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羊群庙石雕人像及祭祀性建筑遗址为燕铁木儿家族祭祀地 ,一至四号建筑基址即是燕铁木儿本人及其三代祖先的宗庙建筑。元文宗诏建的燕铁木儿“生祠”及“红桥战役”中的“红桥”即在羊群庙奎树沟地区。  相似文献   

2.
宁夏发现元代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宁夏考古专业人员最近在固原开城梁发现元代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此遗址除可以确定为元世祖忽必烈第三子安西王忙哥刺所建王府外,还可能是成吉思汗灭夏后准备攻金击宋的行宫故殿。这个遗址位于六盘山北段东麓、清水河源头。此处控制各系交通要...  相似文献   

3.
一本期封二、封三所发图版,是一组亟具特色的新疆石雕人像。新疆古代石雕人像,大都分布在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带,个别也见于南麓的边缘地区,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遗存中,算得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类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一,这类石雕人像,虽然在今苏联中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有着广泛的分布,但在我国,根据调查和已经发表的资料,则仅见于新疆。据闻,我国内蒙古锡林浩特盟也有分布,但未见公开报导。这类石雕人像具  相似文献   

4.
最近,内蒙古文化厅,博物馆扶贫工作队,在乌盟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达忽拉嘎查,发现一处保存至今并且规模巨大的元代敖包,引起了考古界和民族文化研究界的高度重视。这座巨大的敖包位于达总拉嘎查以南10公里的罕乌拉山顶,高6米,底径25米,在用黑色石片、石块垒成,上面饰有许多宗教饰物和彩带。在巨型敖包四周,还分布大小不等的敖包100多个,其景象蔚为壮观,堪称内蒙古自治区敖包之最。此次在罕乌拉山发现的敖包,位于元朝大都(今北京)至岭北和林(今蒙古国)的驿路之侧,在其四周是广阔的大草原,景色十分壮美。考古工作者在罕乌拉…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和其他许多信奉佛教的国家,形成了纪念性建筑和祭祀性建筑的固定样式,无论是专门用来举行崇奉仪式的建筑物,还是多半用来执行专门宗教典礼的寺庙都包括在这些样式内,这些建筑物的产生是以当初某一圣地上的土堤或小石山为起点的。 如果估计到建筑物样式的过渡性,那么牢堵波(包括它的所有地方性变种)和寺庙都属于建筑学上的形态发生范畴,虽然它们所用来举行宗教仪式的空间组建原则不同。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22-130
元代拓展利用海洋的重要举措就是实行粮食海运,而为祈求海道安全,蒙古人寻求神灵世界的帮助,天妃作为汉地传统的航海保护神为元朝所继承。官方的天妃祭祀服务于帝国海运的安全,不仅元朝皇帝时时遣使致祭,司职海运的官员亦积极建庙祭祀天妃以确保帝国生命线的畅通,其天妃祭祀仪式在继承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力求凸显元代皇帝受命于天的权威以及族群和谐的政治秩序。天妃信仰对于沿海承担海运任务的民众起到一定安抚人心的作用,不过吏治腐败和始终奉行的族群分离政策使得海运秩序最终崩溃,元官方奉行的天妃信仰在两浙沿海航海民众中影响有限,留给世人"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感慨。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曲周县近年新出土元代诺怀墓志。墓志介绍了志主诺怀的姓氏、籍贯、职官、先世职官及生平事迹,为研究元代史提供了新的材料。蒙古酎温台氏家族五代在汉地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受汉文化影响,并融入汉族文化圈,但在婚姻等方面他们族群意识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代蒙古口语语音的研究昂奇《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于1240年鼠儿年七月成书的,当时以回鹘式蒙古文写就是肯定的。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实行文字改革,于1269年开始推行“蒙古新字”,又称“国字”(即八思巴字),后不久,将秘史转写成国字本(即八思巴...  相似文献   

9.
<正> 解放以来,历史学界对元代藏族史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以及西藏僧俗人士在元朝朝廷的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加深了人们对这一时期西藏与蒙古皇室的关系的认识。韩儒林先生的《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一文,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的代表作。它以大量确凿的史实说明了西藏是元朝版图的一部份,论述了元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的专门机关宣政院及其属下的三个宣慰使司  相似文献   

10.
略谈蒙古民族对元代历史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是由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中国“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长久的历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论十大关系》)。蒙古民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对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蒙古,《旧唐书》作蒙兀,《新唐书》作蒙瓦。起初居住在我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  相似文献   

11.
蒙古皇族的宗教观和元在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张迪修一、宣政院:元代治藏的“政教合一”制《元史·世祖本纪》载:忽必烈“以梵僧八合思人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又《释老传》:“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于帝师。”八思巴不仅主持负责全国宗教事务的宣政院...  相似文献   

