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由传统的空间扩张转为存量更新。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和应对我国的老龄化现状,对城市既有住宅进行改造更新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基于支撑体(S)与填充体(I)分离理念的住宅更新方法,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途径。SI分离既有利于挖掘既有住宅最有价值的部分,又有利于探索通过工业化建造的方法进行住宅的适应性更新。本文以东北地区7个主要城市的42个住宅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既有多层住宅在体系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结构、外围护、平面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总结出既有住宅的特征、住宅支撑体与填充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其对住宅更新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以期为既有住宅工业化更新方法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住区建筑"作为我国城市存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的数量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其品质问题突出亟待改善。住区建筑及其营建问题涵盖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居住环境硬件条件的改善,而且包含住区生活场景和空间特质的传承以及多要素、整体性的品质提升。据统计,我国现有城镇住宅存量约等同于欧洲主要国家的总和、日本的四倍,我国北方城镇住宅的二分之一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欧洲各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大量尚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旧厂区住宅被简单推翻重建,既不利于城市文脉传承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使该问题得到改善,文章以目前我国廉租房建设的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市旧厂区住宅现状以及廉租房空间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将城市旧厂区旧住宅改造为廉租房"的新思路,并从套内空间、套型组合以及建筑公共空间等几方面提出旧厂区住宅建筑的改造策略和方法,为我国廉租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山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社会老龄化,当今社会对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的关注日趋密切,一些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与健康的应对策略探索迫在眉睫。以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实践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该片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人的健康需求出发,以空间分异和CAS理论为支撑,提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造原则和城市阳台理念,总结出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的空间迎合、景观渗透、"阳台"空间等具体策略,以期对山地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1989,(4)
旧城区改造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天津市开展的平房改造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实践证明,改造破旧平房是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重大突破,是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和平区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对如何深化旧城区改造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多渠道,多途径,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旧区进行综合改造,积极探索资金来源,不  相似文献   

6.
陶品竹  孟冲 《城市》2012,(10):42-44
一、引言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指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改善及室外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造,使既有建筑具备绿色品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能耗水平偏高、环境影响偏大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城市资源环境负担,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科学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绿色城市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玲 《城市观察》2011,12(2):106-112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重庆在城中村改造中还有不少问题,应树立新的指导思想,创新改造模式和改造方式以及征地补偿制度,促进城中村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推进,与旧城改造、城市扩容等城市环境改造行为密切相关的城市房屋拆迁规模也日益扩大,随之产生的矛盾冲突和群体性事件正成为我国近年来极为引人注目的严重社会问题。拆迁这项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众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众仁)自2011年9月开展拆迁社会工作服务以来,在社会工作介入拆迁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赵晶 《城市》2012,(4):53-56
城市改造在西方被称为"城市更新",合理的改造往往可以给城市带来重生,调整、改善城市旧城区的功能可以提升或再造城市的功能、活力和环境品质,使城市更具魅力.然而在城市改造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城市改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城市人口规模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在主观方面,则受对城市改造认识程度、城市改造方法以及城市管理是否得当等因素的影响.客观方面的因素难以改变,但主观因素的良好运用却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城市既有住区的养老设施建设问题,介绍了国外在城市住区更新发展中的养老设施建设经验,指明了住区化养老设施的发展新方向。在对北京市八宝庄住区老龄化现状与养老设施实态调研的基础上,文章结合首开寸草恩济花园养老设施项目实践,在住区照护服务层面上解析了住区化养老设施对于创新住区养老供给模式、健全住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推进作用;在建筑空间改造层面上探讨了设施内装工业化改造、部品集成化研发对于提升养老建筑空间宜居品质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日益密切,使得站点影响域逐渐成为探索城市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和品质的新兴范畴。本文以轨道交通站域内部一类特殊的城市剩余空间——“零余空间”为研究对象,围绕轨道交通大客流带来的步行交通安全和效率问题,探索了零余空间参与提升站域空间质量的技术方法和策略,以此切入对城市剩余空间价值和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市》1997,(1)
“住宅将成为我国新的消费热点”这一新的观点,已经成为从事城市经济和房地产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在这里,就如何能够使住宅成为我国新的消费热点谈几点看法。 一、需要明确住宅的几个特性 住宅,一个非常普通而又常用的词,但对住宅的含义、属性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在当前,我们必须统一对住宅几个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旧城区实施危旧房改造,是城市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地的城镇建设中,大约有一半的住宅项目都是通过拆旧建新来实现的.通过拆迁实现了城市和房产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居民的居住水平,改善了居住环境,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功能,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数量众多、建设于上世纪城市发展初期的老城区火车站从发展的增长极变成了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堵点,有效提升老城区火车站的集疏运品质成为当务之急.在深入剖析老城区火车站集疏运布局模式特点和问题及全面总结国内老城区火车站集疏运品质提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老城区火车站集疏运品质提升理念,并以阜阳站为例进行实践研究.研究表明,老城区火车站的集疏运多数存在交通需求构成复杂、周边交通环境欠佳、设施空间布局局促等问题,采用"按需定供、资源整合、外畅内达、立体交通、以人为本、碳中和"的理念优化空间布局并改善交通组织,可以有效提升老城区火车站的集疏运品质,实现城市的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时代",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旧城既有城市环境的高密度特征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和城市文化特色延续的关注,超越了对建筑形态、城市功能等纯粹专业设计层面  相似文献   

17.
周亚敏 《城市》2018,(2):28-35
我国城市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决定了未来城市发展必须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再利用,最终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零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许多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为我国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宋亚辉 《职业》2013,(9):88-8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日常居住工作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旧建筑都在进行更新改造,大量的住宅和办公场所被重新修建。由于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已经由满足温饱向舒适的小康生活发展,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设计住宅时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力求建筑物做到舒适、环保、安全、美观。这也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以往的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许多常见问题,不仅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给居住者带来不便,更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改善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2020年末,我国棚户区改造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然而对改造项目产生的影响效应的探讨尚不充分。本文选择棚户区周边舒适物变化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为例,结合POI数据与ArcGIS缓冲区分析,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与特征价格模型,实证研究城市棚户区改造对周边舒适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棚户区改造可以显著提高周边舒适物多样性,舒适物多样性的提高对周边小区房价有正向溢出效应,棚户区改造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激发创新与消费活动,从而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本文研究结论为其他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探讨基于人体舒适度提升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广州市具代表性的河道工程荔枝湾涌一期为例,综合考虑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改造前、改造后的风环境和人体舒适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在河道空间城市设计中建立气候适应性评价机制的必要性与策略,并尝试探讨优化模式,探索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在量化、实证的基础上,建立南方地区河道空间设计可操作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