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涵盖面很广.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上,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标准、伦理道德规范、伦理道德价值等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成果 ,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其涵盖面很广。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上 ,它蕴涵着伦理道德的前提、标准、要求、价值目标等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进入成熟期后,内涵日益复杂化,形成政治性伦理道德思想和品格性伦理道德思想的庞杂分支,而且互为对立、互为支持、互为消长.从而,使人们的立身之道、待人之道和为国之道的价值取向发生岐异,影响着民族精神和社会精神境界.正确认识两种伦理道德思想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消除其中的毒素,熔铸民族的品格,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精神成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使命具有共通性和相互促进性。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伦理道德,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格心理和完美的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路径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构筑大学生科学的精神支柱;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践行价值;充分利用高校辅导员积极干预和引导;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藏族传统文化中总结与提取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道德思想,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藏传佛教中的生态道德意识,如藏传佛教中的众生平等的思想、放生护生的思想等;藏族民间文化习俗中的生态道德意识,如藏族传统文化习俗中的生态法则、生活禁忌等.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体现出了保护自然,珍惜一切生命、尊重和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与权利的特征,继承和弘扬藏民族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有利于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古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合一"之说,但三教实际上又不可等量齐观。就伦理道德层面的功能与作用而言,佛教和道教确实是不可与儒教比肩的。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便在伦理道德上自觉地选择了"儒学化"这一路径。道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其走向与佛教基本上如出一辙,即在伦理道德上亦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的"儒学化",主要体现在阐述忠孝思想作品的撰写、忠孝思想的提倡、戒律与"五常"的会通、以忠孝作为宗派立教之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传统治国手段的批判继承,也是对其他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二者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以德治国"就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加强行政伦理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身"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身体观包括在三个方面: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村社文化,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以修身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思想。孔子的身体观强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对当代物欲横飞的消费时代起着警醒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领导干部平民化的作风,需要摒弃封建传统伦理思想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残余,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甘当公仆、公正无私、秉公办事的领导干部伦理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莫不发端于"孝"意识,"孝"意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原点精神,它是中华民族自然情感的积淀和升华.至周代,生发于中华民族内心世界的这种情感,逐步演化为一种和谐致善的社会风尚而使周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楷模.养老敬贤和崇尚孝道是周代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反映着"孝"意识在周代已成为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自觉.<周易>作为性命之书,对周人的道德风尚有着深刻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周易>孝道意识的分析,洞观周人养老敬贤的孝道风范,并以此作为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9.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