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拟从踏板的表现作用着手,结合德彪西钢琴音乐的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及作品,论述德彪西钢琴作品的踏板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钢琴踏板的原理、功能以及运用踏板后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重点突出右踏板的使用方法 ;同时论述了实践中如何正确地使用踏板。  相似文献   

3.
踏板,被称为"钢琴的灵魂"。钢琴有三个踏板,以右踏板的运用最为常见,在右踏板的运用中,长踏板的使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长时间的踩住踏板以达到某种效果,在很多钢琴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分析从巴赫到20世纪的现代音乐家们的作品便可发现,作曲家们大量地有意识地使用长踏板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及内心状态,作品中也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效果却非同凡响的长踏板运用实例。本文力求通过部分实例及个人的一些浅显观点,探讨一下关于钢琴演奏中长踏板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彼此相伴     
《阅读与作文》2009,(4):18-19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写了许多交响乐、前奏曲以及为钢琴和其他乐器所创作的曲子。他从4岁起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身为歌手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但不是一位好老师,他打他的儿子而且把他锁在一个地下室练习。有时候当他的父亲喝醉了酒很晚回家时。他会叫醒贝多芬让他一直练到次日清晨。  相似文献   

5.
论述高师钢琴教学中各个钢琴踏板的制音原理、作用和具体运用的基本方法,以及踏板的运用与音乐表现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钢琴演奏中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正确地运用踏板 ,能使音乐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本文针对踏板的种类和特点 ,对踏板的作用及运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对提高学琴者的艺术表现力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踏板对钢琴音乐创作和演奏意义重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要求使用不同的踏板法。踏板法具有相当大的即兴性,有许多可变的选择,演奏者要灵活运用踏板来诠释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正确使用踏板,合理的脚的位置非常重要。同时只有在充分理解踏板运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具体地谈及踏板,踏板给予了钢琴琴音的那种融合与着色作用,踏板的使用能否有利于演奏出优美的音响,只能由演奏者自己的听觉去判断。  相似文献   

9.
踏板运用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运用踏板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的正确使用,不仅增添了声音的共鸣效果,更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在古典、浪漫及现代三个主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演奏中,右踏板的使用技法是不同的.演奏者必须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深入全面地研究踏板技法,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  相似文献   

10.
被优雅所伤     
流沙 《今日南国》2008,(19):60-60
有个9岁的孩子,钢琴考级通过了六级。但是.他的父亲作了一个决定,不再让孩子继续学琴,并且把家中的那台钢琴卖掉了。  相似文献   

11.
刘欢的拒绝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三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3岁那年,孙楠组织了一支乐队,并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鹤起。  相似文献   

12.
踏板在钢琴弹奏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使用踏板,可以增加音色、音量的变化,使音乐更加优美、动听、清晰、和谐。  相似文献   

13.
孤独的青春是可耻的时光倒流到华晨宇高一那年,他执意离开父母的保护,只身前往武汉学音乐。陪同他启程的只有一架钢琴。因为担心儿子贪玩,父亲还给他租的房子里装了部座机,每天会打两个电话"查岗"。后来父亲越来越忙,打电话的次数渐渐变少,华晨宇除了每天练琴,就是盯着电话发呆,他固执地相信父亲仍然还是会每天都打电话给他。所以方便面和矿泉水都是一箱箱买好放到出租屋,不愿错漏任何来电。  相似文献   

14.
《百鸟朝凤》原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作曲家王建中在1973年将其改编为钢琴独奏曲。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结合钢琴演奏技法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对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踏板处理、音色表现以及句法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进一步探究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挖掘其特有的气质和神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庞大又复杂,既汇集了多种高难度的钢琴技巧,又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精神,因而要准确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必须从触键、情感、踏板、力度等方面把握作品,同时还要认真理解其精神实质,用手指表达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对钢琴右踏板的处理是一个充满变数与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的旋律、复调、和声思维、踏板技巧及音乐形式等多方面独特表现手法的剖析,论述了肖邦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肖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8.
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是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有许多钢琴学习者热衷于演奏该作品。然而,印象派音乐在触键、踏板、音色、风格等方面与古典音乐有较大的差别,如何从上述几个方面把握好该作品,是演奏好“月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曲目之一,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编辑以及钢琴家对贝多芬钢琴乐谱进行编辑整理后,在速度、力度、指法、踏板标记符号以及注释等细节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曲解。通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乐谱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从音符的真实性及指法、连线、力度、速度、踏板等方面,以及与此版本相关的有关文献对乐谱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客观反映贝多芬原作,为演奏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被公认为,是他印象主义钢琴作品中的精华.前奏曲中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又是他具有特色、著名的钢琴曲之一.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内容包括曲式结构分析、素材结构、术语内涵、触键与声音的掌控以及踏板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综合笔者演奏的实践,对这首作品的演奏进行较为详细的诠释,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进一步集中、准确地把握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