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华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佛教传入中土以来最受广大信众尊崇和信仰,与《华严经》《楞严经》并称“诸经之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中有大量依据《法华经》内容塑造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它们以蒙太奇的手法将过去世间的多宝佛与现在世间的释迦佛连接在同一画面,借助过去佛与现在佛、存与亡的关系深刻地阐述了“法身”的惟一性、永恒性和平等性。这种二佛并坐像以直观感性的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法身”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以有相之造型艺术诠释“法身”的无相之理,因而成为《法华经》思想的象征性造像。  相似文献   

2.
菩萨“堕顶”(或者“顶堕”)的问题,是在佛教大乘经《般若经》中出现并讨论的一个教法义理学问题。鉴于在其他种类的大乘经中这个议题鲜有提及,所以可以视为《般若经》中特有的一个义理学问题是反映早期大乘佛教教法思想进展的一个重要段落。最近,辛放博士所译日本学者小泽宪珠的论文《<般若经>中的菩萨地与菩萨位》,提出“明确菩萨地与菩萨位的关系,以求有助于理解菩萨的行位体系”的研究思路,对于笔者思考《般若经》的相关问题颇有启发。小泽宪珠倾向于认为“菩萨位”就是“菩萨地”,笔者则觉得“菩萨位”的问题需要关联菩萨“堕顶”的经文,才能得到完整、准确的理解,而“堕顶”及“菩萨位”说的问题又要放在《般若经》两种地说体系理论整合的复杂演绎中,才能获得正确和清晰的透视。  相似文献   

3.
大乘《涅槃经》是在小乘《游行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经典。通过这两类《涅槃经》典范人物叙事方式的对比,如阿难、魔王、纯陀、阿阇世等四位人物的地位、形象、性格特征演变之比较,可以探究关键人物在声闻乘经典向菩萨乘经典转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细究两类典范人物的演变之因,是出于佛典翻译、褒大贬小及适时解决佛教危机之需要。对两类《涅槃经》典范人物之比较叙事研究,对其他类型的大小乘佛典之对比研究,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智度论》立足于“诸法实相”,以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度等宗教实行为目标。对菩萨禅的论述,是其重要内容。菩萨禅的最大特点,体现在“菩提心”上。菩提心是菩萨禅区别小乘禅的标志。修行菩萨禅的原理,是“从空法起掸定”,即是把“空”和合各种具体禅法而修。在修行过程方面,本论所主张的是渐修。禅定的目标是证悟实相,以“无生法忍”的证得为“菩萨禅”的出借阶段。在其高级阶段,入金剐三昧,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  相似文献   

5.
法庆起义是北魏延昌年间由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一次沙门暴乱,因其自号"大乘",也称"大乘起义"。学界一般认为法庆大乘起义是弥勒信仰组织的暴动,对"大乘"一词的意义多从教派以及与小乘佛教相对的大乘观念来理解。但是从当时流行的佛教思想及经典背景来看,其自号"大乘"及起义的理论依据是直接来源于当时流行的《大般涅槃经》,与弥勒信仰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四川安岳千佛寨第 51 龛表现的是《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记载的内容, 可称之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变”。开亚于开元、天宝时期, 由两京地区传入, 反映唐代中原北方地区礼忓传统。经文中的末法思想被造像完整呈现, 与净土信仰结合可能与玄宗时期激烈的佛道斗争直接相关。四川地区佛教造像是以两京为中心的中原北方地区佛教图像系统的映射, 在构建唐代佛教艺术谱系, 探究唐代忓法和末法思想内涵领域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
"宗教对话"是当代宗教界和宗教学界的时髦话题,这个话题原本是在基督宗教的主导下提出来的,但后来也得到了其他宗教的响应.不过,"宗教对话"本身并非是什么新事物,印度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发展到大乘佛教时便主张"宗教对话",而以大乘佛教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在"宗教对话"的思想和实践上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本文分析了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中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的"宗教对话"思想以及依据<法华经>而成立的天台宗调和大小乘以及会通儒佛的"宗教对话"理论和实践.基督宗教的"宗教对话"思想是应景的、外置的,因为<圣经>中并没有什么"宗教对话"思想,而大乘佛教的"宗教对话"思想则是内在于佛经因而就是佛教教义本身.  相似文献   

