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安市城市规划方案为依据,使得西安市城市雕塑体系与西安市整体公共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重点对二环、一环内进行详细普查调研,掌握现状。现针对于西安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对西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实现历朝风格,突显朝代特色,使现有的城市空间的构建具有历史文脉特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脉得到传承发展。在这片区域规划构建文化遗产的同时使人们不仅对历史有了近距离的感知,而且使得人们传承渊源文脉。  相似文献   

2.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者,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活态传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生存土壤日益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传承人年老,面临消亡危机。因此,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对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应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决定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借助商业、旅游的手段,创建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体系。将当代的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相结合,期望能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的对东巴教的信仰而进行的祭天活动,到今天旅游业中商业表演性质的祭天仪式,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变化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本文透过这一变化,得出文化变迁必然性的结论,进而提出记录文化原貌,顺应自然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全国许多戏剧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对传统戏剧的保护。对于构建传统戏剧保护体系,首先就是要了解戏曲文化的独特性、艺术性和生命力,以及各个剧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并且加以实施。保护戏曲文化遗产应遵循针对各剧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类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动态保护、在系统环境下进行整体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林耿  马璐  陈洁 《城市观察》2014,(5):28-37
以北京路传统商业街区为案例,分析其建筑文化在街区发展中的角色和影响。指出由标志性建筑景观、建筑肌理、建筑与文化事件等构成的建筑文化是北京路商业街区竞争力的核心。与其当下繁荣的商贸文化相比,前者更是展现整个街区文化气质的核心和灵魂。当经济职能发展趋同时,应该全面焕发传统商业街区整个建筑文化体系的魅力,以激发其更强大的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Cosplay是青少年扮演动漫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娱乐的青年亚文化活动,追求游戏性是Cosplay的本真要义。青少年秉持游戏性原则,自发成立了众多Cosplay社团从而共同开辟与主导了Cosplay文化场域。动漫产业化政策的实施,促使商业机构涌入Cosplay场域进而迅速推动Cosplay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场域的主导结构与秩序。Cosplay场域被商业化所改造,商业力量冲击着游戏性精神,Cosplay文化发生了从游戏性到商业化的变迁。在场域变迁的制度环境下社团面对坚持游戏性或顺从商业化的选择,同时在与商业力量发生博弈的互动之中,探索游戏性与商业化的融合发展,以此构建Cosplay文化成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其外宣翻译却存在不足之处。通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描述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足的现状,探讨不足的原因、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提出在政府主导下使整个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统一、规范、合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齐皓  张雯 《现代交际》2012,(9):102+101
尼西土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不断创新,是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艺术品,对尼西土陶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以尼西土陶的艺术价值及其特点为线索,对尼西土陶的传承变迁和发展思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化正淡出记忆 近年来,随着青海湖南岸4个乡镇游牧民定居工作的逐步推进,部分牧民从牧场转移到环湖集镇定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牧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使藏族在漫长历史变迁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环境迅速改变,加上现代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冲击,社区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传统的手工艺等文化,逐步淡出了年轻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商品交换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商业与文化不可分离。商业文化的内核是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以儒家商业伦理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商业文化,对于构建我国现代商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婚姻观是将要和已经进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两性对配偶的要求和对婚姻生活的期待,维系婚姻的态度等。不同时期的男女两性对婚姻的观念是有差异的,女性作为社会主体之一,其观念的变迁不仅直接影响到女性自身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因其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地位而影响着家庭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本文试图以西双版纳傣族女性婚姻观念的变迁论述其观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形成女性婚姻观念,现代文化影响并改变着女性婚姻观念,两种文化在女性婚姻观念影响与变迁中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会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茶艺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茶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日益密切,借助旅游开发活动,茶叶本身以及茶艺所蕴含的艺术审美、哲学思想在我国当代社会的价值愈加深刻,在助力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构建人民美好生活、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茶艺的旅游开发需着重凸显其文化内涵,注重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在创新中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中阳县地处黄土高原吕梁山区,是黄河古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秦汉文化发展的鼎盛之地。中阳剪纸就是植根于这块热土上的一朵奇葩,是珍贵的乡村文化遗产,同时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瑰宝。中阳剪纸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产生并得以发展继承和发扬,保存了民间艺术朴素的本质特征,同时与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不管是人生礼仪、岁时节日还是整个中阳县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有剪纸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开展对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战略意义。它不仅是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民族个性和特色,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的时代选择,更是彰显地域文化,提升地域形象,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应对手段,而音乐在我国发展源远流长,针对关中地区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针对于此,文章从陕西关中地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针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加强游客管理最重要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文化传承的外显形式,一旦被破坏,即使修旧如旧,但延续多年的文化感便已经断裂。正因为这种强烈的不可再生性,对它的保护也就更重要和更急迫。从目前世界文化遗产所遭到的破坏来看,游客的不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最直接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对游客也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应当了解遗产地的有关知识和传统,具有文物保护的基本认识等。但实际上,游客往往是在对世界文化遗产地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涌…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间文化习俗——年例,是粤西地区所特有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在粤西岭南一带,年例多集中于农历正月、二月份举办,甚至比春节更为重要。本文从其表现形式入手了解在时代变迁视域下,年例文化于不同地区,对当地村民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及情感状态等产生的作用,探究例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当代传统文化的保护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民窑瓷绘艺术是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痛并快乐着”的景德镇民窑瓷绘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文中试从景德镇民窑瓷绘艺术进行系统探究,提出技法赣鄱文化内涵。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国伊顿公学作为世界上顶级中学,其所秉持的办学特色,历经时代变迁而不失其辉煌本色,仍为世界教育所称道。本文从伊顿公学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优质的师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永不泯灭的伊顿精神五个办学特色着手,探究其教育价值的成就长久之道,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出"深水区",开拓学校发展新思路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郭姗姗 《公关世界》2023,(16):117-1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具有较为丰富的美育价值。在高校美育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高校美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高校美育之间的联系性,以美育课程、美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切入点,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