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占 《现代交际》2010,(10):78-78
唐诗宋词里炼字炼意的精品曾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出了万般自怜。“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一个词的最终敲定往往绞尽了诗人们的脑汁。动词、形容词是诗人炼字最爱,其实也有些诗人注重虚词的锤炼,“又”字就是其中之一。“又”《说文》:手也。后引中为“复,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动作的连续”,“表意义更进一层”等意义。而择用在诗词中,便有了丰富而微妙的情感韵味。本文通过品味几首诗来细腻地赏鉴“又”字的诗味精义。  相似文献   

2.
诗由怨生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意思是说,大凡优秀传世之作,都是作者在困顿潦倒时所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不也正是受宫刑之辱而遗《史记》,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吗?“诗由怨生”这一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命题,在我国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孔子在《论语》中讲:“诗可以兴,…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1996,(5)
延年益寿话食姜许慎《说文》谓姜为“御湿之菜也”。王安石《字说》云,姜能“强御百邪”。原来,长得愣头怪脑的姜却是极好的保健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认识食用生姜有抗衰防老的功效。他认为: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姜食”。在那个饱尝战祸的年代,孔子却活了...  相似文献   

4.
蔡飞舟 《国学学刊》2023,(1):36-42+137+2
帛书《二三子问》“精白”一词凡六见,分属二章中。“龙大矣”章所见“精白”二处,皆取乾象;“根亓北”章所见“精白”四处,皆取艮象,尚秉和先生《焦氏易诂》艮为光明说于兹可得新证。至于乾、艮之所以皆有“精白”象,实因艮之一阳本从乾来,此自《二三子问》孔子论《谦》语及世传《谦》彖可知。艮本乾阳而与乾同有“精白”象,此卦变说之权舆也,汉儒言卦变者,可溯诸此。  相似文献   

5.
有首“忍”字诗说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临事不忍把祸招,若能忍得心中气,事后方知忍字高。”细品诗味,深受启迪,确能体会忍让的含义。 学会忍让,就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言行。古往今来,兵家把“怒而兴师”、“愠而致战”列为大忌。苏轼在《留侯论》中认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相反,“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是成就事业的英勇本色。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因一件小事或一句半句不顺耳的话而争得面红脖粗,大动肝火,伤了和气,甚至带来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6.
论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战机。“先发制人”要把握时机,主动出击;“后发制人”则宜静待战机,乘隙而攻。因为收回的拳头,正是为了更有力的一击。我国古典军事论著中关于“后发制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苟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百战奇法·后战》:“凡战,若敌行阵整而且税,未可与战,宜坚壁待之,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无有不胜。法回:‘后于人以待其衰。’”励子兵法》中也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避其锐气,击其精归。”这些论述都准确地体现了“后发制人”的谋略思想。这种军…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字是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先教"孝"才学"文"。《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伦理道德教育是根本,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正确的教  相似文献   

8.
佳作选登     
胡静怡 《老年人》2006,(6):47-47
迁入新居谓之乔迁,典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因《禽经》有“莺鸣嘤嘤”之语,故又演化为“莺迁”,以作颂贺之辞。《淮南子·说林训》云:“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所以“,燕贺”一词也成了颂贺新居落成之语。  相似文献   

9.
读《论语》,先在《学而》篇中,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读至《公冶长》篇,又见予曰:“巧言,令色,……丘耻之。”再读至《阳货》篇,又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听老夫子说得多了,便对身边的巧令之徒,有了几分警惕。有时出门在外,遇有能说会道者,便不大信任。一次听一些人介绍经验,见其中有把打算做的说成已经做的,没有做的说成正在做的,以充成绩。敬佩之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經典釋文》對"繫"字二十條音注爲基本材料,對"繫"的音義關係進行分析,歸納其音義配合規律:讀見母音時爲動詞,"連綴"之義,且多特指爲以下綴上、以末連本;讀匣母音表示"帶子"和"世系"的意思,在《周易》"繫辭"中也念匣母。文章還簡單分析了"繫"、"係"、"系"三字的關係,結合出土材料指出傳世《經典釋文》中的歧誤,並對辭書的修訂提出了意見。  相似文献   

