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浦汉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元人钟嗣成《录鬼簿》现存数种版本中,天一阁明钞本具有特殊价值。除资料丰富完全、钞写年代离成书时间较近等特色外,钞本末还独附《续编》一卷。《续编》体例,承袭钟氏《录鬼簿》而略有不问。全书以作者为核心,所载曲家多为作者好友或相识。排列顺序,人体按结识先后,彼此关系密切或情况类似者,并列成组(如刘延信、兰楚芳和全子仁;汤舜民和杨景贤;王文新、张伯刚、王景榆、陈敬斋和月景辉;王彦中、徐景祥和丁仲明等)。全书曲家实已构成一个系统。这虽会局限于作者的见闻,难以将当时著名曲家囊括尽净,但优点也很突出。由于亲知,记载较为可靠,并有许多他处无法得到的材料。如能运用系统论方法,不以孤立的眼光看待各家小传,而使之彼此参照、补充,即可描绘出一幅 相似文献
2.
刘孔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编》(以下简称《续编》),是研究元代及明初杂剧作家的重要历史文献,历来为中国戏曲史研究者所重视。《录鬼簿》作者,毫无疑义,是元代杂剧作家钟嗣成(字继先)。但《继编》作者是元末明初哪一位杂剧作家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以下简称《集成》)中收录了这两部珍贵的历史文献,《续编》题为明初无名氏编撰。《集成》在《续编提要》中解释说: 相似文献
3.
浦汉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一) 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钟嗣成,字继先,号丑斋,生于至元十三年(1275),卒于至正五年(1345)之后不久。古汴(今河南开封)人,长期侨居杭州。据《录鬼簿续编》记载,他“以明经累试于有司,数与心违,因杜门养浩然之志。著《录鬼簿》,实为己而发之。”在《录鬼簿》这部寄托着“浩然之志”的怨愤之书中,他一反封建传统观念,把当时地位低微的戏曲作家与“圣贤之 相似文献
4.
洪克夷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天一阁旧藏明蓝格钞本《录鬼簿》自三十年代发见以来,便得到研究界的重视,因为其中载有元末明初戏曲家贾仲明所作的几十首吊曲和书后的《录鬼簿续编》(以下简称《续编》),都是有关我国古代戏曲史的珍贵资料。但是关于此书的来源、估价及《续编》的撰者等问题,一直存在着看法上的分歧,其中如称天一阁本为“贾仲明本”《续编》也是“贾仲明编”,迄今在一些文学史、戏曲史的著述中还很流行。其实这种看法缺乏确凿的证据,疑窦甚多。这里我想指出一点异议,希望能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2):39-42
近年来,对<录鬼簿续编>记载的罗贯中其人是否为<三国演义>作者开始有了质疑和论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新的有关于罗氏生平的有力证据.笔者以为,根据对<续编>内部的一些推导,不能否认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者为一人的同一可能性,同时对两部作品的大致比较也可看出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俞为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3-50
钟嗣成作《录鬼簿》的目的是要为那些地位卑贱的曲家立身扬名和为后世的曲家提供借鉴。《录鬼簿》用以指称元曲的名词虽然很多,但内涵清晰,对元曲的曲体有着明确的界定。《录鬼簿》在对曲家加以记载和排列时,又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意识,通过七类曲家的排列,展示了元代杂剧发展的三个时期。《录鬼簿》不仅记载了元代曲家的生平与剧目,而且在简短的评语与吊词中,也对戏曲和散曲的文体特征、功能、题材、构思、语言、音律等问题都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录鬼簿》开创了通过对作家和剧目的记载,来表达自己戏曲主张的理论形态,明确提出了剧学研究的范畴,其对元杂剧的分期也为后世的元杂剧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春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5)
我国最早明确提出对元杂剧分期的是近代学者王国维。他的《宋元戏曲考》主要根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对元杂剧作家的分类序列,而把分类的时间具体化。他说: 至有元一代之杂剧,可分为三期: 一、蒙古时代:此自太宗取中原以后, 相似文献
8.
尹占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6):43-45
《龙城录》的作者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可以从五个方面证明《龙城录》确为柳宗元所作。一、《龙城录》中的人事可证为柳作;二、韩愈《答道士寄树鸡》诗仍然可证《龙城录》是柳作;三、苏轼等人的诗及《续前定录》可证《龙城录》非刘焘或王铚伪作;四、与史实出入不足以证《龙城录》非柳作;五、文笔不类等也不足以证非柳作。 相似文献
9.
