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漆侠教授著《宋代经济史》上、下册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我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它的问世,无疑将有助于打开宋代经济史研究的新局面,对宋史其它领域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将是一个推动。本文试图对它作一粗浅分析,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1907年宋史研究,发表论文一百二十篇左右,出版了漆侠先生的专著《宋代经济史》等,内容涉及到宋史的各个方面,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宋代政治史 关于职官制度。宋代职官制度历来为宋史学界所重视,今年也不例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白文固《宋代祠禄制度述略》(《中国史研究》1987.1)认为祠禄制度创始于大中祥符年间,是种“佚老优贤”的职官制度,加深了宋代吏治的腐朽。同时,对获取祠禄官的条件作了分析。程民生《宋代内库的金  相似文献   

3.
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大学教授漆侠先生撰写的《宋代经济史》一书,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九十余万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叙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分析宋代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思想的大型断代经济史著作。 在人们的心目中,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国势衰微的皇朝,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近年来对宋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已普遍认为: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  相似文献   

4.
何兹全 《学术界》2003,(6):251-253
198 9年“六·四”前夕 ,我和邓广铭 (恭三 )教授、王曾瑜研究员等受河北大学的邀请为评选该校漆侠教授先进教学去保定。在河北大学宋史研究室第一次见到游彪同志。他的硕士论文《宋代寺院经济研究》 ,引起了我的注意。现在看到他的《宋代寺院经济史稿》的出版 ,自然是高兴的 ,也极乐于为之写序。但也对他略有责备的情绪 ,1 989年至今已是十多年了 ,为何这书迟到今天才出版 !在中国学术史上 ,佛教寺院经济是个从来未被重视的问题。清末民初 ,一直到五四时代西学东渐 ,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在宗教、哲学、史学、文学等等诸方面 ,都起了很大…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记载着复杂曲折的改革实践、丰富多彩的改革理论、形形色色的改革人物,可以说,“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改革”(漆侠先生主编《中国改革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1页。以下引该书,不写书名只标页码)。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现实,反思历史上的改革,成为史学界的时尚之一,有关研究中国改革史的专题成果层出不穷,但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改革通史的著作并不多见。早年就以撰著《王安石变法》而知名的漆侠先生,推出了他所主编的《中国改革史》,在总结过去  相似文献   

6.
宋代河北路便籴地域考略·袁一堂·关于宋代和籴制度的性质问题,漆侠先生认为是北宋时收购粮草以供应边境军队需要的一项制度和措施①。这一认识,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宋代和籴的基本特征:首先,和籴不同于二税,是官府在二税之外于民间收购粮草的一种商业行为,虽然后期演...  相似文献   

7.
著名历史学家陈乐素先生《宋史艺文志考证》 ,最近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凝聚陈先生大半生心血、临终前仍割舍不下的书稿 ,在他离世 1 1年之后得以与读者见面 ,令人感慨和欣慰。《宋史·艺文志》著录了九千八百多部书籍的作者、书名和卷数 ,是在宋代四部国史艺文志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作为现存宋代官府藏书的一个最完整目录文献 ,是研究古代书目文献和宋代历史最基本的资料。但它又是一部备受非议之作 ,《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说它“纰漏颠倒 ,暇隙百生” ,并说正史“艺文志”中 ,没有像《宋史·艺文志》如此荒谬的。正是《宋史·艺…  相似文献   

8.
吴承明 《中国学术》2000,(4):282-287
斯波义信教授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汉学家,也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宋史专家之一。1968年他的《宋代商业史》问世,一举成名,遂即被译为英文版和中文版。此后20年,斯波先生又在一系列研究中国经济史著述的基础上,于1988年出版这部巨著《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本书视野广阔,广征博考,  相似文献   

