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尹子伊 《城市观察》2021,(1):152-164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在缓解城市拥堵、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具有城市传播的潜力.以广州地铁和广州有轨电车为例,关注轨交运营主体规划设计的"后台"行为和城市实体空间的多重属性,考察轨交如何连接市民与城市,建构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研究发现,广州轨交通过实体景观改造形成层次鲜明、极具地方特色的立体城市空间景观,同时在动态的空间实践中满足了受众在视觉、行动和情感上的需求,将轨交空间与城市、市民联结起来,又利用文创产品和文创空间将轨交元素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相结合,无形中实现了轨交空间在城市中的扩张.基于广州轨交的城市传播实践,未来其他城市的轨交空间和非文化公共空间可以引入"国家"和"地方"双重文化元素,连接城市其他主体,加强不同空间之间的联动,寻求实体空间在传播都市文明上的其他可能.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本文归纳了传统场镇空间所具有的山水意象、街市意象与文化共生意象特征并以洛带古镇的更新设计为例,对构成空间意象的实体要素诸如街道、界面、区域、节点与标志建筑的可识别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在乡土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如何营造具有鲜明乡土文化特色的传统场镇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3.
炒鳝鱼片     
文化连接在著名文人欧阳修的故里庐陵(今吉安),有道风味菜炒鳝鱼片,以麻辣鲜香的风味引来了多方食客。相传很久前,有一个叫黄善的人,一向以吃斋念佛蒙蔽群众,后来观音菩萨对他进行了种种考验,证实他是个伪君子,遂将之变为钻泥的黄鳝。黄鳝的烹制方法很多,尤以炒鳝鱼片味道最佳,是赣西地区的一道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4.
任致远 《城市》2014,(8):3-8
正每座城市都是建筑林立,这些建筑构成了城市的立体空间形态和形象,蕴含了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的价值取向、技术进步和艺术追求,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表达实体和客观印象。在城市文化的大舞台上,自然山水环境是舞台的布景,道路交通体系是搭建舞台的框架,建筑则是活跃在舞台上的主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成为浓缩记忆和情感、包含历史和文化、传递思想和价值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以TX淮海年轻力中心为个案的研究探讨了青年文化空间的公共性建构、场景构成要素和用户行为的发生机制,认为青年公共文化空间是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交织中动态生成的,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融入时尚元素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内涵、模式及产业特征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旅游建筑作为展示文化独特性的重要平台,在布局、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地域性表达具有文化与经济上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黎传绪教授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他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情有独钟。2010年11月,因为其对江西省情的倾力研究而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除此之外,他还被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聘为首席专家,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2012年11月2日,鉴于黎教授对南昌旅游研究所作的贡献,朱虹副省长在黎教授撰写的《南昌旅游经济发展攻略》一文上批示:"感谢黎传绪教授关心南昌旅游,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有的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备较强的操作性。"由此,豫章古郡的文化旅游攻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历史文化常常是依据历史文化建筑来表现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  相似文献   

8.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福建上杭是客家人的重要祖居地。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客家文化,由客家文化升华的客家精神是凝聚客家乡谊亲情的灵魂,是维系世界客家人的精神纽带。文中对如何发挥上杭客家文化优势、增强侨胞凝聚力,进行了些探索,提出了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凝聚作用,坚持政府主导,找准切入口,加大对上杭客家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姓氏宗亲会开展交流活动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城镇化质量的日益关注,媒体与学界对千城一面的批判愈演愈烈。然而,如果将城市看做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遵循生物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那么千城一面现象便是时代背景下环境选择的结果——特定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客观属性,把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建筑形制与空间范式逐一淘汰,筛选出最符合时代需求与发展方向的特征传承下去。在理解千城一面的时代必然性的基础上,理性认识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空间舒适性与独特性、空间使用者的主与客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走出"为批判而批判"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疏堵结合发展民间金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金融又称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在当前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和银行信贷资金局部供给缺位并存的双重特征下,民间金融活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为此,我们应该对民间金融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有个清醒的认识,对民间金融的成因利弊进行分析,因势利导把民间金融引入国家金融体制的控制中,疏堵结合发挥民间金融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间美术工艺品品种繁多,内涵丰富,生动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丰富大众生活、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立足于新的时代语境,具体探寻了整合民间美术工艺品的文化内核、多元审美与智慧创意等元素,全面推动其文化传播动力,并提出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晓琼 《职业时空》2009,5(9):161-161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属于独立的视觉符号系统,它较多地秉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衣钵,并显现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与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不仅有共同的渊源,而且在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章对民间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在造型方面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民间美术造型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1997,(1)
城市是综合自然、道路、建筑、绿化及各项工程设施为一体的、巨大的人造空间环境。城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为都市人们生活提供的不仅是物质的环境,而且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社会和心理的环境,因此城市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实体。  相似文献   

14.
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个体——无论其职业是否与建筑相关——都作为使用者有其独立的评价指标。本研究探索不同专业背景条件下个体对建筑空间及建筑与所处环境关系的评价差异。研究对象选取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高年级与其他专业教育水平相当的学生,利用图片与背景介绍让参与者完成建筑空间及其与所处环境关系的评价任务。研究表明在面对不同的建筑个体时,受过建筑教育和未受过建筑教育的人群的评价和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价有显著差异;在将建筑置于环境中时,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评价与偏好;同时,文化冲突也会在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宁夏回族建筑是边塞背景下多元文化交融与历史流变过程中创造出的一脉独特的建筑营建体系。文章基于规划、建筑、景观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方法,结合以"时空"背景的横向维度与"规划—建筑—装饰"的竖向营建逻辑框架,从聚落空间到建筑装饰整个营建过程分析回族营建体系在美学上的理性与智慧,归纳总结回族建筑独特的人居审美与艺术特色,为回族建筑的持续发展及相关文化艺术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董琼华  李化树 《现代交际》2023,(9):102-109+124
明代书院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代书院德育主要包括文本内容、书院规训等内容,采用学贵得之心、省察克治、事上磨炼、随分所及等道德修养方式,具有举业寓于德业、学随资质和社会风俗与礼仪相结合的特点。认真研究与继承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院精神所蕴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人才培养、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侯叶  王少斌 《城市观察》2021,74(4):87-94
在消费文化中,消费的符号化是最重要的特征.消费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的影响也反映在了城市空间形象和城市建筑形象中.结合体育建筑的自身特性,提出城市体育建筑的符号化主要集中在类似于城市摩天轮的结构符号化、类似于商业建筑媒介界面的表皮符号化以及类似消费品品牌价值的明星建筑师三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国情以及中国体育建筑在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片面追求符号化现象,进行"适宜的结构表达""理性的表皮设计""正确理解国外明星建筑师"的中国城市体育建筑发展理性思辨.  相似文献   

18.
客家文化独具内涵,是客家文化的表象。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范本。由于客家民俗文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借鉴的地方更是精彩绝伦。通过对客家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旨在拓宽现代教学理念、丰富现代艺术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徽州建筑文化是富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文化,由于其本身历史悠久,使它固有一些特定的理论特征。天井是徽州建筑内部标准化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其典型的物质特征、场所精神等功能,以期对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参照及经验性借鉴,使设计者合理地解决传统文化及现代建筑中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化教育组织。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书院文化,为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我国文化教育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第一书院"之称。其创始人可追溯到唐代李渤,由南宋朱熹奠定落实,此后白鹿洞书院的建设发展达到高潮。本文主要结合史实记载,简要梳理了白鹿洞书院从唐代直至南宋初期的发展与兴盛的历史脉络和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