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龙藏区居民普遍信仰本教和藏传佛教。传入新龙藏区境内的主要藏传佛教教派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等。现在新龙藏区的婚姻嫁娶以自由婚姻为主,择日而隆重嫁娶。也有不少人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婚嫁。新龙藏区的丧葬有塔葬、天葬、火葬、土葬、水葬五种形式。葬法有一定的等级界限,塔葬只限于著名的活佛和喇嘛,而一般平民主要是土葬、水葬、天葬。  相似文献   

2.
噶举派是青海现存藏传佛教各派中一个重要的派别。据我们1987年初步调查,全省1958年共有噶举派寺院103座,约有僧侣9,600余人、转世活佛193人,现存101座寺院,约有僧侣2,868人、转世活佛47人。青海噶举派共有噶玛、巴绒、直贡、周巴、叶巴、乃多、苏莽等7个塔波噶举派的支系。现存的噶举派寺院,除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各有1座外,其它均分布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囊  相似文献   

3.
主巴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现存重要的一支,噶举派支系繁多,但目前仍有派系传承的不过是噶玛噶举、止贡噶举、达垅噶举及主巴噶举四支,香巴噶举则是名存实亡了。元、明、清三代,主巴噶举派的苦行僧遍布天下,深入民间,流传深远,所以西藏有这样几句流行的说法:“藏人一半是主巴,主巴一半是苦行乞丐,苦行乞丐一半是圣人。”在藏族历  相似文献   

4.
二、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及各教派上层人物利用宗教相互争权的斗争 (1)关于萨迦派执掌西藏地方政权和萨迦与止贡派之间的战争 公元1189年(藏历第三甲子之已酉),蒙古汗王成吉思汗(,1155——1227)统一蒙古各部以后,逐步向亚洲中部、西部和欧洲东部发起远征战争,首先制伏了外围的侵略势力,然后才在中国国内发动了统一的战争,除西夏(原注:藏史称“”)、南宋和金国(,原注:满洲国)之外,统治了国内大部分地区。成吉思汗利用当时在西藏境内各个教派,各个政治势力尚未统一的时机,于公元1206年(藏历第三甲子之丙寅)派兵入卫藏。卫藏、阿里等地首领,未敢抵御,全部归顺。于是蒙古和萨迦喇嘛遂有了初步联系。并且从卫藏地方把佛像和不少经卷带往蒙古地区,开始宏扬佛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在中国东北吉林省境内曾出现了一个以长春郊区双阳灵岩阁为总据点的黄天教派,该教派活动一度曾波及吉林省和奉天省(今辽宁省)的许多地方,影响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本文旨在对这一时期黄天教派在东北的流行和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力求勾稽出黄天教在中国东北流行的社会背景因素,进而弥补学术界对黄天教研究的缺失,并以此丰富中国东北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佛教从西藏较早传入四川藏区主要有三个史证:石渠“卓玛拉康”的修建、毗卢遮那在四川藏区的弘法、公元10世纪末在邓柯一带形成了一个康区佛法弘传中心。四川藏区的藏传佛教古老教派的影响较大,传承较盛;藏传佛教教派齐全,共融共存,包容性强;涌现了一批著名活佛和教派创始人;各教派与历代中央政府的联系紧密,一些寺庙和僧人有爱国传统,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7.
后金—清政权继承了前朝对西藏地方藏传佛教笼络、利用的策略,并通过扶持格鲁派,最终确立起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体制,从而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在清王朝独尊格鲁派政治策略的影响下,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重视则略显不足.文章借助寺院经济—寺院实体(宗教)—政治的分析范式,通过纵、横向的对比,揭示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各派管理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罗拉德教派(lollards)这个名称,出自中世纪荷兰文喃喃地祈祷的人(lollaerd),这种称呼当时已加在某些宗教运动的信徒的身上;它被有意地和中世纪英语无职业的游民(loller)相混起来,并且把这个词(?)同拉丁文中稗子(lolia)一词联系起来,这是被封建统治者丑化的双关语意。这个教派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前后从策源地佛兰德尔等地区传入英国,被那里的知识分子、教士和下层人民所接受。因为在英王爱德华三世统治前后,曾  相似文献   