9.
(一)《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尚书·多士》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从《周礼·春官》和《礼记·玉藻》中可以看出,西周的记史和史官制度,比之殷商更趋完备.《春秋公羊传注疏》引闵固曰:"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可见,西周以至春秋时期,周王室及各诸侯国都有各自的史书.《墨子·明鬼》谓西周晚期周、齐、宋、燕皆有《春秋》.《孟子·离娄下》说:"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这就是说,按年代顺序记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事迹的《乘》与《祷杌》,其性质与体裁同于鲁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籍,《史记·十二诸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成功尝试──读《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陈荣华最近,有幸拜读了温锐先生的《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一书。据我所知,这是温锐先生对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进行探索的又一学术成果。读来引...  相似文献   

11.
周公事迹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先秦史两千年,周公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虽然人们常将其与文王、武王并论,但事实上,周公的历史地位远在文王、武王之上。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著名史家夏曾佑更说得具体:“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35年版,第31页)周公的历史地位如此显赫,倒不是因为他“制礼作乐”,为中国礼乐艾化先,而是人们认为他在政治上辅佐成王,尽君臣之义,为后世君臣名分立下了一座丰碑。《苟子·儒效》载:  相似文献   

12.
《轻重》诸篇究作于战国或作于汉代?这是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笔者为了评马非百先生的作于王莽时之说,写过《<管子·轻重>作于战国考》陈述个人见解(《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十年过去了,也读过不同见解几位很熟同志的论文,我感到对于作于汉代说等问题还有个人想法要进一步申述,情不自禁地写成此文.平心静气进行学术探讨,当有助于认识上的趋同.一、《轻重》汉代说的最早渊源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一书于1992年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伊·戈尔曼先生是原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于1989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学术访问。马·伊·戈尔曼先生从事蒙古史研究多年,是俄罗斯当代著名蒙古史学者,《西方的蒙古史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欧、美蒙古史研究的总结。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共五章,内容包括13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西方代表学者的思想倾向,重要著述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4.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是著名历史学家、宋学泰斗漆侠先生的一部遗作。该书已于2002年10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宋代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不仅它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最高峰,而且它的文化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制考证〉序》)由此可见,宋代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以往的研究,从内容到方法都存在着种种不足,大体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偏向:第…  相似文献   

15.
世谱和故史是楚国文化传承的两项重要内容.《国语·楚语上》记申叔时为楚太子所开列的九门课目中便有《世》、《故志》、《训典》三门分别属于世谱和故史的范围.这三门课目虽然也是中原的王公世子和国子们传习的对象,但没有任何一个方国象楚图这样明确地将之列入施教受业的范围之内.《管子·山权数》说:'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卜'者卜吉凶利害也."《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从这两说可见,每一个方国都有各自的文化传承的侧重点.楚人重世谱、故史的传习,既是楚国文化传承的一大  相似文献   

16.
翻开中国诗歌理论史,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以降,《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有“诗以言志”之说,《礼记·乐记》亦称“诗言其志也”。最透辟的是《毛诗序》中的一段话:“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将诗定在“言志”这根标尺上,说明我国诗歌自《诗经》伊始,就十分注重强调诗人情  相似文献   

17.
<正>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系统地  相似文献   

18.
<正> 潘允中先生的《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以下简称《概要》)是继王力先生《汉语史稿·语法的发展》之后,全面系统地描述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的又一部专著。它在论述中“注意一个‘史’字,力求做到上联甲骨、金文和《尚书》的语法材料,下系近代乃至现代作品”(《概要·前言》),同时注意吸收近二十年来汉语语法史研究方面的新见解、新成果。无可置疑,这是一本好书,在汉语语法史的研究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月”读音“征月”是不是秦代避讳所致?历代学者大都持肯定看法,但语焉不详。现代学者陈垣先生则认为不是由秦讳而改音。究竟孰是孰非?这里谈点自己的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说:“正音政,‘周正建子’之‘正’也。始皇以正月诞生于赵,因为政,后以始皇讳,故音征。”关于这条记载,陈垣先生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他在《史讳举例》  相似文献   

20.
7.圭田 余夫之田 闲田余地《孟子·滕文公上》说: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周礼·地官·遂人》说: “余夫亦如之。”赵岐《孟子》注,释圭为絜(同洁)。焦循《孟子正义》提出异议。他说: “《说文·田部》云:‘畦:田五十亩曰畦。从田圭声。’段氏玉裁《说文解字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