11.
康庐竹馨     
晋代王徽之寄居空宅,种竹数亩,说“不可一日无此君”,后人多称竹为“此君”。竹的种类颇多,而貌多不相同。斫而制作器皿,并施雕镂,又以制作者性情、匠心、技法、题材的差异而变化。于是乎,“此君”之貌不可胜述。  台湾竹雕名家李佑增先生,原籍湘乡。他自幼喜好书画及竹刻艺术,虽从军政,然数十年不辍,退休以后刻竹自娱,并以其出示娱人。近年来,先生频频往返于海峡两岸,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颇得时人盛誉,从其姊妹篇《康庐竹雕》、《康庐竹缘》、《康庐竹谊》、《康庐竹馨》等大型画册中即可窥见一斑。  先生刻竹,每每以…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讲:"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其心胸开阔赦免小过不无关系。假如没有绝缨宴,也许唐狡早就被处死了,楚国伐郑就不一定能胜,楚庄王的春秋大业也就不一定能够成就了。所以,赦免小过实际上是一种激励的方式,无形中使被赦免的人得到一种幸免受罚的内疚忏悔感,进而转化为戴罪立功的动力源泉。赦免小过激励下属古人云:"将治乱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曹操在《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中说:"士有  相似文献   

13.
看完《老年人》2002年第二期刊登的《评改〈湘江秋钓〉》一文,引起了我修改诗词的兴趣,也为增设《老年大学》栏目叫好。我以为经陈国强先生改后的诗还可以再改,因为改诗不单纯只有范椁所说的“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一说,更重要的是反复推敲字句。我以为,评改后的诗,还有五处可作如下修改。第一处,“湘”为地域名,“畔”字只能和“江、河、溪”等字组合,因此可将“湘畔”改为“江畔”。第二处,“持竿”是将钓而未钓的动作,可将“持”字改为“垂”字。第三处,将“吟眸”改为“心眸”,似乎更贴切。第四处…  相似文献   

14.
兴衰论     
2012年龙年大吉,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提高的年代。按照中国文字学“字形藏理、字言通意”的成字考虑分析,“文”、“化”二字所组成的“文化”一词,应该把“文”与“化”分两层来理解。“文”是天理与人意的交叉,“化”就是天理被人类理解并应用的过程,也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根据这一解释,“文化”一词的本质概念就是自然规律被人类认知、顺应、运用与传承的过程和结果。所以说人类的兴衰都来自于文化的发展,就以上观点浅谈一下兴衰论。  相似文献   

15.
挚友张鹄     
彭复旦 《老年人》2008,(2):24-24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湖南日报》上刊登过一篇名为《“小”字不小》的赏析文章。作者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或语句中“小”的剖析,揭示出“小”,虽物之微者,但它却能示以高度,表现距离,显示精神,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小”字其实不小!  相似文献   

16.
张国喜 《老年人》2005,(8):54-55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的养生理论,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养生之道”。特别是在《孔子家语》中,有一段孔子与鲁哀公谈论人类寿命的记载,至今仍有警诫意义,兹录如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之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  相似文献   

17.
汉字与做人     
梁文俊 《老年世界》2008,(10):28-28
汉字充满灵性.是很有意味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与警示。 “人”字,最简单易写.只有两笔。一撇一捺。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也”。“人”之所以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灵气”.是采天地日月之精华、集阴阳五行之灵秀,并在宇宙万物亿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之最优者也。  相似文献   

18.
《公关世界》2016,(20):101-103
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已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已: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已极形似”,为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所及;二云王维(摩诘)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被苏轼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冬于凤翔发现该画刻于石上所推论;三云萧悦是唐代画竹名家,以白居易《萧悦画竹论》“举头忽看不似画,侧耳静听疑有声”为证;四云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侍女旁立三竿墨竹者一说;尚有一传说,后唐大将军郭崇韬伐蜀虏得西蜀美才女李夫人,因李氏本非情愿,终日寡欢,月夕独坐南轩,对影感怀,见竹影徘徊于窗纸上,即使笔墨摹写于其上,明日视之,生意俱足,一时有人往往效之,“遂有墨竹”。凡此说,可暂定为墨竹画的源头吧。不过,在晚唐至五代,有张立、李颇、徐熙等人的作品流传却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数字也会紧俏。“8”的发迹就由于其谐音沾“发财”光,兼“通达”意而倍受民众青睐。而若扳指再算,更有一数字作用非凡,包罗万象,神奇且具完美之效,它就是“3”,中国人写作“三”的。当太阳经晨至午再入黄昏,三点在天空中连缀成一条优美的弧线,日子便这样始而复终。月亮由亏至盈再亏,三易其形,每月必复。日月星辰如此,人间事务亦然,无不遵守“三”的法则定律。就象农人种田要有“播”、“耕”、“收”三阶段,我们日常处事都离不开“三”。做学问讲究“举一反三”。如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文坛泰斗高…  相似文献   

20.
《周易·乾卦》的卦辞共四字:“元、享、利、贞”。这四个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竞争智慧,揭示了开拓创造者的四大原则,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元”,旧注“始也”。杭辛斋《易学笔谈》解为“以立乎天地之先者也”。“元”就是基元、根元。宇宙万物之所以能够发生、发展总有其内在的根元,先在的基元。后来的一切不过是逻辑展开。因此可以称之为“先在逻辑”或“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