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特点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及群体作用发挥的积极效果,并深刻影响高校育人质量和教育培养任务.为此,笔者运用自编问卷分别对高校学生进行了两次大型调查,将社会转型期不同年代大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着重从追求动机、合格标准、产生方式、角色扮演、价值取向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十几年来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新特点,提出了“加强学生干部分类指导”等等培养大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27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考察大学生应对效能与学业行为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效能和学业行为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两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应对效能及学习策略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的应对效能及学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应对效能各维度与学业行为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效能的三个维度胜任力、自信程度、认知水平均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学业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方法:采用Aquino和Reed(2002)编制的道德认同量表和自编一般背景问卷随机测量在校的786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内隐道德认同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大二学生道德认同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学生干部的道德认同高于一般同学;(2)大学生道德认同在性别、文理专业、生源地均无差异;(3)班级角色、专业、年级与大学生道德认同(含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显著相关,且能够预测道德认同。结论: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总体较高,但道德知行脱节现象严重,可以通过特定主题的道德训练策略,或从年级特征、学生组织、校园氛围、社会活动角度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策略来实现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学业表现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25名在校大学生的深入访谈,借鉴角色理论来观察和分析大学生的学习角色的塑造问题,分析大学生对学习角色的认知和行为,实际上是回答一些问题:大学生学习角色认知是什么,并如何进行学习角色扮演;大学生的角色认知与角色实践之间有何冲突。在论述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学生干部、绩优生、差生这几类不同的角色身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法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一般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一般水平以上,其中感恩得分最高,希望得分最低,大学生心理资本一般状况良好;女生感恩意识强于男生;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在心理资本总体和希望维度上的水平高于没有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在心理资本总体和各维度上的水平均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文商科学生的感恩意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和各维度均与年级无显著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扮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及学生自身出现的新情况,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扮演也应发生相应变化。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内涵应包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好学者、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者和有力组织者、广大学生的忠实服务者、学生心声的代言者和广大学生的生活导航者;为履行好自身角色使命,学生干部应当具备学习意识、和谐意识、创新意识和仁爱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化是实现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关键要素.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存在着专业技术能力缺乏、专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要促成大学生的职业化,高校应树立大学生职业化理念;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设模拟职场环境;定岗实训,理论教育与实践学习同步进行;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强化学生自身的职业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角色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特殊作用.培养和发展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长期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认知展开调查.调查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学生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对学生干部角色的认知已经与以往不同,大多数学生认为担任学生干部有助于个人发展,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不同政治身份、年级学生干部表现出差异性.因此,高等学校应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分类培养学生干部、明确学生干部定位与职责,促进学生工作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一、二、三和四年级55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竞争调查问卷,研究其竞争后情绪体验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在不同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没有年龄差异。在竞争激烈环境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学生干部的积极情绪体验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前者的消极情绪体验显著低于后者。(2)在竞争失败后,一年级大学生有更低的挫折体验,四年级大学生有更高的嫉妒体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高的挫败感和疲惫感。在竞争成功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有更高的自大体验,学生干部的自大体验显著低于普通同学。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和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对31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程度高于常模;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学生来源等维度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均不存在差异。但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明显低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促进网络道德建设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大学生民族网络信息意识和上网守法意识;引导大学生恪守网络规则,不做欺诈他人之举;召唤大学生远离不良信息、不沉溺虚拟时空;激励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2.
教师威信与教师情感是密切相联的。教师情感影响教师威信。女学生对教师情感影响教师威信这一结论较男学生相比强烈些;乡村生源的学生比城镇生源的学生更认为教师情感影响教师威信。在此问题中,文理科生和高低年级学生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高校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对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不高,认可度较低。比较结果显示,重点大学与校级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高于普通高校与院级以下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差异性明显;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相比综合素质的差异性不大,先锋模范的代表性作用不突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知情况为研究内容,分别选择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盐城等地10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证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普遍有较好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但其运动项目主要选择的是简单易行、普及性高的大众项目,并在运动体验、运动时间上表现不一,男、女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是做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应成为学生工作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当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地位、作用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凸显的主要问题入手,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大学生情商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自编量表,以随机发放并且当场收回问卷的形式,对电子科技大学的95名大学生进行了情商现状的调查,本文分别比较研究了理工科大学生情商的整体水平、性别差异及年级差异三个方面,结果是:1)情商整体水平现状良好,其平均得分3.27大于中间一般水平的3分;2)情商整体水平无性别差异,仅在人际关系子因素上差异显著(P=0.011);3)情商整体水平无年级差异,仅情绪的调控力方面在个别年级之间差异显著。经以上研究,本文展示了理工科大学生的情商特点,并通过对其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中部分人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却易被忽视。分析高校贫困学生干部的心理特征,剖析其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心理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论述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先锋模范,在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起着纽带与桥梁的重要作用.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学生自身的问题,指导老师及培养体制的问题等,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良性发展.指出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明确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创新管理与培养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培养体系,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解决。其主要思路和对策是: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严把人才“入口关”;加强基层党务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加强对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考核、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