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20世纪70至90年代既有住区的多层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标准低、排水设备管线老化严重、管线维修更换影响下层生活等问题,本研究聚焦在既有住区建筑中的集合住宅卫生间的排水方式的比较和改造策略的研究,推荐采用不降板的同层侧墙排水方式进行既有住宅的卫生间改造,同时也为新建卫生间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波涛  王义荣 《职业》2011,(26):82-84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一个发展高潮,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与规模都达到了顶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职教育进入了"严冬",生源质量与数量严重下滑,学校规模缩小,师资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下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住宅存量的不断增加,老旧城市住宅品质退化问题引起各方关注。但人们对住宅品质与品质提升内涵的认识尚不全面。近年来,许多城市相继开展了住宅品质提升实践,探索了综合改造、节能改造以及宜居性改造等品质提升模式,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满足了居民提升居住品质的需求,而且为解决住宅品质退化问题提供了许多路径和方法。为了推动我国住宅品质提升实践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上述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其中的特色做法和不足,提出住宅品质提升层级化思路,探索科学系统的住宅品质提升概念。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寒地气候严酷,室外环境季节波动大,夏季热岛效应严重、冬季日照时长短,建筑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且室内环境品质改善难。同时,我国寒地人口稠密、面积广袤。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在节能保温、耐候抗寒等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和产业动能。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倡导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更是将人居环境品质要求推向了新高度。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国家重大需求导向下,在人工智能技术语境支撑下,我国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的新成果与新探索。本期专辑遴选了四篇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尺度探讨了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向,为我们构筑了一幅从城乡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研究与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5.
人作为构建低碳住区的第一个维度,其对住区低碳品质的评价是对住区进行更新改造的关键理论之一,而我国对既有住区的低碳品质评价体系研究较为缺乏。首先通过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现场调研,结合问卷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MATLAB软件中Fuzzy Logic模块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结合,建立了有效的低碳品质模糊评价模型,实现了该模型精确的可视化表达。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针对每个既有住区给出一个直观的评价结果,用于指导既有建筑改造。  相似文献   

6.
住宅社会学的兴起与住宅问题研究紧密相连,其正式命名是在1978年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上。我国学者在本世纪20年代初对住宅问题已开始研究,80年代已来对住宅社会学的研究有长足进展。当前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学科建设、住宅建没预测、住宅社会消费、住房政策上体现社会公正。作者认为,住宅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作用、地位以及人与住宅、住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属于应用社会学的分支,是介于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消费学、人类学、生态学等的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当前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城市既有住区的养老设施建设问题,介绍了国外在城市住区更新发展中的养老设施建设经验,指明了住区化养老设施的发展新方向。在对北京市八宝庄住区老龄化现状与养老设施实态调研的基础上,文章结合首开寸草恩济花园养老设施项目实践,在住区照护服务层面上解析了住区化养老设施对于创新住区养老供给模式、健全住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推进作用;在建筑空间改造层面上探讨了设施内装工业化改造、部品集成化研发对于提升养老建筑空间宜居品质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大量尚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旧厂区住宅被简单推翻重建,既不利于城市文脉传承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使该问题得到改善,文章以目前我国廉租房建设的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市旧厂区住宅现状以及廉租房空间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将城市旧厂区旧住宅改造为廉租房"的新思路,并从套内空间、套型组合以及建筑公共空间等几方面提出旧厂区住宅建筑的改造策略和方法,为我国廉租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势视角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新的实践取向,是一种以积极的视角来看待服务接受者及其行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主要有三种方式:1、农业的产值增加及乡村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就业;2、到城镇流动就业;3、身份转变,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都大大下降,同时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速度也明显下降,尽管户口转变的速  相似文献   

11.
田香兰 《城市》2015,(5):54-5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平均寿命的增加,老年社会福利中住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韩国颁布实施《老年人福利法》以来,政府通过住宅供给政策大力发展福利住宅、国民住宅及国民租赁住宅缓解老年人住房难问题,并通过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韩国政府关注老年住宅政策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韩国在解决老年住宅问题上的一系列对策,对我国制定老年住宅保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尽管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城市建设的理念带着浓厚的普遍化色彩,并且因为这种普遍化而带来大量的问题。但这个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文化个性也逐渐显现,并且在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形成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历经1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土地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城市建设的理念带着浓厚的普遍化色彩,并且因为这种普遍化而带来大量的问题.但这个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文化个性也逐渐显现,并且在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形成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郑纯 《安家》2008,(1):34-35
赋予住宅建筑"永续生命" "购房是人生中的大事."在庄耀山眼中,住宅之于大多数人的重要性不亚于结婚生子,因而住宅建筑功能和品质的延续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在中国兴起,计算机操作平台软件系统应运而生。许多个人和公司纷纷研制计算机操作平台软件系统。著名成功者有十几家。我们重点介绍的CCDOS和中文之星有共同的特点,影响非常广泛,经济效益显著,都是由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的,都在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陶品竹  孟冲 《城市》2012,(10):42-44
一、引言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指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改善及室外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造,使既有建筑具备绿色品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能耗水平偏高、环境影响偏大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城市资源环境负担,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科学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绿色城市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类居住科学研究证明,今后人类住区的改善,有赖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和我国政府“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相一致的。为了更好地科教兴住区,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初的居住园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西方城市规划对华人住区的影响,本研究从殖民时期澳门、上海、青岛的三个案例入手,发现三个城市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由"里"、"弄"串联或者围合形成的低层高密的居住组团。作为传统居住建筑类型的一个重要原型,巷弄住宅空间的出现意味着在文化"他者"到"正本"的过程中,传统中国城市与外来现代城市叠合成双重结构的共生体系,这一发现对我国当下的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鹏 《城市》2013,(9):47-49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探索利用人防工程参与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和模式是"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推动人民防空融合式发展的崭新课题。一、杭州交通拥堵现状杭州地处东南沿海,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人防重点城市。杭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