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赋是介于诗与文中间的一种文体,但对于“什么是赋”这个问题却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赋的文体特征本来就不规范。故判断一篇作品是否是赋还是应当以题目为标准,以赋名篇者即是赋,否则即不视为赋。正因为赋的文体特征不规范,唐代赋的创作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即:一是增加限制,强化规则;一是弱化规则,进一步模糊与其他文体之界限。前者以律赋为代表,后者则导致赋的散文化与非文学化。  相似文献   

2.
西方古代叙事文体是西方小说文体发轫的根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欧洲的叙事文学,它包括古代神话、史诗、传奇、故事等.在这些文体中蕴含着小说文体叙事的基因:时间、空间、事件、人物、叙述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法等基本要元素.本文梳理了西方古代文学中叙事文体的发展,探讨了在西方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不同叙事文体的特征和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都把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否成功交际的关键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将文化信息处理(翻译)得当。在林语堂生活的时代,中西方极少进行交流,以至于西方读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并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这就决定了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时必然会以异化翻译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目标语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在林语堂的异化翻译策略中,又以"音译"和"直译"两种方法见长。本文即用"音译"和"直译"的异化翻译策略来分析《京华烟云》中婚丧文化的英译创作。  相似文献   

4.
赋是一种极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体,这一特性使其发展由穷极变化而至丧失自我。20世纪新的文化和文学语境,塑造了新的赋体观念,也影响了赋体创作。有人认为赋是陈腐的帮闲文学,应当遗弃;有人则取其长于歌颂和体物抒情的特性,移植于白话诗歌散文的创作中;也有人试图恢复赋体的文言创作传统。但赋体所面临的文体和语体的尴尬,仍然十分突出,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赋是较为早熟的文体,其在流变过程中,对晚出的小说文体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叙事即为其一。本文从赋的叙事类别角度探究赋对小说文体特征生成的影响,重点探究赋的虚构性叙事对古典小说创作之启迪。  相似文献   

6.
壮语地名中壮文化最容易流失的是一地二名,其次是意译。音译最便于壮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也要注意"雅化"也会造成壮文化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方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国家都有一些词汇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的项,即文化不可译性。这些文化负载词作为各个国家民族特性的代表,其翻译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对于彰显民族特性、传播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象征,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情感。然其英译dragon却无法突出这一特性,且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意义会给中国的民族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妥当地翻译"龙",以正"龙"名,对于中国形象的维护和文化的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从赋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看,先后出现了骚体赋、散体赋、骈体赋、诗体赋、律赋、宋文赋等不同的形态。有关文体赋的起源学界向有争议,其实,汉代的散体赋、唐代的新文赋,都可称之为文体赋。但初唐四杰的新文体赋主要是非赋名篇的赋作品,以赋名篇的具有文体赋因子的赋作如《浑天赋》较少。且某种文体的兴盛,归根结底是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审美趋向作用的结果,因"四杰"历文风革新之际、诗体新旧代变之时,学风、文风、时风熏染异俗,其文体赋作品在句式、音韵、叙事方式、抒情色调之浓淡等方面,与汉代的文体赋有所差异。同时对文体形式的选择,总是与其所承载的内容密切相关,两代盛世之不同世俗人情、作家个性特点和人性衍变之迹,以相如之《子虚》《上林》、"四杰"中之卢照邻《对蜀父老问》、骆宾王《钓矶应诘文》等新文体赋之流变生新,皆可一一明睹胜览。  相似文献   

