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文艺方针,“工农兵方向”一直支配着解放区文学与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它在歌颂新人物、新生活的同时,也潜在地规定着作家队伍构成的主次轻重之别。在工农型作家“中心”、知识分子型作家“边缘”的秩序作用下,“十七年”文学始终洋溢着颂歌、赞歌情调,直到新时期,这种单一的文艺秩序才为思想解放的多元化存在所打破,“人民”的外延才由“工农兵”扩展到“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写过“隐逸文学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一文,发表在1988年第4期《探索》杂志上,意犹未尽,续作此篇。(一)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社会人格的矛盾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处在悲剧的环境之中,这是由他们的独立人格与社会人格的矛盾酿成的。我说的独立人格,指的是个体的意识和人格,它是个人愿望、意志、企图的体  相似文献   

3.
“原罪”意识是深藏“五四”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恶性基因。上世纪初期,“原罪”之端倪已在“人力车夫”文学中得到具象显现。它与劳工神圣观念紧密结合,吞噬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独立人格、精英立场,最终促成了“文革”中知识分子的集体缺席。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炮制的极端反动的“两个估计”,一曰,十七年中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二曰,教师队伍的大多数和十七年培养的学生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一口否定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两种所谓的估计,曾风行一时,严重地破坏了党的教育事业,压制和挫伤了广大知识分子的革命积极性,使教育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今天,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拨乱反正,彻底推翻“四人帮”的“两个估计”,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是大快人心,大振人心。  相似文献   

5.
对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进行了梳理,描述这个特殊的群落如何失去他们往日的精英面孔,并且在挣扎与抗争中逐渐走向规训与卑微。指出了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知识分子形象在政治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地由中心退居边缘,并在“反右”之后形成了“英雄化”和“妖魔化”两种极端的知识分子形象,并最终完成了自身的分化和瓦解。  相似文献   

6.
作为思想观念生产者的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揭示关系到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对当代知识分子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如果从“抽象的人”出发则易丧失其现实性,沦落为“抽象的知识分子”,从而深陷人格迷梦,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谋求人格成就和人类解放;更易误入方法迷途,由脱离现实的纯粹思辨走向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僭越;致使身份迷失,因不明分工的阶级根源而导致职业自负并丧失阶级意识。新时代知识分子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自我并开展研究,才能在实践中成就理想人格;立足现实进行思辨和批判;追求真理而不迷失自己的阶级归属,在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人格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格角度观察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可分为独立型、依附型和人格断裂型三种。独立型知识分子以“思想自由 ,远离权力”为人格的外部特征 ;依附型以“掌握权力或思想为权力服务”为人格外部特征 ;断裂型以“思想与行动的转化”为特征。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人格问题是与国家发展方向、国民性及知识分子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 人格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就知识分子人格问题作一粗略探讨:一是知识分子人格的历史与现状,二是知识分子人格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所谓人格,是指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责任、价值和品格的总和.人格是人的现实属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产物,而不是一种超现实的抽象.它既不是黑格尔所说的是先于主体产生的“独立实体”或理念,也不是康德所理解的独立于  相似文献   

9.
夏志清教授曾认为“感时忧国”精神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其他各历史阶段的文学是不存在该精神的。但是,如果仔细辨析“感时忧国”精神的源流,深入分析十七年文学相关文本,我们会发现该精神不过是积淀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深层的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置换与发展,它在十七年文学中并没有全然消失而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对此,夏志清的相关文章也是充满悖论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话语高涨,女性诗歌既一如历史的想象,塑造着伟大而光辉的母亲形象,又发展了“审母”和呼唤母亲人格独立的主题。但是,它们基本上还属于社会功用的想象“模式”,没有还原人类生活的多层空间,这表明新时期诗人还缺乏建构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被主流意识形态严格规训的对象,其分类变化与被“规训”的演变轨迹折射出意识形态不同侧面的要求与压力。本文从小资的类型、“个体”与“大众”的摩擦、小资自我的斗争三方面展开,在多重话语的碰撞与对话中分析并论述了“十七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艺术形象逐步退居边缘直至瓦解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98 年的杂文创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本着“修辞立其诚”的态度反思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问题;对诸如民主、自由、法治和反腐败等“老”问题以新的视角、观念加以深层次的评说;以拷问当下知识分子人格、灵魂为内容的作品日渐增多;部分作者越来越倾向于站在“底层”的民间的立场发言。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一贯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多次就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恢复、制定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否定“两个估计”,平反昭雪知识分子中的冤、假、错案,为确定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铺平道路。1971年,姚文元和张春桥在起草《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时塞进了如下两句话: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分析鲁迅小说中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人格 ,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人格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人格 ;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鲁迅小说深刻的历史感悟和社会思索  相似文献   

15.
陈思和教授的人格理想和学术道路何清记得陈思和教授曾在一次学术演讲中说过:如果这商品经济大潮是一个“海”的话,我希望看到在茫茫商海中依然行驶着学术之舟和依然屹立着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绿岛”。其言虽寥寥,意却明朗,它表明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在文化萧条学术不...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大批判组的文章《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传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国教育事业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正确估计,彻底批判了“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砸烂了长期套在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师生身上的沉重的精神枷锁。我校广大师生衷心拥护,欢欣鼓舞,精神上又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几年来,围绕着“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教育战线上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四人帮”挥舞“两个估计”的大棒,全盘否定十七年,诬蔑十七年是“黑线专政”,诬蔑党领导下的学校是“叛徒、特务、走资派把持领导  相似文献   

17.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人格外在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特质、天赋要求与实际社会角色、社会环境的矛盾 ,而背后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人与外在环境冲突的悲剧性“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8.
一 知识分子要“正心”、“修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学说,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完善,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德才兼备,特别是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官僚阶层,担负着治理国家、管理万民的职责,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品格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但任何人并不是天生的治国济世之才,也不是生来就具有高尚的品德,而是有一个发展、完善、升华的过程,故孔子提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21日至22日,由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楼含松副教授及相关编辑也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们从不同角度对“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文本和思想文本、“十七年”文学的发生史及叙述史、“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政治环境、“十七年”文学体制的建立、“十七年”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十七年”文学的思想特征与审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从其诞生之初,就放弃了“启蒙”之路,沿着由孔子奠定的“学而优则仕”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幻想假现世明君之手,还“乱世”一个太平。结果是理想的破灭和人格的丧失!这一悲剧是怎样造成的?中国知识分子能否跳出这一命运的怪圈,值得人们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