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从个人和社会利益的一致中确保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理论。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合理利己主义最终必然陷入困境:或者是走向极端利己主义;或者是放弃利己主义,走向自我牺牲。人性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尽管人有动物一样的自私、利己的天性和追求,但人却能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规范这种追求。道德是依据人的内心信念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合理利己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不可能“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四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如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如社会的存在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美德与道德一样,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所以,道德的起源与目的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而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和美德之外的他物: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和幸福。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和直接的起源、目的以及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名誉本性论     
人无不具有极为深重的名誉心,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名誉攸关每个人最为根本的利害。这样一来,名誉便具有使每个人遵守道德的巨大作用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便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荣誉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他的极为深重的名誉心便会得到满足而体验到巨大的快乐,从而极有成效地推动他遵守道德;反之,如果他的行为违背道德,那么,他便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坏名誉、遭受耻辱和舆论谴责及其所造成的巨大利益损失,他的极为深重的名誉心便得不到满足而体验到巨大的痛苦,从而极有成效地阻止他违背道德。  相似文献   

4.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物都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起源、目的和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共同利益;而道德的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必定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因而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  相似文献   

5.
善恶原则论     
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善原则,它只应该且只可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时,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不会损人利己。为己利他是基本且恒久善原则,它应该且能够指导每个人的恒久行为;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能够为己利他而不致损人利己。单纯利己是最低且偶尔善原则,它也应该且只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其作用在于使每个人在与社会和他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行为领域,能够单纯利己而不致纯粹害己。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是道德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追求美德 ,是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 ,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 ,因而是一种害和恶 ;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 ,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 ,因而是净余额为利的害 ,是必要的害 ,说到底 ,也就是一种真正的利 :美德乃是一个人利己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把美德作为利己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的人 ,逐渐地 ,便会因美德不断给他莫大利益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 ,从而便为了美德而求美德 ,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 康德道德主体性是人作为道德主体所呈现出的人的道德本质特性,这种特性实系道德主体自由的本性。它反映在一切道德行为中,道德主体是自我主宰、自我创造、自我规范和自我抑制的,而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据、源泉、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善恶标准都是以道德主体自我为其中心和出发点。康德的道德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自主性、自决性、自律性和创造性等。这一理论的确立,赋予了人的道德责任感,把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力转了那种以自私本性追求满足个人物质、金钱需要欲望行为作为道德行为的社会伦理观念。从而这种理论确立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独立、自由、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人的需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一个方面表现和充实了人的本质。道德尽管是社会利益的显现,但在道德的深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联结在一起的。在道德领域中,主体的自觉性是以自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当道德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时,人才能使自己的意志得到自主,由自主过渡到自为,成为“道德自我”。道德一方面要求行为主体以“利他”为目标,另一方面要求个人把行为责任指向自我。责己、自咎、正己,这是道德成为自我需要的标志和道德运行的“向我性”轨迹。  相似文献   

