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崔建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4):67-76
债不一定都具有财产性,侵权行为引起侵权责任,侵权责任关系就是债。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不影响其债法性。制定中国民法典,有必要和可能设立债法总则。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请求权宜作为人格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朱晓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2):126-142
《民法典》人格权编第九百九十条第二款与《民法总则》即《民法典》总则编第一百零九条一样,以人身自由作为一般人格权的价值基础,有别于之前其他制定法如《婚姻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在具体人格权意义上所使用的人身自由概念。对作为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人身自由,应将其作为通往人格尊严这一目的的桥梁,在与同是一般人格权价值基础的人格尊严的规范关系中加以把握,从而将其理解为可以涵摄人之行为的所有表现形式的一般自由,在具体适用上构成其他自由形式如《民法典》第一千零三条的行动自由、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的婚姻自由的补充,从而为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以人格尊严的全面实现为目的的人格自由发展提供保护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正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2)
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一般认为,传统文化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料。本文从对文化的理解入手,论述了传统文化不仅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料,而且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现实基础,同时指出了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张云芳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1世纪我国图书馆应在信息技术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信息资源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的前提条件 ,在推进图书馆现代化过程中应注重电子文献的收藏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论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长忠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1-113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形态,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完整地界定“德治”,必须从制度、伦理、经济、权力、文化等多种角度对“德治”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现代德治”的内涵 ,把握现代德治与传统德治的区别和联系 ,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建设一个道德昌明、法制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传统设计语境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观念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思想的关联性,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影响下的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展开讨论。在关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对中国传统设计语境进行了深度挖掘,进一步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室内设计源与流的关系,并通过现代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具体诠释了中国传统设计语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论寻找和发展国际习惯的传统与现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秋冶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316-322
主要论述寻找和发展国际习惯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传统的和现代的方法。前者注重"国家实践"的作用,后者特别强调"法律确念"的重要性和价值。按照传统的方法找到的习惯被称为"传统习惯",按照现代的方法找到的习惯被称为"现代习惯"。从分析国际习惯的组成要素入手,指出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说明这种分法会导致国际习惯理论的不统一和使国际习惯本身变得模糊不清。最后介绍了一种可以统摄和协调这两种方法的理论:反映性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伟凯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40-43
传统作为一种存在,与其他事物一样时刻处于变迁过程,并在变迁中得到发展。影响传统变迂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内部的自我更新和调节;二是外部环境的强制附加,但更多情况下是二者的综合作用。虽然传统不时地发生着变迁,但这种变迁实际上也是发展,应该说这是传统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宽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6):136-138
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是画家长期实践而不断形成的艺术表现方法,它虽从书法艺术得到借鉴,却成熟于文人画的创作.因此,笔墨的成熟也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绘画的笔墨必须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即在对古今中外艺术的借鉴与融汇中,在突破既成规范的开拓中,赋予它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郁永斌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51-53,81
保守主义是资本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流派 ,是自由主义之后对封建专制的又一种否定力量 ,也是对极端自由主义和理性激进主义的回应。保守传统和秩序中的自由是保守主义思潮的基本命题。它对人性、理性持悲观的看法 ,因而主张法治和有限政府 ,但不反对从传统秩序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12.
郑绍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5):164-166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拥有 ,深厚的学术功底的追求 ,甘为他人作嫁衣的思想境界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 ,是古代至近代编辑的优良传统。现代编辑意识最突出的是策划意识、超前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主动参与意识等。现代编辑意识与编辑传统的关系是互补的 ,而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地继承中国传统译论是中国当代译学建设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译论不是对传统译论的原样照搬,而是要使传统译论真正融入中国当代译学的话语系统,这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现代阐释是现代转化的基础,现代转化必须在对传统译论的实际运用中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人于20世纪开始从事美学学科的研究与体系建构之时,其处境是十分特别的,一方面面临外来知识的本土化,必须在中国与西方这一充满紧张关系的两极之间做出抉择;另一方面又同时面临传统与现代(由于有了西方“他者”的维度与新视野、新观念的植入而有了新的内涵)之争的紧张关系,也必须做出抉择。因此,中国20世纪美学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两组既构成内在矛盾又形成外在冲突的知识背景、张力作用下展开其美学思考与理论建构的。 相似文献
15.
阿拉坦宝力格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自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开始步入现代化进程,其标志性工程有家畜品种改良、牧民定居化以及近年来的城市化、市场化等一系列措施。但今天我们通过田野工作考察牧区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时候,发现牧民既没有进入彻底的现代化生活,也没有保留传统的游牧生活,而是不断徘徊在变与不变的边缘,这样的徘徊在消耗了大量社会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自然生态资源。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与文献资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反思牧区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对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对牧区将来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固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6-23
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由思想和自由精神,从儒家、道家、佛教的角度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儒家主张用礼规范个人的行为,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讲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道家最能体现自由精神,既有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也有对生命自由的终极探寻;佛教重在弘扬生命的主体性,强调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由此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精神与西方遵从道德法则、主动和被动的自由等自由思想存在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是建构于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连续性的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嵌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形塑,被赋予体验和愉悦的功能,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申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在实践中,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较强的传统文化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错位,得到了有效地形塑,受到了乡村旅游者的欢迎,乡村旅游也因此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曲木铁西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的角度 ,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不能脱离少数民族传统教育这个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Z1)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的研究 ,是公共关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的融合 ,对于指导公共关系工作 ,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从可行性、必要性 ,必然性三个方面的论证 ,认为二者融合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确理解物流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可以澄清和理顺当前有关物流的一些模糊认识问题.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是基于物流非固有属性物流服务、管理、技术和经济上的区别.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并存发展且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时期,应注意消除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四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