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际关系适应性:三峡农村移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满足“依赖、友谊、尊重、名望”等心理需要 ,消除人的恐惧感 ,获得正确认识等功能。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人际交往都会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它也可能导致人际冲突的产生。所以正确认识和分析人际关系 ,处理好人际冲突 ,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大意义。在三峡工程建设的17年内 ,三峡库区动迁的百万人口将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 ,重辟新的生存空间。在其迁入新的社区后 ,除了生产、生活和观念上有一个逐步调适的过程外 ,还有一个重新…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人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际关系构成了个人社会活动的基础。作为经济的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与家庭、集体和社会中的其他人发生经济关系,进行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以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诚然,人在进行各种不同社会交往时并非全部带有经济动机和目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中,许多非经济交往却往往带来出乎意料的经济结果。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给人际关系带来的种种影响上探讨在市场经济下人际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产生、发展、实质及其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目前,这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都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笔者仅就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际关系的分类,谈点粗浅的看法。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直接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是复杂的,因此,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是复杂的。按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比作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是由  相似文献   

4.
日新月异的城市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正促动着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极为深到的变化。我国城市人际关系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正经历着一个较大的模式转型期,人际关系的旧有格局已经或正在被打破,新型的人际关系格局正在开始形成。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中国社会正在向现代化社会过渡,改革开放也使我国城市人际关系的传统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人们的社交圈和社交观念正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过去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几乎没有可能和必要与工作、生活以外的社交圈进行深度的交往,人们大量的交往活动长…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人际关系的纽带来看,人际关系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虽然业缘交往是部队中人际交往的主要部分,但也不可忽视地缘关系的人际交往。因此,研究部队内部的地缘关系,探讨地缘关系对军人交往的影响,对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地缘关系在部队交往中的地位及成因所谓地缘关系就是由于居住在同一地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街坊关系等等。人们所形成的街坊观念乡亲观念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以地缘为基础而建立的人际交往,在部队内部具有本身特殊的成因和地位,它是服役战士因入伍地点相同、文化背景相同和价值观念相近等精神上相趋一致的因素而建立起来的个人交往和非组织群体交往。一般说来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成因: 1、情感交流的需要。部队战士来自祖国各地,  相似文献   

6.
人在社会的生活和实践中,总会遇到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结成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关系。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社会主义时期的人际关系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人际关系不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际关系,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倩 《生存》2020,(6):0134-0134
加德纳教授所提出的人际关系智能使我们能够理解他人并与他人交流,还能够注意到人们在情绪、气质、动机和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智能的拥有者能够与他人形成并维持关系,并且能在群体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小组成员或领导等。因而,人际关系智能比较强的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具有影响其他伙伴的能力,这些学生往往在小组工作、团队努力与合作项目中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8.
交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之间真正的交往这个问题与对人类生活本质的探索有紧密的联系,是建立适应人的本质的社会生活的关键问题,人们对此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亚里士多德在实践哲学中就把公正交往看成是对待他人的德性,是人在实践智慧中的最高德性。他认为需要和沟通是交往的原因,若要保证公正交往和沟通,就要在实践智慧引导下,维护是非准则和对等条件下的利益平衡原则。交往涉及公共生活的完善,个人完善还不是人的优良生活,最为优良的生活应该是把个人完善和公共生活的幸福统一起来。晚期希腊哲学、古罗马哲学、自然法和契约论思想中把普遍理性作为人们交往和契…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交往中的经济化倾向日益突出。有时甚至离开经济条件就很难进行交往并建立相应的人际关系。在一些情况下,不花钱、不送礼、不宴请,就办不成事,人际交往中的真诚友谊与纯真感情显得淡薄了。对此,人们感到不满,希望能够改变。因为这种现象扭曲了人与人间的正常关系,污染了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与后果。所以,认真研究人际交往中经济化倾向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对于建立社会转型期新型人际关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人际交往经济化倾向的表现应当承认,在人际交往中难免包含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朱晓莹 《社会》2003,(9):28-30
引语:人情与人情消费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人情的国家。对于“人情”,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翟学伟指出,中国人际关系的概念由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其中“人情”是其核心,指包含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而延伸的人际交换行为(翟学伟,1993)。孙春晨认为,“人情”是礼节应酬和礼物馈赠;是公众认可的日常交往行为准则;是情面和恩惠(孙春晨,1999)。李伟民则认为“人情”包含的意义可分为三种:人之情感;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的资源(可以是物化、有形的,也可以是非物化、无形的);人与人交往相处所应遵守的规范准则,即人与人相处之道(李伟民,1996)。  相似文献   