9.
人生而有欲,纵观人的一生和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利益与道德共同脱胎于人的欲望。无论德行怎样美好,但是它的本质依旧是为利益服务,它的功用是最大限度地增进人们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自律和义务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自律概念,康德一方面批判了受控于自身欲望的非理性行为,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拒斥了那种出于外在权威和规范的他律,强调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律行为,道德法则是理性的自我立法,道德的根据既不在于自然情感的倾向也不在于外在权威的约束。而义务概念凸显了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自身的二重性,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是有理性的、自我立法的人,更是能够在理性与欲望的冲突中坚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11.
孟子哲学是求善的哲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他的崇高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的处世原则,"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他的一贯精神.这种道德情感一方面是对当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和反叛,另一方面也是与其严格的道德自律、"孳孳为善"的精神追求分不开的.本文对孟子的研究,是将标志其本质特征的道德情感置放于当时社会历史进程和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之中,试图一方面动态地考察深刻影响他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辩证地审视他的深层心理结构,展示成就其道德情感的强大意志力量,从而把早已被"蒸发"为干巴巴的哲学原理与政治信念象征符号的孟子还原为处于多维文化视野之中的生命之躯,当作一个时代的文化心态来展开解剖,从而有助于更深刻真实地认识孟学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中元 《21世纪》2000,(5):53-53
陶东风先生,在《道德理想主义与转型期中国文化》一文中说,在我看来,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与文化选择所建构的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它的核心是生活目标的个体化、私人化、不公开化,与达到目标的手段的社会化、普遍化、公开化。它承认每个人都有设计与追求自己的私欲与生活目标的自白但同时这种追求又必须遵守社会普遍的公开的规范(其核心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因而市场经济绝不是如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是无规范的混乱状态,只是它的规范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的,而是通过人际之间的契约关系自发形成的。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生活目…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的着眼点是解决"人"的问题,尤其是人心问题。它试图全盘打破一切传统的束缚,摆脱一切羁绊,追求一种个性绝对自由解放的新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的"新人"尝试则是大规模的,全社会强行的,为的是实现一个完美主义的社会理想。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社会对于人的观念和理想的一个剧变,标志着传统人的观念的一个巨大转折,其结果主要不是文化的成果而是政治的后果。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上几乎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的人性?而且,一种强行的试图全盘改造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尝试,是否本身就违反道德乃至人性?今天我们也许有必要重温传统的"成人"之学。儒家的"成人"路径或可说是一种"学以成人,约以成人",即最终能够趋于道德自由之境的人,主要是通过一种自我的学习和功夫,通过一种和神圣、社会与同道的立约,通过规约自己而最后达到自由的自律。重温孔子有关"学以成人"的名言,深感其中有即便是现代人亦不可违者。但今天的"成人"更趋多元,不再有一种固定的、统一的意义,人们追求的人生目标将向各个方向展开,而所有这些追求又应该受到一些基本规约的限制,以不妨碍他人的同等合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个体的维度探究道德效用,旨在确认道德对个体生存、自由与幸福的效用,引导行为主体自发地进行道德实践。首先基于道德效用相关概念的微观分析,道德效用包含着道德行为使受益者受益的思想内涵。其次从生存、自由与幸福这三个生态个体逐步递进的追求展开对道德效用的探微,具体表现为道德效用是利他的,意味着道德主体的行为使他人成为获益者,随着道德效用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推演发展,回馈效应又会使道德主体自身受益,最终演化为道德效用也是利己的,这是道德共同体的有效构建。最后站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道德效用的社会生态蕴意突显了生态个体与社会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伦理智慧,其注重以人为本、利他与利己均衡发展以及培育公共品格的伦理思想可以提升伦理道德体系话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道德主体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去把握生态个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义务概念包含了服从法则以及对法则的敬重两个要素,我们有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义务.虽然我们没有对动物的直接义务,但是我们有对动物的间接义务.它要求我们善待动物,因为对动物的方式涉及到我们对自我的义务.康德对动物的间接义务一方面强调了人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我们要善待动物.它不仅符合日常道德直观,而且揭示了我们日常道德直观的根基——人的自由存在.我们不需要偏离康德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来为康德辩护.  相似文献   

16.
政府的道德使命不是“对道德的使命”,而是“道德的使命”,是政府基于特定道德而自愿地选择并实现的重大任务或者价值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维护公民权利和保护国家安全。它虽然以追求特定国家内所有主体利益为其内容的道德作为根据,却是由政府的公共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导向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个人本位主义、合理利己主义、虚假的集体主义等等,由于其种种局限性,不能作为现时代的伦理价值导向。“新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一方面摈弃了无视个人利益、目的与手段错位的虚假的集体主义的说教,另一方面,它以利益作为现实的基础,以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个性实现的必要条件。这一新集体主义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一种互利的现实原则,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伦理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家注重研究个人德性、个人与城邦、国家的统一.在中世纪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表现为世俗的人与神的关系,强调神、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否定了个人体和个体利益.近代资产阶级伦理学家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个体价值,用利己主义来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道德的基础是利益,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体与集体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并用集体主义原则来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将自然和社会都纳入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去把握,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社会道德关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结成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道德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社会的道德关系中,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社会组织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矛盾的对抗性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物质生产劳动进步带来的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是社会道德关系矛盾解决的根本力量,伴随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的发展,社会道德关系中各种矛盾的统一性将取代对抗性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规范的经济运行呼唤道德的“自然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范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目的,彼此之间必须达成某种默契--道德的“自然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完美统一. 它不仅可以限制个体的私欲膨胀,而且能提高人力资本的X效能、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激发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效益.因此必须把道德的“自然秩序”和有力的制度安排双管齐下、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