12.
浅析西夏陵北端建筑遗址出土的泥塑人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陵北端建筑遗址出土的三尊泥塑人像在装束和人种上均具特点。文章初步推断该人像反映了回鹘僧人的形象,进而指出西夏陵北端建筑遗址应该是一处类似佛寺性质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元代科尔沁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吴柏春,阿古拉畜牧业在元代(在此包括蒙古国及三汗时期),畜牧业是很发达的(科尔沁畜牧业是其中的一部分)。究其原因:(1)与其畜牧业政策有密切关系。畜牧业是元朝的主要经济之一,为此,元朝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元代蒙古王室与畏兀儿亦都护家族联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元时期,畏兀儿亦都护率先归附蒙古国,成吉思汗使其尚公主,并列为第五子。蒙哥汗在位期间,亦都护家族卷入蒙古汗位争夺的矛盾中,与蒙古王室的联姻关系受到一定的影响。经过几位亦都护的努力,到火赤哈儿的斤时,又重新恢复了联姻关系。蒙古王室与亦都护家族基本上世代保持着联姻关系,一直延续到元朝的灭亡。通过联姻关系,畏兀儿人成为蒙古统治者重要的政治、军事盟友,为稳定西域的局势、征服中亚以及南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元代有一个制度,即“郡县之守令,例以归义效顺者为之”,但“仍选蒙古人一员钤压其上,谓之达噜噶齐”。(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启用“归义效顺”的汉人在大漠南北地区为官,始于成吉思汗1207年征西夏、攻兀刺城时。适有一名为谢睦欢的汉人,因逃兵乱住于此城,和守城主帅颇有交往,成吉思汗兵至,谢睦欢乃说服守城主帅向成吉思汗投降。成吉思汗对谢睦欢很器重,命其随侍窝阔台左右以备咨访。此后成吉思汗在征战中  相似文献   

16.
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的关系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高祖、太宗朝,君主通过提高皇族地位来巩固政权、加强君权;高宗至玄宗朝,君权与皇族地位之间出现裂痕,皇族地位的提高会影响、甚至威胁君权。为了加强君权,君主采取措施限制皇族的发展,导致皇族地位的降低。中唐时期,君主为保证自身权力继续削弱皇族,加强了对皇族、尤其是储君的监控。讽刺的是,君主倚重身边的宦官实现对朝政的控制,最终却导致权力的失控。主要表现为:储位之争发生了重大变化,储君废立由君主家事逐渐变为禁中事;君权由扩张转向衰微,皇族也更加衰落,对中晚唐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初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科举长期废而不行。士子文人失去传统的上进之路,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文人因此而疏离了政治和权力,淡出了治国和明道,唤醒了独立人格意识,以纯文人的心态和眼光读书和创作;元代中期,自元仁宗恢复科举制度后,吸引了各族文人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兴起了一个全面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元代科举吸引各族士子文人参加,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依然有着无法言说的吸引力,尽显大国气象和盛世之感,促成了元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和"平、易、雅、正"盛世文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元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元代对各种宗教的保护和利用的态度,以及通过宗教对各种文化的接受,决定了元代宗教政策的宽容和含弘性。元代的宗教特征决定了元代的文坛格局,元代文人对宗教观念的接受和认同,三教合一,释道文人化,各种宗教并行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进而影响了元代文学创作,诸如元代文学精神的避世与内敛,全真教和佛教禅宗对杂剧创作的影响,全真教对散曲的影响,禅学、道家哲学及道教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贞观年间 ,基督教聂思脱里派 (当时称为景教 )开始传入中国。但到唐武宗时 ,因政府采取“灭佛”政策 ,景教在中国内地灭绝 ,景教徒纷纷迁居中亚地区 ,并在漠北蒙古地区继续传教。漠北各部中 ,克烈、乃蛮、汪古各部广泛流行景教。元代 ,蒙古兴起并统一漠北各部后 ,景教开始在蒙古部中流传。  相似文献   

20.
元代江浙行省蒙古、色目侨寓人户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初 ,许多蒙古人、色目人因做官、驻军、经商、传教等种种原因迁徙到江南寓居。本文结合史料论述了元代江浙行省所辖的集庆路 (即现在的南京及其周边地区 )、镇江路、松江地区、苏州地区、杭州地区 ,以及庆元路等地的蒙古人、色目人侨寓人户的分布概况。文章认为这一带地区是当时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 ,拥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 ,因而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蒙古人、色目人前来此地寓居。虽然在人口绝对数量上 ,他们比当地汉人远远少得多 ,但是他们在文化传播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