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芳 《老年人》2003,(10):20-21
这是一张发黄的医院诊断书,上面写着:“汪立刚,男,5岁,大脑性瘫痪,先天性颈椎滑脱,四肢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属一级残疾。”手捧着这张保存了45年的诊断书,78岁的张荣老太太禁不住热泪滚滚。  相似文献   

2.
案例:某社区张老太太有一儿一女,儿大女小。成家立业后均单过。1984年老太太丈夫离世,没有生活来源的她搬到女儿家与女儿共同生活。当时张的儿子与女儿商定,张儿每月给付张老太赡养费100元。事过二十多年,物价上涨,且张老太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看病等医疗费用增加,100元已很难维持张老太的最低生活。最近,91岁的张老太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有退休金、收入稳定的55岁张儿每月增加赡养费300元,且负担看病费用的一半。  相似文献   

3.
隔壁张大妈,生有两男一女。儿女们各自成家之后,大儿子和二女儿日子都还不错,可是小儿子生活窘迫。为了帮扶小儿子,张大妈决定把自己居住的这套房子留给小儿子,但又担心其他儿女有意见,于是她就想了一个方法——给小儿子写了一张10万元的借据,说等她死后,用自己的住房抵押。  相似文献   

4.
李先生:我的邻居李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一名工人,小儿子则是一名小学教师,而且是一名党员,现在两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在分家时,小儿子认为李老太太偏袒他的哥哥,存在财产分配不公的情况。自从分家以后,小儿子就跟母亲不来往了。  相似文献   

5.
心理案例:乃岁的林大妈老伴早年过世,自己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大儿子在外地开厂,女儿也嫁出去了,她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林大妈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太好,于是就想先把财产——套房子和15万元存款分配好。由于大儿子在外地开厂,生活“不差钱”;女儿出嫁后,小日子也很滋润;小儿子却生活比较困难,是个“啃老族”。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7)
正2014年5月底的一天,曹小壮在浙江上虞松厦中学食堂招扶学生吃完中饭后,便急匆匆地骑上电动车往数公里外的"家里"赶去。在那个"家里",有位83岁的老太太和老太太一位56岁的病残儿子等着她去照料。远近乡邻都知道,曹小壮既不是这对母子的亲戚,也不是这对母子雇来的保姆,可是她已经无怨无悔地义务照顾这对病残母子8年了。45岁的曹小壮老家在金华。原本她也有个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7.
今年44岁的张淑英是新疆昌吉市三工镇长丰村村委会副主任.她为人和善,乐于助人,面对生活的艰辛始终乐观向上,她满满的正能量不仅影响着儿子,也感动了全村人.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力量让人动容,那就是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岳麓山 《老年人》2006,(3):32-33
在长沙市南郊公园门口,无论严冬酷暑,都能看到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太太。她摆着个用气枪打气球的摊子,身旁是一张围椅,里面斜靠着她的两个小孙女。这姐妹俩患的病一样,都是脊椎神经萎缩。8年来,老太太就靠着摆摊所赚的一点点钱给两个孙女治病,并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65岁的老太太名叫颜敏华,是从隆回县滩头镇来到长沙的。在老家,颜敏华有儿有女,本当安度晚年、乐享天伦。没想到,临到老来命运转了弯,她飘泊长沙,为孙女治病而成年累月地劳累奔波。说起来,两个小孩也怪可怜的。大孙女莉莉满周岁时,只因一场感冒,竟然连续个把月发高烧、拉肚子,而…  相似文献   

9.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近半个世纪内先后将自己的5位亲人送到了军营。尽管她的两任丈夫都因当兵而献出了生命,但她无怨无悔,又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先后送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乡亲们尊称她为“兵奶奶”。“兵奶奶”名叫张荣花,是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合水镇新桥村人。张荣花是个苦命的女人。1943年,她12岁时就到一户杨姓人家做了童养媳。丈夫叫杨大改,大她7岁。杨大改念过初中,在当时的新桥村算是个文化人了。他不想守在山旮旯里,也不想配个童养媳,但却拗不过父母,只得听天由命。不过,张荣花走进家门后,聪明能干,他很快就…  相似文献   

