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贫困县的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基层一级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是县级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阶段贫困县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的功能和价值,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并要积极关爱服务弱势群体,从而提升新农村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技素质,促进新农村经济文化不断快速向前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决策。基层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项具体工作的领导核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自利行为也有违行政伦理,给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面对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基层政府的伦理建设,以规避它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巨大障碍.通过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从执行主体层面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合理的治理体系是必要的。而在其中,基层政府治理又是重中之重。由于历史原因,当代中国基层政府治理存在着诸多困难,构建一个多元互动的乡土精英治理模式有助于我们实现基层治理的多中心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新的机制,实现了农民参与、市场运行和政府引导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农民参与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变革中的关键,这需要基层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农民文化社团的发展为其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基层政府管理水平,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造就新型农民并调动他们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职业教育需要跟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创新服务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课题。现阐述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对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靠基层公务员直接引导、指导和服务.因此,提升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执行力,意义重大而深远.然而,目前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执行力存在诸多缺失.为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升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执行力:基层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制定明确、具体的岗位责任制,基层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要建立健全,基层行政监督制度应健全,基层公务员奖惩机制应该健全和强化,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基层行政执行力文化要加快建设,基层领导干部的推动作用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资金投入是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进展和成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武汉市H村的"家园建设"来看,政府和农民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主体,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农民支出为辅;公共财政投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农民的资金来源由家庭储蓄和私人借贷组成,其支出以家庭消费为主,二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但是由于政府的投资从决策到实施都是"自上而下"、大包大揽,造成农民缺乏积极性,普遍存在一种看客心态。新农村建设若要提高投资效率,迫切需要政府在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上加大农民的参与力度;同时,政府和农民均应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农村"软件"建设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0.
在加强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核心要素。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基层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手段,对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农村的发展不乐观,面临诸多困境。公共服务相关行为体角色不到位、购买服务的运行环境差,监督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规制度,规范购买流程与健全监督评估,提高居民参与度,是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乡镇基层政府必须正确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增强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干涉,尊重农民主体的意愿。农民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必然存在自我的利益表达,这些自发的利益诉求必须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保障和落实。基层政府意志与农民主体意志可能存在冲突和博弈,正确认识两种意志的本质、特征和局限,是处理好基层政府和农民主体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其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研究表明:只有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高农民民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才能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率,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定位只能是针对掌握了丰富人财物资源的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而言,这对基层政府正确处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是一个误导,极有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中"公园意志"的出现.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自发形成的"家园意志"是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本主体地位在主观意识形态上的反应.正确认识两种意志的主体、本质、特征和局限,是处理好在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的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伍佑镇镇政府执行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寻求加强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提高伍佑镇镇政府的执行效率,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载体,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有力保证。德庆县在实践中以市场经济为依托,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创新服务形式和用人机制,并运用现代科技加强群众监督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执政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让政府与农民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这对于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但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是有利有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论新农村社区建设视野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既相互牵制又相互促进。基于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和效率以及治理与统治关系的理论来解析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进而明确在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服务化、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透明化的价值取向,把乡镇政府打造成适应新农村社区发展的服务型、节约型、掌舵型、创新型及阳光型的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18.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服务的重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影响着党和政府关于惠农支衣政策的落实。因此,梳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缺失表现、探讨其提升的具体路径,对加快新农村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该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作者详细论述了华南农业大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包括积极开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为"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科学研究,通过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与政府、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合作,加大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全方位服务社会;开创新的推广转化模式,创办《绿色家园》农业科普电视栏目,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是高工业化水平农村改革的热点与难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快速提升基层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政府决策服务能力和积极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途径。与其他电子政务相比,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参与建设主体多元,建设主体的职责特殊,建设主体和客体接受者一体化,信息化服务内容特殊。文章分析各建设主体对信息化的接受度,提出了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