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编制综合防灾规划的意义重大,但具体编制工作仍举步维艰。本研究认为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划的困境在于指导性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编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实施困难。本文借鉴了美国和日本地方综合防灾规划的经验,指出我国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对策在于完善规划法律体系、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突出规划的实施性、重视防灾避难空间建设、探索规划实施的新机制等,并以神农架松柏镇为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廓清不同灾害应对理念在规划应用中的逻辑与特点,对防灾减灾规划框架的建立与实施意义重大.回顾总结了综合防灾减灾、灾害风险管理、韧性、安全等4种理念的内涵,从系统认识角度将其归纳为"行为导向"与"功能导向"两类.不同理念指导下的规划在目标、对象、内容及实施效益方面存在差异,但也具有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处置"的潜在规划编...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山地村镇普遍存在生态安全格局水平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的现实,从灾害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界定了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通过对西南山地村镇的考察,发现山地村镇在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下所呈现的基础特征规律,揭示山地城镇呈现这种特征规律的机制,以此为基础分析山地村镇灾害与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山地村镇在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下的防灾减灾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1,(36):14-14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面对严重的灾害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2011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在此.本刊特摘编其中关于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牛飞飞 《科学发展》2011,(3):104-107
减灾防灾能力的提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城市减灾防灾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公众灾害意识的培育。针对当前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本文就培育公众灾害意识的路径,从教育、演练、制度等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自人类进入聚居,就学会了利用空间进行避灾、防灾、甚至抗灾的实践。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分工开始细化,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也开始深入到针对每个灾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而从总体上进行城市空间防灾减灾的研究则较少。城市空间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往往需要面对不同已知和未知各种类型的灾害,且各种灾害所需要的防灾控制要求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往往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现灾害就往哪里补救,缺乏利用整体城市空间主动来防灾减灾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与日俱增,提高防灾基础设施承灾能力成为城市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北京市防灾基础设施灾前预防、灾时抵御以及灾后应急救援的能力。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后,将其引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北京市2007—2016年这十年防灾基础设施承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灾前预防、灾时抵御和灾后救援能力发展不平衡,其灾前预防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灾时抵御和灾后应急救援能力。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承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演进的适应性视角,运用参与式脆弱性评估方法,针对台风灾害的扰动模式和人居环境防灾的脆弱性等问题的研究,揭示出浙江滨海平原地区“台风—内涝”的灾变机制,提出了动态调控避难空间资源,健全基于小微流域的镇级脆弱性补偿机制、营建传统圩区的“功能与时序”、设置“控涝单元”等人居环境营建的适应性策略,旨在为我国滨海平原区人居环境的防灾减灾与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焦作高新区防灾体系现存问题,建立社区公共空间防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交通、小型、中型、大型公共空间的防灾潜质,提出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增强社区这一城市基本单元的灾害防御与防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灾防治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只有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民心,在全社会形成未雨绸缪、防灾减灾的氛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做到位。"谈起本职工作,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风峻的观点与2012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邻水县为全面提升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有效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3年9月以来,对各乡(镇)、经开区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各国土所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共计约200人开展了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活动,提高了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重救轻防”是各地处置很多公共危机事件的现状,如果在灾害发生前的减缓准备阶段处置不当,就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增强救灾成本。因此,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思维、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减缓准备阶段的处置规范化和高效化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2023年8月3日黑龙江亚布力发生的洪水灾害,了解了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研究背景,总结了亚布力镇洪水灾害减缓准备中的重要举措,再分析其在减缓准备阶段的现存问题,最后,结合此次灾害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在应对后续强降雨天气方面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在面对类似公共危机事件时能提升应对能力及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孕灾机制复杂、风险暴露度高、承载体脆弱”等典型特征,应用多源数据与智能分析的雨洪灾害智慧识别技术,提出了多尺度规划协同的韧性防灾布局的规划思路,建构了应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智慧—韧性海绵城市规划方法。结合闽三角城市群—厦门市—杏林湾片区三个典型尺度,进行规划应用探索,包括流域—城市群层面的孕灾环境与承载体脆弱性解析、区域生态海绵系统格局建构,城市层面的雨洪脆弱性评价、承洪韧性空间结构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与避灾场所布局,街区层面的分单元差异化承洪韧性规划设计及雨洪风险智慧监测与导控,为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智慧识别与韧性防控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方法及实践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不同,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从一开始就将扶贫开发纳人到与灾区恢复重建的全部过程,无论是开始的应急响应,还是恢复重建规划的制定,甚至到规划的全面实施,扶贫开发都融入到了整个灾区恢复重建的体系之中,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灾害防治及其灾后恢复重建历史上的创新,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创举,不仅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市受地形高差限制,步行交通连通性较差,往往导致开敞空间支离破碎。由于地形地质原因,次生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针对山地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分析防灾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对各构成要素进行初步分类。综合探析影响山地城市防灾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构成及评价标准的差异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的优化策略及适合山地城市自身特征的评价标准,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全雷  张晓萌 《城市》2012,(2):36-42
2010年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加强村镇建设职能,重设村镇处,开始介入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村镇处撤销十年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出现断层,要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掌握全市村镇建设形势,并和各有关部门搞好协调,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有序开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总结我国扶贫系统参与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灾后贫困村重建实践的需要,是推动我国未来扶贫开发战略纳入灾害风险管理内容的需要,是提高我国扶贫系统及贫困社区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理论方法的需要,是丰富全球灾害风险管理知识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难频发,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防灾减灾问题。防灾减灾工程专家欧进萍、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谢礼立、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水工结构专家陈厚群5位中国工程院士齐聚一堂,就如何完善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畅谈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赵炜  雷成涛  张莉  卿粼波 《城市》2023,(5):63-72
在智慧韧性城市加速建设、基层风险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社区层面的传导和实施技术需求更加紧迫。本文从社会培育、规划方法和智能技术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相关经验,阐述了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重要作用,构建了以防灾分析决策、动态防灾空间、防灾管理服务为主体的社区防灾规划框架,明确了智能技术贯穿始终的规划流程,并以天府新区正大街社区为例,说明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程序逻辑、方法要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突出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灾区社会服务水平、创新灾区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灾区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加强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2009年我们先后在四川举办灾害社会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