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水井坊遗址的考古发现与蜀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蜀酒文化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的四川历代与酿酒、饮酒题材相关的文物极为丰富,充分反映了四川酒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的收获,对探讨蜀地酒文化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1993年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熊家良,陈正慧土家族的历史虽然悠久,文化积淀也很深厚,但是对它的研究却起步较晚。由于文献资料的极度匮乏,文物考古的东西不多,研究力量的相对不足及行政区域的客观限制等原因,使得土家族研究相对于其它民族的研究成果便显得有些单薄...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富高智慧的土家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历史,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土家族传统文化凝结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助友爱、艰苦奋斗、敢于反抗、惩恶扬善等丰富内涵,并通过各种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文人文化、民间文化及与各民族文化交流表现出其民族特色与地方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家界市历史悠久。二千多年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先民留下了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历史悬案。为此,本文对兜墓、周赧王墓、向王天子、茅冈长官司设置始末等四个历史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宁德的酿酒、饮酒传统自古有之,民间酿酒技艺千年流传,其中当然蕴含着宁德独有的、内涵丰富的、特色鲜明的、历史久远的宁德酒文化.然而,宁德近年来酒产业的发展速度迟缓,与其深厚的酒文化极不相称.宁德酒产业发展的出路必定是与宁德酒文化传播的融合,宁德酒文化的挖掘和发展是宁德酒产业复兴和崛起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从古代发明造酒方法之后(包括酿酒工艺、各种酒器制作),饮酒风俗及仪礼便逐渐形成和完善,随之构成了我国酒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历史,酒不仅以物质形态出现,它还渗透到宗教、风俗、礼仪、军事、政治、文学等各个方面,以精神文化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当它与文学结合  相似文献   

7.
摆手歌舞,是湘西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它随土家族悠久的历史而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其不同的艺术形态,并始终与土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要探索摆手歌舞的源头,只能顺着土家民族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在领略其奔泻的艺术浪花的同时,去感受这个民族非同凡响的生命乐章。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的“白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居于我国湘鄂川黔接壤地区的土家族,其悠久的民族文化可上溯到远古时期。这种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白虎”事象为民族文化网络建构的一个基本历史内核,并形成一种笼罩于土家族历史演变各个阶段的独特的“白虎文化”。几千年来,在土家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白虎文化”也随之而发展演变,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景观上,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种烙印,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是各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撒落在民族文化深处的瑰宝,是民族大家庭中的璀灿明珠,也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五年多来,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这对于弘扬鄂西各民族的光荣历史传统,活跃农村经济文化生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  相似文献   

10.
1996年的土家族文化研究,在重视历史的研究的基础上,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观致力于现实的理论探讨,并通过脚踏实地的田野现状调查和各种方法分析研究,‘理论建树明显,推出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一、土家族原始宗教及宗教事象的剖析1.原始宗教的内容形式及意蕴的探寻由于土家族多处于民族杂居地,土家族的宗教信仰内涵丰富,表现形式颇具特色。它既有本民族原生原始宗教的遗存,又有其他民族对它的文化影响和渗透,既具有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普遍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因而土家族在保留本民族的原始宗教特征的基础上长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民间文学及文献资料诸方面,探讨了土家族求雨巫俗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21日,由湖北民族学院主办,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土家学会协办的土家族确认50周年暨土家族研究学术研讨会,经过为期三天的会议,圆满完成会议议题胜利闭幕。来自韩国及国内京、豫、粤和鄂、湘、渝、川、黔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家民委、湖北省人大、湖北省民委、湖北省文联、恩施州委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专家学者回顾和总结了土家族研究的历程,充分肯定了土家族研究5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1954年,以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为首的老一辈学者对土家族的历史、语言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3.
曹毅(1954-),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湖北民族学院教授,民族学硕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学科带头人。出版《土家族民间.文学》、《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等专著,并获湖北省民族学会“优秀著作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了《土家族原始意识形态的原点:生命意识》、《土家族的白虎文化》等论文70多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了《中国民族文化大观》、《土家族民间文化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淮轩  于庆飞 《金陵瞭望》2009,(13):36-37
2009年5月18只.安徽口子酒业隆重举行建厂60周年庆典. 作为有着2600年悠久酿酒历史、700年酿酒工艺传承的安徽口子酒业.1949年在赎买私营糟坊的基础始建而成。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一代代口子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把一个建厂初期只有16名职工、二副锅甑、年产百吨的小作坊,建设成为拥有4000名职工、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的国家酿酒重点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湘鄂川黔边境大山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的民族。土家族的文学艺术矿藏非常丰富,土家族地区素有“歌的海洋”之称。土家山歌在土家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土家族情歌又是土家山歌中富有特色的珍品。它真挚朴实,优美动人,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现就土家族情歌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土家族民族共同体形成时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目前关于土家族族源的三种说法均不准确,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的理论,结合土家族历史发展实际,土家族应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土司文学所反映的土司时期武陵山土家族地区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时期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所蕴含的国家意识、中华文化认同、家国情怀和开放包容精神等思想文化内涵,为解读武陵山土家族地区世代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历史依据,也是土家族和中华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的有力例证。土家族土司文学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土家族土司文学的时代价值,反映了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乃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融入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逻辑,是土家族文化研究的新发现,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武术是中华武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湘鄂渝黔桂边土家族武术从其产生之初就被吸收到民族色彩浓郁的巫傩文化中, 成为驱逐瘟神赶鬼,沟通人与神的语汇。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湘鄂渝桂边土家族武术与巫傩文化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文学注重对土家族民族风情的描写,它们或者作为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体的民族文化背景.或者作为统领叙事文学发展情节、主题意蕴的总体性关节,或者作为抒情叙事的情绪支撑点,具备相当重要的认知与审美价值.土家族作家的创作手法、艺术策略与智性建构受到了同时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对于没有民族文字的土家族作家而言,采用汉语写作并不意味着"民族主体性"原则的丧失,土家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是其"民族主体性"原则存在的深厚基础.衡量一个民族作家是否成熟,关键要看他是否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否秉承了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否会在红尘万文的现代社会中坚持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是否可以针对这个时代提出本民族的看法和阐述立场.笔者对土家族文学创作的实际与可能性困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土家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本民族生活习俗、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本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并体现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