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迁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85年英国皇家统计协会杂志发表了拉文斯坦(E.G.Ravenstein)的论文“迁移规律”(The Laws of Migration),标志着人口迁移结束了毫无任何理论的时代。这篇著名论文依据的是1881年英国人口普查资料。拉文斯坦又根据20多个国家的资料,于1889年发表了第二篇论文,题目仍称为“迁移规律”。论文发表后,虽然受到各种不同的评论,拉氐理论仍不愧认为是研究人口迁移理论的始点。拉氐“迁移规律”可点纳如下七则:  相似文献   

2.
人口迁移理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3.
人口迁移是怎样决定的?传统的解释是移民相信自己移居的地方在需要和愿望上要比原居住地得到更大满足。正是两地之间存在着各种机会的空间差异才成为迁移的重要“推动”和“拉动”机制。在一个同质的平原上,迁移可能相当少。但是在空间差异悬殊的经济和社会体中,迁移恐怕便成为大量的了。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晓青 《人口学刊》2001,24(3):41-45
最近二三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间人口迁移日益频繁,众多学者不断提出关于国际人口迁移的各种理论学说,主要涉及迁移的动力机制和后续延伸,具体包括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新家庭经济学派、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网络理论、机构理论和“连锁因果关系”观点等。这些理论各有所侧重,综合起来基本上可以解释复杂多样的国际人口迁移现象。不过,不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认真研究商品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内在联系,探索人口迁移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在兵团是典型的,认识它并掌握它的特点和规律,将有助于兵团和自治区的经济振兴。 (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建于1954年,主要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艰苦创业并就地集体转业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兵团成立到1987年,人口总数由17.54万人猛增到218万人,净增人口200多万,比1954年增加了十一倍强,其中机械迁移人口占很大比重,1958年到1987  相似文献   

6.
<正> 移民在结构上与非移民有很多不同之处,这种差异就是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年龄的选择性。尽管我国的人口迁移有较强的计划性,但从以往的局部性研究中仍能发现年龄的选择性表现得相当突出。年龄选择性是迁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由于移民年龄明显不同于非移民,从而可对迁出地及迁入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升学、就  相似文献   

7.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重大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8.
人口迁移年龄模式的分解与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迁移年龄模式 迁移年龄模式是指排除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反映年龄别迁移强度特征的一类基本指标,它是移民年龄构成的规律性的抽象化,是人口迁移中年龄选择性的直观表现。年龄的选择性是迁移选择性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规律性相当明显。尽管我国的人口迁移有较强的计划性,但从以往的局部性研究中同样存在年龄的选择性。年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彭勋教授等编著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学》(以下简称“彭著”)一书问世了,这是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0.
林友苏在《人门研究》1987年第2期载文介绍了西方四种人口迁移理论。一、“推动—吸引理论”:是五、六十年代西方最为流行的迁移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柏格、逻达等。该理论认为西方工业革命中,各国出现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城市新兴产业和商业为广大迁移者提供就业机会,就是所谓“吸引”因素,即“引力”。同时广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一种生态学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一种生态学观点张车伟一问题的提出人口迁移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影响婚姻与生育。因此,人口迁移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尽管大家都在使用“流动人口”这个名词,但每个人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这一概念在使用时所包含的意义和内容并不统一。只有弄清楚流动人口的定义,分析与研究才能顺利进行。 迁移人口是指既改变了居住地又改变了户籍所在地的人口,而流动人口一般指不改变户籍关系但改变了居住地的人口,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本质区别在于户籍是否改变。现在,流动人口定义中“不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前不久,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依靠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逐渐向西北、西南发展的“东靠西移”论.这个设想是有远见的.“西移”当然包括资金、技术的转移,但更重要的是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是各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充分利用.历史经验证明,离开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任何资金、技术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人口以至劳动力的迁移.而长期来,我们对人口迁移及其政策的研究恰恰重视不够.今天,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83年9—10月间,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考察团先后到西德、意大利、南斯拉夫和泰国对城市化和人口迁移进行了四十二天的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了解了这些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使我们对城市化和人口迁移问题有了某些新的认识。现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体会。 1.四国城市化和人口迁移情况。上述四个国家中以西德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据西德朋友介绍,西德的城市化是从1800年开始的。到1870年,城市人口已占三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西德几乎全国都城市化了,全国没有纯农村型的居民点,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5%,而且都是有技术的,使用机器耕作的现代农民。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同工厂工人和其他非农业职业的人没有多大差别。但西德仍然有农村地区这个概念,这是指那些在该地区没有十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超过100人、农田森林较多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求得各省省内城乡与省外城乡之间的各项人口净迁移流向和流量,据此将中国大陆各省的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流态模式划分为若干类型。分析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以由农村向市镇的迁移为主流,其流态模式形态各异、复杂多样;但从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看,皆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人口迁移量的分布、长三角区外省际迁入人口对区内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长三角区内城际人口迁移流向形态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从一个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的CPR/P50项目协议,我所于1986年下半年在广东省特大城市—广州市,中等城市—肇庆市,经济特区—珠海市,小城镇—德庆县德城镇等四个不同类型的市镇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户2000户,8310人(其中家庭户1981户,8234人,集体户19户,76人)。调查时限从建国以来至1986年6月30日止。本文拟就广州市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文讨论了罗吉斯迁移模式定义在运用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变通方案;利用浦东新区2000年人口普查迁移数据,对区内迁移、市内迁入和市外迁入人口的年龄模式作了细致解读,揭示了复杂人口迁移模式背后潜藏的“单纯性”。  相似文献   

19.
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迁徙流动的总称。人口迁移对于人口的分布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摸清某一区域人口迁移的来龙去脉,对于制定当地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问题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为了搞清楚人口迁移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98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一次计划生育与迁移的抽样调查。本文将通过对这次调查中迁移资料的分析,来研究和探讨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