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是商品经济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之间的对立状态,但不可能取消这对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全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劳动力的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分离,决定了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一商品经济,即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形式的经济,在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商品经济的出现,以开放的性格蚕食着内向封闲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以极大的“魔力”从自然界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商品经济的灭亡,将使人类社会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产品极其丰富的产品经济时代。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科学地考究了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等一系列有关问题。社会分工把人们按照不同技能分配到不同的产业部门,从事不同的活动。在生产领域,人们劳动生产的“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①社会分工限制了每个劳动者特殊的劳动方式,每个劳动者和特  相似文献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看作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仅来源于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也来源于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特别低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流动资本中属于劳动力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并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创造出来的.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划分根据也并不是资本不同部分"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而是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将自然和社会都纳入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去把握,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社会道德关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结成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社会道德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社会的道德关系中,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社会组织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矛盾的对抗性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物质生产劳动进步带来的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是社会道德关系矛盾解决的根本力量,伴随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的发展,社会道德关系中各种矛盾的统一性将取代对抗性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即身心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身心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活动,是人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实现其社会属性的重要媒介,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劳动教育以特有的方式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西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都对劳动作过论述.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时代,劳动形式多样化、劳动内容复杂化,过去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已难于全面概述当代社会的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资本和劳动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生产关系 ,并不能因知识经济的到来而改变 ,只要资本经营存在 ,即使科技发展的水平再高 ,劳动也无法摆脱被雇佣的地位 ;企业待购新发明、技术人才获股权或担任总经理 ,仍然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具体表现 ;人才与资本对企业同样重要 ,科技发展使脑体劳动的分离更加明朗 ,而不是使二者差别明显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不证明智力和知识“雇佣”资本 ,知识、技术和智力对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作用 ,体现的是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基本原理 ,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也不能使资本随处可得 ,技术入股改变的是技术的原有身份 ,它照样不能打破资本雇佣劳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劳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历史的变化中自我完善。文章从演化史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史的三次大变迁与四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劳动与人类的休闲、睡觉、玩乐浑然一体,是一种自发状态;农业社会,劳动获得独立品格,并有了繁杂的社会功能;32业社会,劳动组织化,并有了符号价值;消费社会,劳动符号化,并有了自我再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创立了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的劳动哲学体系,实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哲学的革命。马克思劳动哲学将劳动工具纳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进行考察,揭示了劳动工具作为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手段的本质,认为劳动工具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体性,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阐明了劳动工具的制作与改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创造劳动工具是人类真正属人活动开始的标志,而劳动工具的改进不仅提高劳动生产力,也改变着物质生产劳动组织形式、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劳动工具机械化的社会历史影响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劳动工具的机械化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使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效率快速提高,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丰富的物质基础,机械化劳动工具取代强体力劳动,为减轻劳动者劳动强度以及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机械化劳动工具被资本家垄断,致使劳动主体异化,劳动财富的创造者成了无产阶级。马克思把劳动工具的发展演化与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演进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阐发了劳动工具发挥社会历史作用的具体路径,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  相似文献   

10.
浅谈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企业本身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中的矛盾与争议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类劳资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形成协调和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上。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在于它通过对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渗透 ,极大地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效率 ;通过劳动者的运用和创新变成能动因素 ,提高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劳动的活力和劳动能力 ,使这种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倍增效用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满足了企业用工方式多样化、降低用工成本和提高用工效率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劳务外包是专业化分工深化的结果,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文章从三个方面比较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认为劳务外包对劳务派遣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劳务外包的两个主体--发包企业和承包企业仍可能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发展并不改变我国以劳动合同制为主的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联系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阐述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原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生产过程;劳动力商品化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前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从而人口的相对过剩,这不仅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规律,而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劳动力过剩客观上自发地调节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马克思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现实指导意义,它是认识我国目前形势下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企业法人和生产资料主人之间的新型劳动买卖关系。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不能凭借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取得个人收入,只能享受公有制带来的各种福利,主要是靠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来获取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15.
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缺乏总体规划,缺乏科学管理,一些私营企业产权不清,雇员和私营企业主的关系有待调整,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私营企业主的生活方式已产生不良社会效应等。加快我国私营经济健康发展需采取如下对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私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关系,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实行产权明晰和重组,加强政府对私营企业的管理,协调雇工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私营企业主的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新时期,我国规模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严峻形势,要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应按照客观现实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转移思路。我们必须在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拓展劳务输出等方面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审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劳动者的劳动是贯穿其异化劳动理论四种表现形式的逻辑线索,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是其异化劳动理论最具本质的表现形式;其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成立的逻辑前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此前提下,异化劳动理论衍推出重要的逻辑推论是关于人的解放。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它对于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即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拒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异化,而拒斥两种异化的核心是拒斥人发展的异化。由此,拒斥异化有效的解决途径是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斥人发展的异化,进而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异化。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最大特色乃是以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在理论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所共同持有的公有制跟市场经济二者决不相容的教条 ,实现重大突破 ;在实践上 ,中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乃是史无前例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国企改革在公有制基础上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微观经济基础。中国通过实践找到了这一条道路 :“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政企分开”。为此 ,必须将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跟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分开 ,改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进而建立新的公有制形式———基金所有制 (或社会所有制 )。这就要求政府职能改革与国企改革互动。目前政企分而不断的局面若久拖不决 ,易产生“权贵资本家”。  相似文献   

19.
私营经济的新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给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私营经济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允许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及国有企业逐步退出一些竞争性行业,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要使私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解决资金紧、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缺乏、企业财务混乱、管理落后、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有企业中的劳资关系状况既有计划经济的特点又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劳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劳资双方反复的冲突和博弈中,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实现劳资双方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所以说,博弈论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劳资关系必然会走向规范、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