9.
赋体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聚讼纷纭,迄无定论.弄清这一问题,能加深对于赋的文体特征的认识,更准确地把握赋体文学.汉代赋论家的赋体探源虽然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有把文学体裁和文学方法、起源和来源等混为一谈的毛病,但他们都看到了楚地作家和楚文学与赋体文学的密切联系.不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从文化精神还是从文体风格上都与赋体文学有较大差异,荀子赋作乃其晚年入楚所作,时间晚于宋玉作品,因此赋体文学的真正创始者是宋玉.赋的丈体特征反映了势尊道卑的政治语境下丈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感与心态,同时也显示了丈人由王者之师的角色期待向言语侍从之臣的现实处境转化的文化轨迹.宋玉的处境和心情对于后世丈人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的文体创造开启了有汉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10.
"摩西十诫"对欧美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不仅是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源头,而且还决定着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与特征,从"摩西十诫"中衍化出的"尊重契约和社会秩序"以及"关注私法和个人权利"等理念成为了西方法律文化最鲜明特点之一,同时这也是"摩西十诫"留给法律世界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翻译学传统本质上是一个文章学的传统。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译者提出了要求。“信达雅”的实质就是传统文章学要求的“德学才”。“译文三合义体气”是对“译事三难信达雅”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也从文章学的角度,对翻译过程和译文质量的检验提出了更具体、可操作的要求。“义”指的是译文和原文在意义上的契合,“体”指的是译文和原文在文体和形式上的契合,“气”指的是译文和原文在气势和文章内脉上的契合。“信达雅”是译者条件“,义体气”既是翻译原则,又是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2.
茶陵派之名,源于四库馆臣.茶陵派是一个由后人从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并予以冠名的松散文学流派,是明代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传统积淀等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而言,其形成深受明代结社风气之影响;就内部因素而论,它已具备文学流派成立的三个层面特征,即盟主意识、统系意识和风格意识.其形成时间上限当在成化九年左右,至迟不晚于成化十三年左右.  相似文献   

13.
"翻译文学"这一概念在翻译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翻译文学"在英译名上的混用却表明学界对"翻译文学"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了解。"翻译文学"不同于"文学翻译"在于"翻译文学"侧重于对作为既定形态的具有文学性的译作本身的研究,因此英译名translated literature更能反映出"翻译文学"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描述性称谓语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塑造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固定的称谓对象,常常给翻译实践带来困难.运用关联翻译理论的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方法,以贾平凹小说<浮躁>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旨在说明关联翻译理论对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背景下,对单部作品、特定体裁的译介,无论是在翻译实践,还是在翻译研究层面,都引起了译界广泛重视。然而,将译作编成涵盖中国文学全/半跨度,综合所有重要体裁,塑造、传播整体形象的翻译选集却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文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选集编纂传统,海外汉学界中国文学英译选集、国内对外文学英译选集的编纂概况进行了梳理;对选集编纂和作用发挥的一般机制、“翻译选集”不同于一般原文选集的特殊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文学英译选集编纂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目前,国内译界对文学英译选集编纂的相关研究严重不足,对同属“选集”的共性部分与我国两千多年的选学传统相脱离,因“翻译”带来的新复杂性也疏于用当代译学加以阐释。未来,为充分发挥翻译选集在文学“走出去”中的作用,应将传统选学与当代译学结合起来,形成“译选学”研究,加深对此载体的认识。同时,应尽早推出同规模对外作品,摆脱此领域任由海外汉学“代言”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赋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话语,体裁类型比较特殊.本文从中西文类对比的角度,考察了赋在欧美学者视野中的文体类别,指出以有韵无韵的二分法译介赋的优势和不足,肯定了以欧洲流行的三分法译介赋的做法,认为译赋为rhapsody是欧美学者对中西文体缺类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章回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文体类型成熟之后,直至20世纪上半期人们普遍接受“章回体”这一小说文体概念前,其“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在很长时期内存在错位。因此很有必要结合章回小说文体的生成演变过程,梳理章回小说称谓的演变史,辨析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用来指称章回小说的不同概念,替“章回体”正名。  相似文献   

18.
荀卿在赋体文学史中地位的再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卿是最早写赋的人之一。赋体文学史中,荀卿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始终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班固以来,由于“尊经崇儒”观念的影响,人们一直把荀卿奉为赋体之祖。至清代,又有学者提出南、北赋论,认为荀卿开北赋一派。此外,荀卿还被认为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人。但事实上,荀卿应是在入楚后受楚风影响才作赋,其时已晚于宋玉、更晚于屈原,其赋难以独立为北赋一体,其人也不可视为赋体之祖。  相似文献   

19.
矛盾与演进:《汉书&#183;艺文志》赋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登高能赋”本意是登堂能赋诵诗,而不是后来的登高能作赋,《汉书.艺文志》对此进行了生成转换,使之具有了作赋可以为大夫的内涵。这一转换使赋具有向经艺靠拢的特质,从而完成了《汉书.艺文志》建构经学“大一统”学术体系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客观地提高了赋的地位。不过《汉书.艺文志》对汉赋整体的论述逻辑是:使被轻视的汉赋成为同样地位不高的汉文人的专属文艺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