9.
甘肃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各派的主要传布地区。教派众多,是甘肃伊斯兰教的一大特点。教派问题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甘肃伊斯兰教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甘肃伊斯兰教教派虽多,但教派分化的历史并不长,至今不过300多年,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目前,甘肃伊斯兰教发展比较平稳,教派格局基本未变,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今后,在准确把握教派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应积极采取得当、审慎措施,正确对待和处理教派问题,促使甘肃伊斯兰教教派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少,人口众多,教派、门宦纷杂,很多教派门宦都发端于甘肃。解放以后,特别是1958年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以后,伊斯兰教派门宦的情况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逐步与社会主义历史时代相适应。但是,教派门宦问题,仍然是一个相当突出、相当复杂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研究一下伊斯兰教派门宦方面的新情况,做好教派门宦方面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1986)农历二月初七日,是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派第三任教主马明仁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凡是熟悉这位历史人物的人,莫不以尊敬的心情缅怀他过去为社会所作的许多贡献。 马明仁先生字普慈,经名穆罕默德·尔买勒,生于清光绪廿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祖居甘肃省卓尼县古战川。父名正隆,是西道堂教派开创立业的元老之一,他生有五男二女,长子名寿山,次为先生,以下尚有建元,复德,建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草地牧区,主要含现行的若尔盖、红原和阿坝三个县,民主改革前共有37个部落,即阿坝18个部落,若尔盖12个部落,包座7个部落。在这块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以藏族为主体的73,000人。藏传佛教——喇嘛教是当地藏民普遍信仰的宗教。 草地牧区民主改革前共有喇嘛寺院33所,分布在今红原和阿坝县牧区的有14所,在今若尔盖县的有19所。据不完全调查,这些寺院中格鲁派(黄教)25所,占75%;宁玛派(红教)4所,占12%;萨迦派(花教)5所,占15%;噶举派(白教)1所,占3%。这些寺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是个以白人移民为主体 ,又有土著人 ,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国家。在宗教方面 ,本土的土著宗教和外来的移民宗教和平共处 ,自由存在。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不同的宗教、教派拥有不同的信众 ,但任何一种宗教、教派都没有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不大。因此 ,澳大利亚虽宗教、教派众多 ,但没有国教  相似文献   

14.
道教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了些,但近十年的研究大有飞越这七、八十年历程的趋向。表现之一,是如下专著的出版:两部《中国道教史》(分别由任继愈及卿希泰主编)、两部断代史:《魏晋南北朝道教史》(分别由汤一介及胡孚琛主编)、两部教派史《天师道》和《金、元  相似文献   

15.
第四章传记文学之二——《朱巴格雷传》《朱巴格雷传》系朱巴格雷的自传。他是十六世纪晚期人,生卒年月,已在我们介绍《米拉日巴传》时叙述过。他是一位米拉式的修行者。出生于西藏四族性之嘉氏家族,初名第旺结布,家道富有,因继承财产问题,父亲被叔父害死,本人随姑父出走他家。后以噶举派大堪布贡噶桑布出家受沙弥戒。以后便到处云游,足迹西藏各  相似文献   

16.
玛尔巴传略     
玛尔巴是藏传佛教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教法在藏区广为传播,最终成为四大八小的噶举派。本文就其生平作简要述评。一、玛尔巴所处的时代关于玛尔巴的生年,《玛尔巴译师传》(以下简称《传记》)中没有记述。《青史》说其生于水鼠阳年,按汉历为壬子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即公元1012年。玛尔巴的出生地是西藏南部洛扎曲欠的卓沃隆。玛尔巴是其族姓,《汉藏史集》中说因远族为玛域之人,  相似文献   

17.
明清邪教指的是被当时政府与正统宗教所排斥并压制的民间教派。明清邪教中有一套很有特色的网络系统名称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三花五叶 (或称三宗五派 )、“五盘四贵”、九杆十八枝 ;二是以以九宫八卦组织教派 ,最著名者是清初创立的八卦教 ;三是“五行十地” ;四是辈分传递。各种邪教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 ,可以使教主的意志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明清邪教之泛滥 ,与其组织的发育完善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德格土司辖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康、青、藏交叉地带,据藏文文献记载,早在七世纪德格土司的祖先就生息繁衍于这一地区。到了近代,发展成为有德格、石渠、白玉、邓柯、同普(现西藏江达县)五县的康区最大的土司,“其疆域,北至河源与青海界;东至绒坝叉与甘孜界;南至女扒拿山与巴安界;西至觉雍山与昌都界,西北一隅连塔里木沙漠地方。”“所管部落,地广人稠。”从卫藏地区(地区政权管辖区)传入的本教(佛教未传入西藏时的古老宗教),随着常宋时期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涉足,噶举派的接踵而至,其在德格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而不是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广东的;广东的伊斯兰教与当时当地政府和谐相处,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和冲突;广东的伊斯兰教与其他四大宗教也是和谐相处,没有发生过宗教矛盾和纠纷,伊斯兰教内部也没有教派纠纷,更没有教派对立;广东的伊斯兰教在经学思想建设上有自己的特色;广东的伊斯兰教在解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有自己的特色;广东的清真美食也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黎巴嫩战乱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导致战乱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消除,黎巴嫩今后政局的发展取决于这些原因的变化,因而分析黎巴嫩战乱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一、内部因素——教派之间以及教派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