影响是极大而深远的,对中国修辞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论》在科学品位的追求和哲理的探索,以及"得体性原则"——修辞学的最高原则的阐释和系统化等方面的特色是很值得认真学习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正匆匆逝去,21世纪已迎面向我们走来。在世纪之交的时期,我们这些在高校从事文学教学和文学研究的人,该如何迎来送往?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引进新的研究方法,更新思想观念,在人性的基础上、文化的深度上力求与世界接轨,不少有识之士已开始行动。文学史的重构、文学名著的重读,已成为普遍的呼声。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领潮流之先,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外国文学研究却至今仍显冷清,尚无引人注目、令人振奋的著作出版。黎跃进的新著《外国文学新论》(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适时出版,给冷…  相似文献   

6.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四条:选择律、互动律、适应律、效果律。四条规律贯穿于一切修辞中,以构建科学的修辞殿堂。王希杰的“三.一”创新理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8.
对王希杰的学术思想及对《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一书进行了简释。  相似文献   

9.
一个永恒的诱惑──《俄狄浦斯王》新论曾艳兵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弥漫着谜的气氛,洋溢着谜的精神,充满了谜语的结构。戏从谜中开始,又在谜中结束。一个谜语被揭出谜底,而谜底又引出新的谜语。谜中有谜,谜又生谜。而两千多年来千千万万读者对于谜底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希杰先生与秦旭卿先生合作的学术论文集《修辞·语法·文章》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89年7月出版了。论文集收王先生论文16篇,其中修辞学论文11篇,除《列举和分承》一篇系60年代发表之外,其余10篇均是王先生80年代的代表作品,基本上反映出了王先生80年代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李晋室先生主要研究语法修辞,造诣颇深,成就也丰。他写了不少文章,并且质量大多又是很高的。他的论文既有强烈的理论色彩.又有丰富的语料分析,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很紧密。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胡裕树张斌两位先生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胡裕树先生说:他的文章“勇于创新而又不搭异,富于理论性而又有对大量语言事实作出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善于借鉴外国新学说而又紧密结合汉语的实际,他的语法修辞论文大都是很有分量的。”①张斌先生说:“他的每篇文章都有新意,都能启发我们思考问题,都能打破某些成见,这是有目共赏的。”③…  相似文献   

12.
在世纪更替之际,作为冯广艺的同行和同龄人,能分享其大作出版的喜悦,实为一件快事。这种喜悦与快慰,绝不止于那厚厚的学术专著的精美的封面上印上了一位青年学者的名字,而在于一代莘莘学子的实力的显现,而在于呼唤二十一世纪的一批弄潮儿的崛起。 本世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青年学者的专著已不少见,但在语言学领域里,作为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可称得上“第一”了。“第一”是值得称道的。若仅仅只是用时序上的定位来评价这部“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用的品格”的专著是很不够的,因为,它值得称道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让王》篇是庄子后学阐述道家重生理论所作。庄子后学承继了道的基本原则 ,但更强调用“道”服务于社会与人生 ,《让王》篇所谓“道之真以治身 ,其绪余以为国家 ,其土苴以治天下”就是一个典型的表述。对于传世文本 ,须进行一些必要辨析 ,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理解其原意。  相似文献   

14.
小说偏重人生之理,废名不欲步传统后尘,大讲历史、崇高之类,而是平视众生,叙写一个日常生活和现代情感的传奇。《莫传》呈现了心灵之理、日常之理与禅宗之理。心灵之理包括两点:一是自我观,二是心灵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日常之理主要体现在人与事上,即以普通人为中心,在日常生活的碎事上铺排,多有炊烟气;禅宗之理得之于心,系静坐深思或静中思虑之意,废名小说似暮霭飘漾,又似烟柳舞风,于纤细、木讷处见神采,和禅宗坐定意趣颇为融洽,实现了禅宗由实入虚、由枯瘠入丰润的自我转换。  相似文献   

15.
读郭杰的《屈原新论》赵敏俐郭杰的《屈原新论》是近年来屈原研究领域中一部立论公允,见解深刻的力作。他冲破前人的研究框架,把屈原放在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三维视野中进行考察。具体说,本书有如下特点:一、文化的地域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理论观在屈原的身上,无疑显现...  相似文献   

16.
自从索绪尔对语言的性质作了精辟的论述后 ,学术界基本上遵循着这一学说。 80年代以来 ,王希杰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语言的生命就在于它的开放性 ,并从语言的文化性、非体系性及自我调节功能等方面审视。王先生的语言观与一般的语言观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语言的内涵增加了 ,语言的科学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属文明的批判与反思,即东西方文明的比较。废名不满因混乱而生的反动,提出复活古圣先贤的道理。废名对于知识分子的批判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建构于劳农群体的价值体系之中。小说中对于文学的反思首先是在“写实”传统上,矛头直指腐朽、堕落的传统文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学术园地里,中外学者对辛亥革命史的投入颇多,此类论著确实已出版不少,有关研究已具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但也无庸讳言,其中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杭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郭世佑博士的新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以政治革命为视角,着重对辛亥革命作了新的探索。我认为,该书以“新论”为题,可谓名正言顺,名副其实。一学术视野开阔与我国学术界以往的辛亥革命史论著相比,该书明显地拓宽了学术视野。作者不仅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而且适当借鉴西方政治学与现代化理论的有关学…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有益探索──读《经济法新论》卞恩才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法愈来愈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山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中山大学法律系副教授程信和的专著《经济法新论──改革开放中的若干经济法律问题》(下简称《新论》)该...  相似文献   

20.
《毛诗注》所谓“《桑中》,刺奔也”的说法,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诗说等皆不符合《桑中》诗之事实。根据诗文所提供的信息,该诗反映的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