8.
西魏、北周《菩萨藏众经要》与东魏、北齐《大乘义章》皆是继承北魏地论学派的传承而有不同的展开。《菩萨藏众经要》代表着西魏、北周佛教融合南朝佛教“经抄”的最新成果,依“五门”——佛性门、众生门、修道门、诸谛门、融门等形成《一百二十法门》的框架。《大乘义章》是北朝佛教“义章”类的佛法纲要,其“五聚”的框架结构与“教理行果”“法宝五义”(教法、理法、助道法、涅槃法、化用法)完全相应,否定了有些学者强调《大乘义章》是借鉴《成实论》“四谛”的组织结构说法。最后,《菩萨藏众经要》是根据“法门”摘录相应的经论文字;而《大乘义章》则是引用经论而进行自己的阐释,根据“诸门分别”去剖析法义的内涵与同异。因此,后者在编撰意图与义学成就上,比前者更能体现北朝佛学的最高义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松本文三郎的《弥勒净土论》误解了早期佛经中的记载,混淆了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的关系,在此错误的前提下否定弥勒信仰起源于小乘佛教,认为其受到了后世大乘思想的影响。松本文三郎以义净记载印度小乘佛教不礼菩萨、不读大乘经,来证明小乘佛教一开始就没有菩萨信仰,其理由不成立。实际上,弥勒信仰起源于小乘佛教时期。小乘佛教内部孕育了大乘佛教,其中弥勒信仰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源头。松本文三郎的弥勒信仰起源论观点有误、证据不足,实为倒果为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北凉昙无谶(385-433)翻译《菩萨地持经》之后,中国佛教是如何理解种姓学说这一问题。要探讨该问题,需要注意其与菩萨修行的阶位说之间的关系。阶位说是中国佛教中非常重要的学説。中国成立的疑经《仁王经》与《菩萨璎珞本业经》在四十二位的基础上加入了"十信",变为五十二位。《璎珞本业经》将《地持经》所説的"习种性·性种性"与"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地以上"分别对应结合,并将习种性和性种性的可达到范围对应于一切众生。《璎珞本业经》虽然利用了《地持经》的种性说,却将其与菩萨阶位说结合,弱化性种性的先天本有性,否定不能成佛的种姓(性)的存在,与《地持经》的本意产生乖离。值得注意的是,《璎珞本业经》的这种种姓(性)说在中国自古虽有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质疑,但在玄奘归朝以前的中国佛教中,却属于对种姓思想的主流认知。这也反映了中印两国通过佛教交流中对同一概念理解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求那跋陀罗是南朝时期重要的佛经翻译者,也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乘如来藏学说的传播者,考察求那跋陀罗的佛经翻译活动有利于揭示如来藏学说的内在思想体系及其演变进程。大乘如来藏学说起源于原始佛教经典,他所传播的如来藏思想主要包括如来藏、佛地、自性清静、如来空智、第七识(阿赖耶识)和三乘一乘等。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作为朦胧诗研究重要场域,在其书写过程中对朦胧诗的经典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朦胧诗文学史书写的缺席到文学谱系的建立,历史轮廓的勾勒和细节史实的阐述以及各种思潮文化影响下的流动,朦胧诗与文学史互为因果,共同参与和完成了其经典化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SNP是"类判断句是近代汉语特有的判断句式,其产生以后,主要用于佛经或与之相关的佛教文献中,本土文献虽然也使用这一格式,但数量始终有限。随着佛教势力的衰弱和佛教文献中语言的僵化,该句式也慢慢走向消亡。元明时期句末的"便是"已经虚化,其功能分析为语气词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李鹏涛 《国际论坛》2011,(5):26-30,79,80
"南共体方式"是南部非洲各国在推动地区一体化和地区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主权至上、地区团结和非正式性。"南共体方式"本质上是要维护地区各国的绝对平等地位,防止霸权国的出现,但正是这种对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原则的绝对推崇构成了南共体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末起,英美学界开始大规模关注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源流问题。从事这项研究的学者拓展了“经典化”这个概念的适用范围,并将英国文学经典化的起始时间推到了18世纪之前。他们采取美学一哲学研究路径或文化物质主义理论,考察了英国文学经典建构与印刷技术、消费文化、美学兴起、批评专业化等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对英国文学经典化的开始时间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观点、方法的回顾和分析,不仅可以较全面了解英国文学经典建构所牵涉到的复杂因素,还可以得出关于经典化研究以及一般文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青海石经墙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在不同地域产生的具有很大差异的宗教文化景观,本文通过对青海石经墙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产生原因的分析,说明宗教文化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文化建构,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构;二是外建。纵观中国翻译史,翻译的文化构建功能还只是“单向通道”,只有内构,却忽略了外建。当前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化较量,需要以生态翻译为手段,提倡“译有所为”的翻译策略,积极推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生态翻译视域下的文化建构,主张在他文化中建立社会记忆,而社会记忆的建立,需要在他文化中取得话语权力,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翻译文学经典化;二是“抵抗式”的异化翻译策略。生态视域下文化的建构,不仅重视“东学西传”,更提倡“东学西转”,以期补过拾遗,更好地发挥翻译的文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道教经书编纂史上的重要时期。以敦煌道经写本题记为中心 ,探讨唐代《道藏》的编撰与道经的传写及经法传授的有关问题意义重大 ;唐代道经传写是《道藏》经典得以传播的方式 ,反映了唐代崇道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思想与大乘思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引起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对关注无之问题的根本追问中,海德格尔与大乘中观思想达到了某种内在精神的契合。海德格尔通过追问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却不在的问题,试图超出形而上学而开显非自我同一性的存在之真理。大乘中观哲学则依缘起法而批驳一切外道理论并彰显空有不二的中观法门。无对海德格尔而言是自身遮蔽的澄明,对大乘中观思想而言则是有无双遣的中道观照。据此而言,海德格尔与中观思想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虽然路径不同,言语不同,但是在对无之问题的澄清中,在显示出思的任务与事情。  相似文献   

20.
纳西东巴经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它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字现象。通过对早期经典《人类迁徙传略》和晚期经典《送情死者》比较研究,分析早晚期经典中假借字的异同,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借字数量与时代早晚有关,即时代早的经典,假借字数量少;时代晚的经典,假借字数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