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法官工作制度是人民法院主动跨前一步,将司法资源下沉至基层,在辖区内的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指派法官进驻社区.就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制度。社区法官工作制度力求通过建立“法官驻点巡回审判+退休法官进社区+社区法官助理协理”的工作方式,使法院同当地职能部门深度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进诉调对接,在基层社区(村)建立起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使得司法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基层社区。当前我国社区法官工作制度还处于自下而上的探索阶段。社区法官制度是能动司法理念下的产物,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和利益日趋多元化的情境下。该制度满足了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双重需求,为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开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杨国良 《社区》2009,(34):37-37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予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2006年获“省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称号,2007年获“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称号。创新推行的“责任医生团队服务”、“双向转诊数字化网络服务”、“大医院和民营医院进社区”等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行列。目前,在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88个社区中,已经建成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3.
蒋爱群  郑飞 《社区》2005,(2):24-26
为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在其所辖的14个社区进行了“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对各类社区服务的需求及解决需求途径的偏好;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了解,对现有服务设施的使用率、满意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评价和参与意愿等等。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1,(16):I0016-I0016
近年来,秦淮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主动作为、服务大局、贴近群众,努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坚持能动司法,出台《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八项措施》等12项制度,在社区和企业建立“司法服务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以往的被动司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司法能动应时代需求而发展。司法能动核心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运用,对法官素质、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法官职业伦理对司法能动进行理性控制,在司法能动趋势下对完善法官职业伦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气候司法是我国气候应对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对气候立法、气候行政行“能动纠偏”之用。我国气候司法从被动、弱能动,当前呈现“强能动司法”的发展趋势,但司法政策和理论研究都对气候司法提出了“适度能动”的要求。本文意欲厘清中国语境下“适度能动”气候司法之实现路径。通过对中外气候能动司法实践与理论展开比较研究,本文认为,相较域外“造法型”气候能动司法,以“服务保障”国家气候变化应对政策为目标的中国“回应型”气候能动司法有着更广泛的“社会控制”意义,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挥司法的气候治理作用。但中国能动司法不可跳脱出其宪法定位,不可代位甚至超越行政权和最高权力机关之立法权。气候司法于气候立法“补位而非代位”,于气候执法“辅助监督而非代位干涉”。中国“适度能动”回应型气候司法有“气候规制监督”“气候损害救济”“气候刑事惩戒”和“气候政策保障”四条实现路径,故此应强化检察机关气候法律监督职能,探索公益诉讼预防性功能,拓展“大环资审判”格局;减少公民个人承担气候刑事法律责任的情形;避免“绿色原则”之滥用,限制预防性检察行政诉讼的提起范围,审慎引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海晗  聂会 《社区》2014,(27):27-27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办事处针对群众反映的服务场所不优的问题,通过“社区建设年”工作的推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线”。  相似文献   

9.
尹琦 《社区》2002,(21):29-29
为方便广大杜区居民方便就医,湖北省保康县积极探索社区医疗模式。该县在全县三个社区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街道办事处配合在辖区开展“卫生服务进社  相似文献   

10.
赵作成 《社区》2003,(19):36-37
对社区行政管理事务开展“零距离”服务,拉近社区居委会与群众距离。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户口、计生、治安管理是法律赋予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责。以往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腿”,社区居委会只注重“管”事,结果“管”出了距离,拉远了与居民的感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社区居委会贴近群众的根本要求。胶州市在社区居委会中开展了行政事务“零距离”服务活动,每个社区居委会干部都把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住宅电话公布于众,发放到居民手中,现代  相似文献   

11.
李兰亭 《社区》2008,(28):45-46
全市首家“街道社会事务受理中心”近日在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办事处作为试点挂牌成立并启用。作为街道服务辖区单位和居民的窗口,街道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指定一名街道办事处领导兼任社会事务受理中心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大厅内设4个服务窗口,接受和办理街道办事处职能范围内的所有事务。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2,(19):54-54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明确提出了2001年至2005年“两年打基础,三年完善提高”的发展目标。把社区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制定了社区建设责任制和目标考核评分标准。选择了城区型、城郊结合型、郊区型三种类型的街道办事处为试点单位,通过试点,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同时,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八个现场会,主题一线牵”的工作思路,即:2001年至2002年主要围绕社区服务、社区居委会整合、社区环境绿化、社区治安、社区党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经济发展八个主题开展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现场会,对…  相似文献   

13.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司法改革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层法院作为承担绝大多数案件审理工作的一 审法院,肩负着国家司法工作的重担,因此,基层法院的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一线法官人均业务量大、基层法官 工作压力较大、考核制度存在缺陷、非业务性任务繁杂等,严重影响了司法活动的质量。可以从保障基层法官权益、完善基层 法官考核机制、实行基层法官职务独立等方面来改善我国基层法院工作环境,保障司法活动公正、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毕茂东  胡泽兵 《社区》2013,(27):24-25
自2010年开始,安徽省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全面撤销了街道办事处,实行区直接服务社区,并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推进涉及服务居民的公共服务“下沉”社区。为了完善社区的“兜底”功能,铜陵市结合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在服务中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静 《社区》2003,(20)
鲁谷社区是北京市城市管理改革试点地区,为了探索新型城市基层管理机制,鲁谷社区不再沿用街道办事处的通用名称,其职能也由街道办事处的“全能政府”向新型社区的“有限政府”过渡。鲁谷社区代表会议10月13日经过公开推荐和投票选举正式产生。这是北京市第一个街道办事处级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后  相似文献   

16.
论能动司法的本土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能动主义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它要求法官超越传统的被动、中立的角色设定,积极主动运用司法权力回应社会现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国特色的司法能动主义(即能动司法)的兴起,既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相伴而生,又具有深厚的本土根基。充分发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因子,有助于实现司法工作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司法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郭书成 《社区》2013,(12):20-20
2012年4月,贵州省贵阳市城市基层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原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街道办事处撤销后,成立了新型社区。新领导班子经过1年多的实践,推出了“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水相敬,一句好话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一句问候相送”的“五个一”标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一种不断解释性概念,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前提。作为法官释法的两种不同的司法哲学,司法克制抑或司法能动的分歧集中于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限度。近年来,司法能动备受学者推崇,但也常被误读或曲解;实践中深受法官青睐,却多为之所滥用,甚至被异化为掠夺和扩张法律解释权的武器。当务之急,法官应当奉行司法克制,尊重并认真对待规则,依据法律文本的含义解释法律,审慎地建构裁判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三年的时间,主城区的15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撤销,原有的153个社区整合为104个。”一场历时三年,以创新城区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为主题的改革日前在湖北省黄石市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0.
能动司法有利于构建一个以法治和诚信为重要内核的和谐社会,因为能动司法理念体现了一种对真善美具体历史统一的自然法精神的追求,而实践理性作为实践着的人们选择和从事正当行为的机制与能力,是能动司法的理论基础。比较中西能动司法的特点,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方面,能动司法已经成为现代司法的基本特征,"法官造法"与"法官释法"的界限难以划清。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在能动司法的实现形式上存在很大区别。实现中国能动司法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而在现实的微观层面上,则主要通过司法观念和法律原则的创新,尤其是审判方式和执行方式的创新,综合运用各种司法救济手段,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