10.
问永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635-637
一般认为《太玄赋》是扬雄的作品。但在四大赋之后,扬雄已停止了赋的写作;《太玄赋》与扬雄思想不合,与《法言》、《太玄》文风、主旨不同;《太玄赋》不避汉讳而且论及骑马游仙,与汉代现实不合。《太玄赋》不是扬雄的作品。其作者有可能是杨泉。 相似文献
11.
今本《邓析子》前有书录一篇,未著作者姓名。作者是谁?自宋代以来,学界看法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邓析书录》并非后人伪造,也不出于刘歆之手,而是刘向所作。 相似文献
12.
景宏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中山狼传》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寓言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不仅仅因为它的篇幅空前加长,更重要的是它启示后人:寓言这种文学形式,除了表现思想情感外,还可以塑造出千古流传的典型形象。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山狼传》直接影响了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后世寓言小说的发展。然而,这样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留给我们亟待解决的疑团却很多,甚至它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历代学者争论了数百年,迄今仍无结果。近几年出版的《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以及尚未出齐的《汉语大词典》这样的权威工具书,或采其两说,或并列三人,都没有确定的答案。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以期有助于解决这个困扰了人们近五个世纪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欧阳江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19-22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该文分别从版本、音韵等角度逐一加以考辨探析,提出《断发记》的作者不可能为李开先,只能是无名氏。 相似文献
14.
北宋鲍慎由怀疑唐代诗人钱起的《钱考功集》中有其曾孙钱他诗羼入,南宋葛立方举出起集中《同程九早入中书》、《和王员外晴雪早朝》①二诗,疑为(?)所作②.明人胡震亨、今人傅璇琮先生进一步确证,其中,《江行无题一百首》的作者为钱(?)③.继此,吴金明先生发表了《钱起,钱(?)诗考辨》④一文,将前人这一局部性的怀疑和论断扩展到全局.他认为,《钱考功集》五百三十一首诗中,只有八十九首(占总数的17%)可以确认作者为钱起,其余多为钱(?)等人所作. 相似文献
15.
16.
李春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
钟嗣成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贡献的戏剧史学家和戏剧评论家,也是剧作家和诗人。他在十三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写成的《录鬼簿》,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的开,创之作。在这部连《序》带《题词》在内也不过一万字左右的著作中,它第一次高度地评价了我国元代杂剧作家,保存了最丰富的元杂剧史料和金、元文学史料,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他们的作品。在元代,人们就以“古怪新奇”赞扬《录鬼簿》的勇于创新,以 相似文献
17.
张仲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4):5-14
宋代以后,《越绝书》作者为子贡(或子胥)的传统说法得到了质疑,明代杨慎用析隐语法定为东汉袁康、吴平,清钦定《四库全书》袭杨慎之说,似乎成为定论,但质疑之声不绝。我以为,《篇叙外传记》的最后一段所谓的隐语文字可能是宋代以后文人所加,《越绝书》“成非一人”。 相似文献
18.
万历三十四年(1606)沈氏尚白斋所刻《考槃余事》四卷,署名明代文学家屠隆,后世学者多认同为屠氏著作而加以引证研究,然书中条目所论对象大多已经重见于前人之作。诸多证据表明,该书作者并非屠隆:其一,是书广泛截取旧作,巧加连缀,造为新编,乃有意作伪;其二,《考槃余事》行文风格与屠隆之文绝然不类;其三,屠隆缺少收藏赏鉴之条件与趣尚。藉此,可判定《考槃余事》应是伪托无疑,后之研究屠隆作品艺术以及思想观念,当谨言慎行而不可笃定为权威凭据。 相似文献
19.
相晓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47-50,140
清刻本《旗亭记》以"雅雨堂两种曲"名义刊行,卷首未署名,因此其作者归属颇具争议。勾稽史籍、文集、笔记等并深入考辨后可知《旗亭记》原为金兆燕所作,后经卢见曾润色删改。《旗亭记》在作者归属上的争议,反映了清人著作权意识淡漠的普遍现象,而幕主与幕宾社会、经济地位不对等的主从关系,则是著作权发生争议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孙福轩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1):33-36
《全唐诗》把《胡无人行》归于唐代诗人吴筠的名下。本文对作品的流传情况、风貌特征、诗人主体的心性人格等几个方面作了简略的考辨,认为这首诗的作者应该是南朝齐梁之际的吴均,而并非唐人吴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