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和委婉语的理论阐释,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注重认知和语言的关系,而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进而指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原型理论和范畴等级结构,可以用来解释部分委婉语现象,从而进一步证明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转喻理论为探讨委婉语的认知理据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理想认知模型框架下,转喻涉及两个类型的概念构型:整体与部分及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而产生的转喻关系。结合英汉相关语料,从认知转喻角度,对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转喻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构成方式。从认知视域而言,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委婉语的转喻认知理据是以邻近性为基础、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进行认知操作并具有凸显性和隐藏性。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包括语音语调转喻、词汇转喻、语法转喻、语用转喻以及非言语手段与言语手段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英语职业委婉语的语义模糊和扬升机制进行微观分析。分析表明,概念隐喻和转喻在职业委婉语实现委婉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概念转喻借助整体与部分间的同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模糊,而概念隐喻则借助相似认知域间的跨域映射主要实现语义扬升。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被大量使用在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红楼梦》中的性场面描写,大量采用委婉语。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理论探析了“性”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这些机制通过制造认知过程阻碍,婉曲提及禁忌语来实现委婉效果。  相似文献   

6.
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义范畴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及认知语境三方面,较为全面地阐释委婉语的内在实质、生成机制及其理解,以期促进对委婉语的认知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和委婉语的理论阐释,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注重认知和语言的关系,而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进而指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原型理论和范畴等级结构,可以用来解释部分委婉语现象,从而进一步证明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转喻认知理论框架下,从整体和部分之间互相指代和整体中部分代部分两方面来探讨委婉语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转喻认知模式,以进一步揭示委婉语的本质。认为转喻是委婉语表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认知模式,通过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或相关事物之间互相替代的几种不同转喻模式的运作,从而达到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的转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文化现象.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里都有丰富的传统委婉语,现实生活中富有时代气息的委婉语更是层出不穷.转喻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构成方式.在委婉语传统分类的基础上,文章从转喻角度分三个方面探讨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相似文献   

10.
转喻认知机制及其翻译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历来是修辞学的研究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转喻的研究多从修辞的角度,把转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问题。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转喻作了全新的解释,认为转喻的运作机制是概念激活。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认知的视角探讨转喻及其翻译,提出四个转喻翻译的策略:转喻认知模式的直接移植;转喻认知模式的附加激活;转喻认知模式的直接移植加注;转喻认知模式的归化。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的隐喻与转喻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委婉语生成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了解两者本质来帮助语言使用者及研究者更好地去理解和正确使用委婉语,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之间更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为委婉语的研究开创了新纪元,对发掘并阐释生成委婉语的深刻动因价值重大.在扼要回顾委婉语研究的传统方法及历时脉络并指出其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委婉语的各种类型并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剖析背后深刻的隐喻—转喻双重理据.  相似文献   

13.
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有宣传和服务大众等作用,礼貌原则在公示语表达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摆脱传统的语用视角研究礼貌,转而采用转喻认知理论来探讨公示语中的礼貌语言.文章认为,转喻的本质就是任何形式的替代,即"以此言彼";认知层面的转喻能够表达礼貌,这是转喻新思维和礼貌的特点决定的.遵循该理念,文章从间接言语行为、委婉语和语法转喻三个方面,对公示语的礼貌用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是人际交往中特殊的表达方式,人们借用邻近、关联的它事物来描述令人不悦或不敬的某事物,以期润滑人际交往中尴尬、窘迫的局面.认知转喻认为,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是对同一认知域中突显来源域和目的域的激活,并且二者之间必须具有邻近性和关联性.从这一点来说,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委婉语的生成方式具有很强的阐释力.同时,在认知转喻的量应下,委婉语的翻译策略也得以突破和创新,为《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语言交际手段,很多学者从语用学、语言交际等角度对委婉语和禁忌语进行了探讨。借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以及该理论的来源——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语言哲学观,分析委婉语和禁忌语的范畴化,揭示语言使用的实践意义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张拱贵先生主编的<汉语委婉语词典>为语料,把汉语委婉语系统作为一个原型-范畴系统来与认知理论中的原型-范畴系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探讨汉语委婉语的认知方式,揭示汉语委婉语作为原型-范畴系统的特点,为汉语委婉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Fauconnie: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意义建构的普遍认知过程.指出了委婉语以迂回、含蓄的方式实现语言表达得体自然、礼貌雅致的功能,其生成和解读实质上是概念整合的动态认知过程.提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合成空间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进行认知,日常生活中多数委婉语的心理过程和生成机制都可以得到很好地阐释.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认知范畴理论视角,探析英语委婉语的范畴分类及其特点,加深对委婉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与转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离不开这两种认知机制.从隐喻、转喻结合的角度研究语篇,不仅可以揭示隐转喻的功能,还可以更好地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也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试从认知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分析指出委婉语的理解是听话者根据相关原则,在认知语境中激活并推理出相关、完整的假设集,从而推导委婉语所传递的信息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