11.
人的本质属性有两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生物性和人的社会性。人不仅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而且需要有思维、劳动和交往等一般生物所没有的特性,这就是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然而在过去,人们对这两方面本质属性的研究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如社会学和医学的发展情形就是这样。最初的社会学侧重研究人的社会性,诸如人际关系等;而最初的医学很大程度上以医治疾病为目的,侧重研究人的生物性,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  相似文献   

12.
通讯应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它的社会作用。众所周知,通讯既有利于但也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可以发展但也会破坏人类关系。人们的交往活动和决定人们生活与劳动的社会因素,往往可以在通讯的使用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3.
交往是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础和根源,交往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是一个中心内容。一些心理学家十分重视交往的作用,把交往看作是人的心理特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必要的、本质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在犯罪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中,不良交往起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绝大多数与不良交往有密切关系。某省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研究,对少年犯管教所的140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具体分析,发  相似文献   

14.
刘泱育  陈晨 《阅江学刊》2023,(3):148-159+175
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际交往形式,以70后、80后为代表的数字化移民与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数字化土著之间产生了代际差异,他们的交往错配导致人际关系困境问题。社交媒体在两代人人际关系中的地位不同,进而导致了差异化的实践和人际关系格局。两代人的人际观念也有所区别。社交媒体打破了既往人际关系“交往需见面”与“接触即交往”两大法则,使得代际差异的后果被放大。  相似文献   

15.
绿色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所崇尚的纯真、友善、和谐的交往。绿色交往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能够为大学生的良性发展提供生态交往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多方面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课外活动、宿舍、网络新媒体等路径与载体,加强交往观念及行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实现绿色交往。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发生机理的视角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斌  黄海 《唐都学刊》2006,22(2):40-43
道德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建立在人自身交往经验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它存在于人与人结成的一定关系的社会之中。传统道德理论所坚持的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的观点,伴随着自然、人类社会和伦理认识的演进而趋于泛化,然而道德主体领域是有限度的。生态环境与理想状态的日益悖反,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往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期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所以,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支点不是道德直接演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开发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6,(11):91-93
"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先秦儒家的主要思想。随着人际交往的复杂化,现代人际关系出现严重危机。先秦儒家对和谐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对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人性本善"的哲理基础出发,通过建立价值原则,从人与自然关系、身心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寻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状态,最终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现代人际关系需坚持"和为贵"价值取向、以"先义后利"的和谐道德关系为基础,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自然化。  相似文献   

18.
教育过程中人际交往结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教育过程中人际交往结构:教师关系、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分析了教育人际关系的三个基本特点──动态性、开放性、综合性;三种心理成份──认知成份、情感成份、行为成分。提出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通过人际间的相互沟通来实现,是以提高和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精神境界为根本特征和基本内容。理想的教育人际关系是形成、巩固和发挥集体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且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结构的类型、性质、特点,直接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性质特点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克娥  王鑫强 《社科纵横》2007,22(2):147-148
目的:试图了解大学生总的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不同大学生群体人际关益困扰的不同特点,为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郑日昌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量表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评定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350名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结果:有一定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将近占了被调查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有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占了13%的比例;“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困扰显著地高于女生;大一新生在“交谈上的困扰”、“与异性交往的困扰”以及“总的人际关系困扰”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但大二与大三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人际关系困扰不太乐观,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尤其关注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困扰。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分化,特别是经济上的分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合理、科学地界定分化,分清分化的不同性质及其具有的不同功能,积极引导人们对分化形成正确认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十分必要。通过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被否定了。要加快摆脱贫困的步伐,必须走出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抛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因为适当合理的贫富差距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资源能得到高效配置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条件。由于人们的资质、能力、经营手段与技巧有差别,人nl提供给社会的有效劳动也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