10.
肖建明 《老年人》2006,(9):30-31
婆婆40岁就守寡,一个人拉扯大一双儿子,生活过得非常艰难。自从我与她的大儿子结婚后,她就与我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婆婆很勤快,也很慈祥。特别是在我怀孕后和“坐月子”期间,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把我照顾得熨熨帖帖,常让我感到怪难为情的。不过,我也发现婆婆经常会一个人坐着发呆,有时还偷偷地叹气。我认准了婆婆心里一定搁着什么难出口的事,于是细心地观察,委婉地探询,直到她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10年前,婆婆在公园锻炼时认识了比她大5岁的张大叔。日久生情,两位老人孤独的心越靠越近。然而,碍着两个儿子,婆婆和张大叔若即若离,始…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随着单位效益一天天滑坡,曾相钱下岗了。感到生活无望的妻子和他离了婚,把两个儿子扔给了他。那时,曾相钱的大儿子曾强15岁,小儿子曾壮13岁;曾相钱又当爹又当娘,生活被搅成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12.
王树芳今年59岁,是大唐长春第二热电公司燃料分厂的工人。几年前他的大儿子结婚成了家,可是二儿子眼看也二十六七岁了,长相和工作待遇都不错,却一直未找到对象,这成了老王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3.
老李夫妇是城市近郊的农民,育有一子。儿子和儿媳一直生活在城里,育有一女。虽然不住在一起,但老李并不担心,因为儿子孝顺,以后养老送终肯定指得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李67岁那年,儿子突然患病去世,老两口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老李夫妇已经年近八旬,地里的活儿干不动了,老太太还有糖尿病,老两口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无奈之下,老李只好和已经工作的孙女商量,看看她能否每月  相似文献   

14.
一年前,小巷里搬来一位老太太,60多岁,独自一个人居住。她说老伴去世了,家里的老房子给儿子当了婚房。两代人住在一起不方便,自己又不愿意住养老院,就租了这套小房子,好在每月有退休金,生活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王大妈年近80岁,共生育长子曹德、二子曹山、小儿子曹章、女儿曹芳四个子女。王大妈和老伴在1990年和三个儿子签署分家协议,约定曹大爷由大儿子曹德赡养,曹大爷的三哥由二儿子曹山赡养,王大妈由小儿子曹章赡养。老伴曹大爷去世之后,王大妈一直跟随女儿曹芳一起生活,长子与二子长期没有看望也没有给付赡养费,王大妈无奈诉至法院,要求三个儿子对自己履行赡养义务,每人每  相似文献   

16.
梦醒时分     
网上又传出某博士在某某高校跳楼自杀的消息。加一个月前某博士跳楼自杀,这是我家老太太到北京后听到的第二条博士自杀的消息。她老人家一个劲地叹息:“好好的,都念到博士了,还自杀。”她不知道,今年高校的自杀事件已经发生了N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太太,晚年能随儿子到首都过上安闲的生活,自觉是一生辛苦,老有所报,再加上生性充满好奇心,她看这花花世界满是好奇,自然也不明白现代读书人的苦衷。博士自杀,不但我家老太太不明白,在传统教育里熏出来的年轻人也不明白。老祖宗有古训,“好死不如赖活”。父母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一个幼小  相似文献   

17.
丁香 《女性天地》2006,(3):45-48
她是一个靠捡破烂为生的女人,却当选为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优秀家长。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难产导致弱智,小儿子却在她的教育下出类拔萃——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当选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2005年8月被清华大学录取。她的乐观、坚强和自信,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定会给千千万万个家长一种启迪。即使日子像黄连一样苦,也要坚持下去祁桂云195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县,1978年嫁给一位军官,婚后第三年生下了大儿子。由于难产,大儿子出生时浑身瘀紫,因长时间缺氧导致部分脑细胞坏死,成了弱智儿。…  相似文献   

18.
马老太太今年已经90岁高龄,15岁时患眼疾双目失明,一生未嫁,在70岁之前,她一直过着四处漂泊、孤苦无依的生活。极其困窘的时候,她甚至一度选择轻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艾亭镇大黄庄村村民徐勤俭、范新娥夫妇将其收留,给了马老太太一个完整的家,也给了她安定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9.
潘家永 《老年人》2007,(4):51-51
问:5年前,我的老伴和大儿子在一起意外事故中丧生。之后,我的生活一直由大儿媳照顾。我想在去世后把我的遗产部分留给大儿媳,但又怕她与小儿子之间产生纠纷。请问,法律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朱沁泉 《老年人》2005,(1):26-27
2004年8月8日,湖北钟祥市城南镇福利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这是一场迟到了60余年的婚礼。张老太太和王更生老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磨难和抗争,终于在人生的暮年走到一起,结成了夫妻。 张老太太,有姓无名,人称张 氏 ,1929年 出 生 于 四 川 北 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她是个苦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