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形形色色的文身林琳文身在一些民族中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谓文身,就是运用独特的技术手法和锋利的器具,在人体皮肤上刺画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染上各种颜色,成为永久性的标记。“文身”一词来源于大洋洲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亦称“南岛语系”)中的波利尼西亚语...  相似文献   

2.
胡玥 《民族研究》2003,(6):64-68
文身是傣族男子中的一种传统习俗。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勐海县傣族文身习俗的调查 ,介绍了傣族文身的历史与现实个案以及文身图案与文身方法。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头部文身和红色文身的罕见现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作者还对傣族文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变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萨斯人的文身文身,英语称作“tattoo”,法语称作“ta-touage”,都源自波利尼西亚语——准确地说,即塔希提语的“tatau”。白种人的文身是欧洲人与太平洋的居民接触后模仿的当地习俗之一。实际上,波利尼西亚人是世界仅有的使  相似文献   

4.
提起日本人的文身,或许有人会联想到现代日本社会上那些被称为"地痞"、"无赖"(ヤクザ)的人,因为他们是有文身的.实际上,日本人的文身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就记载了公元二、三世纪时日本人的文身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什么时间进行文身的问题,是从事文身研究时不能不研究的一个内容。近三年来,笔者对406名黎族的文身女性进行了采访,收集到了大量有关黎族文身时间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笔者得以就文身的季节和月份、文身的日子、文身的时辰这三个关于黎族文身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个别学者在文身时间这一问题上持有的某些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6.
在符号学视野下,黎族的典型文化符号—文身在其不同支系中有同而不同的表征意义。通过理解诸如文身之类的黎族符号系统及其表达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的理解黎族。文身符号表征下的身份认同,经过贴标签、他者比较,最后达到认同阶段,认同实现的是民族身份、交友身份、性别身份、宗教身份等各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余杰 《民族论坛》2013,(9X):42-46
在符号学视野下,黎族的典型文化符号—文身在其不同支系中有同而不同的表征意义。通过理解诸如文身之类的黎族符号系统及其表达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的理解黎族。文身符号表征下的身份认同,经过贴标签、他者比较,最后达到认同阶段,认同实现的是民族身份、交友身份、性别身份、宗教身份等各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傣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文身是指在人的身体上刺画花纹、图案或文字等,再涂以有色染料,使其成为人身上一个永不褪色的印记,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残酷"的艺术。佛教的传入使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宗教与佛教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对傣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渗透和整合力,也让傣族的文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介绍了傣族文身的悠久历史与宗教,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文化的大量植入,傣汉两族的通婚等都对傣族传统文身有着重要的影响,文身人群、部位等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分析了傣族当代文身艺术的变迁因素和发展现状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傣族是文身习俗传承时间最为长久,也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本文首先对傣族文身的传承历史和遗存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从地理环境与文化隔离、文化传承机制与习惯法、族群冲突与战争环境下人类的精神需求、民族意识与文化认同等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傣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N面泰国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与中国一样,到处可以看到佛教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就像在泰国首都曼谷大皇宫里的这尊金光灿灿的佛像,但是,在这份千百年不变的华丽背后,隐藏着一个多面,现代,丰富,矛盾,而又传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赫哲面影     
我来到了祖国的最东北角。每天早晨,我喜欢迎着祖国最早的日出,徘徊在混同江畔。那金光闪烁、滚滚而来的江水,沿着三江平原的边缘,浩浩荡荡,奔流东向,使人常常吟起“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一天,阴雨初晴,一轮又圆又大的红日滚出地平线,照得水天一色,晶莹透明。我正站在江畔极目远眺,忽然,一个老渔翁(?)着一双神秘的眼睛,递给我一块红石头。这块石头不方不圆,有鸡蛋大小,在阳光里红艳艳、光烂烂,象一块玲珑剔透的红玛瑙;仔细一端详,还发现在它的一端,彩纹斑  相似文献   

12.
剺面习俗在隋唐时期以突厥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中尤为流行,并随着突厥与中原政权的频繁交往和大量降唐的突厥人内迁为汉族人民所了解。剺面习俗开始出现于丧葬过程中,后来该习俗的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剺面在丧葬中的功能仍为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碗洋芋面     
民以食为天。关于吃有永远也说不尽的故事和文化渊源。有些人是为了吃饱,有些却是挑着拣着吃,哪一种好吃就吃哪个,渐渐“吃”就被归纳为一种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剺面习俗在隋唐时期以突厥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中尤为流行,并随着突厥与中原政权的频繁交往和大量降唐的突厥人内迁为汉族人民所了解。剺面习俗开始出现于丧葬过程中,后来该习俗的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剺面在丧葬中的功能仍为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北邻西藏自治区,西邻缅甸联邦共和国的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的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区域.境内最高海拔4963米,最低海拔1000米.这个高黎贡山下、独龙江畔、有半年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与外界隔绝,现在总人口仅7000余人的民族有着较为古老的独特文面习俗,女孩长到十二三岁,由会文面的女性长者用竹签蘸烟锅水在脸上画出将要文刺的图案,一手拿一根长有硬刺的老荆棘,对准脸上的图案,另一手用小木棍不断敲击荆棘,从上至下地依图案刺戳脸庞,再用锅烟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揉擦刺文,让汁液渗入皮下,待一周愈合去痂之后,一个靛青色的蝴蝶图案就永留脸上,一生不褪.至1967年,独龙族妇女文面习俗被彻底废除.  相似文献   

16.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之一.她有着许多古老的民风民俗,一些风俗习惯保留至今,而另有一部分则被历史长河湮没而消失,其中古老的绘面习俗今天就不复存在.绘面是史前人类绘身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仅仅是在人体面部涂彩绘画,而不在人体其他部位绘画.藏族自古便有这种习俗,文献资料记载的虽简单零碎,但结合国内外其他原始民族的绘身习俗,并通过考古资料,又能较清楚地看到藏族绘面习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和拍摄最后的64位独龙族纹面女,一名执着的摄影师只身徒步滇藏腹地四十余天,经历了蚂蝗、毒蛇、吊桥、溜索、泥石流、疾病、……还有盛夏七月恼人的连绵冷兩的重重考验。  相似文献   

18.
在她们简朴而神秘的生活里,祖辈形成了纹面习俗的传说。人们认为人死后的亡魂“阿西”,最终会变成各色的“巴奎依”——一种大而好看的蝴蝶;每当峡谷里飞起美丽的蝴蝶,她们便认为:这是女人灵魂的化身。为了这些传说中的精灵,即将成年的女子脸上,便纹出永不消褪的蝴蝶花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西北部一个平凡的村庄里,一些普通的中国妇女在十指拿捏间就将饮食、艺术和宗教完美地揉合在水和发过酵的面粉上。  相似文献   

20.
释“绛头毛面”王保顶西晋末年,“义阳蛮”张昌领导了规模宏大的流民起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几乎控制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给西晋王朝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史载张昌部队“皆以绛科头,之以毛”,“绛头毛面”。①由于史籍记载语焉不详,后人对“绛头毛面”解释颇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