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新 《唐都学刊》2007,23(3):104-108
户县方言常用白读的单音词“起”表示“起来”的意义;把语气词“呀”置于“去”后或省掉“去”字表示对趋向的疑问或陈述;北京话的“A起来、A下来、A下去”,在户县方言里一律作“A咧”;户县方言“V来、V去”式复合趋向动词可重叠为“V来来、V去去”式;户县方言的“走”字变作阴平调时表示说话人告诉听话人与自己共同趋向行为的祈使;户县方言“去”字变作阴平调后相当于普通话的助词“吧”。  相似文献   

2.
Stephen  Moss  七猫译 《东西南北》2012,(21):50-52
对于普通人来说,核潜艇一直充满神秘色彩。英国《卫报》记者史蒂芬·莫斯造访英国皇家海军舰艇队“凯旋”号核潜艇并与船员们共同生活了6天,用自己的眼睛和文字记录下了潜艇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唐仁虎 《南亚研究》2012,(3):99-110
印度分治前后南亚次大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教族仇杀事件。事件刚刚发生时,便有进步作家进行抨击,后来又有不少作家反思这场灾难的危害。本文选择了前后相隔二十多年的三部作品,简要介绍其内容,分析几部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造成教族冲突的原因,认为印度分治并非英国殖民者蓄意所为,而是分治之前印度本身的宗教政治因素造成的,因此印度分治造成的教族仇杀是教派冲突之灾。  相似文献   

4.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与“夷”字字义正相反,“夷”是弓、矢相符,“去”是弓、矢相背。甲骨文中有“”字,至西周金文而产生古“法”字。商末箕子发明了“明夷”即证据制度,这是“法”字含有“去”字的原因。由此可证,古“法”字当在箕子之后、西周初期形成。古“法”字的结构和本义,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起源及其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邝宪平 《创新时代》2011,(10):74-75
2005年,由张艺谋执导、张伟平制片、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主演、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发行的影片《千里走单骑》曾名噪一时。在影片中,作为故事主线的“云南面具戏”,其实是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安顺地戏”,它曾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电影播出后,贵州省安顺市文体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3,(8):14-16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中央新影厂的独特职能保留至今——按照中央要求,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拍摄记录他们的国事访问、会议等重大活动,跟拍小组的成员在厂内曾称为“中央队”、“中央组”“中央站”,现在叫做“时政部”,坊间将他们称为历史上的“皇家摄影队”。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规则的范围之内,无一例外。“人”字,按照以上规则界定,当属于象形字。现代书法家邓散木在《说文解字部首校释》中,对周代金文“人”字解释:象人侧立之形,侧立,故见其一臂一胫。可见,金文“人”字是人体形态演变而来的。后来,人们对楷书“人”字结构的解释又有新说,并赋予新的含义。一曰“支撑说”。说“人”字是两人的结合体,一撇为一人,一捺为一人。即“人”是相互支撑的。我们的祖先在造“人”这个字的时候,从良好的愿望出发,期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团结、…  相似文献   

8.
一项民意调查,约占60%的英国人认为自己属“劳动阶层”,然而其中有不少被社会学家划归为中产阶级甚至上层阶级的富人。牛津大学社会学系霍赛教授对此评论说:追溯至本世纪初,只有那些体力劳动者(约占总人口的80%)才被称为“劳动阶层”。按此标准,“劳动阶层”在今天的英国人口中至多占40%。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之所以自我标榜为“劳动阶层”,主要倒不是他们对“劳动”的定义起了变化(如把脑力劳动也归划为“劳动”),而是由于“社会观念”出现了微妙变化。随着英国已迈入“后现代”时代,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其中新一代人又占了大多…  相似文献   

9.
李寒寒 《生存》2020,(14):0096-0097
在日语中,“真相を知っての驚き”“安全を考えての決議”“交友関係に悩んでの自殺”“カードを使っての遊び”等的动词的连用形“て”后附加“の”名词修饰节的语法现象。本文将动词的连用形“て”后附加“の”的语法构造称作“‘Vての’名词修饰节”,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点展开讨论:1、“Vての”名词修饰节具有什么样的意义2、“Vての”名词修饰节成立的制约条件是什么3。  相似文献   

10.
§0“没个V”是经常出现于口语中的一种常用格式。例如: (1) 你就把东西放在我这儿吧,没个丢。(2) 这雨就是再下两天也没个停。(3) 肉都臭了,没个吃。(4) 鞋都破成这样了,没个穿。以上各例中的“没个丢”、“没个停”、“没个吃”、“没个穿”即是我们所说的“没个V”格式。这种格式中的V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其逻辑重音落在“没”字上,“个”读轻声。“没个V”作为一种口语格式具有特殊的语法意义和特殊的用法,在语言使用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11.
明清鼎革之际,山大店东庄氏族人庄调之举兵抗清,影响很大,期间还牵涉到一场宗族内部的仇杀。对于这件事情,清代史籍与近代以来的记载颇多龃龉。揆诸史实,庄调之于民族纷争、王朝鼎革之际,率众起义并杀掉部分异己族人,后在清廷镇压下失败,并被敌对族人捕获,交由朝廷正法,这便是庄调之的真实“历史”。后来,关于庄调之的事迹不断被“层累地造成”。庄氏后人庄陔兰在民国修地方志时,在采择民间史料的基础上,刻意渲染了其抗清的事迹,隐去了宗族仇杀的环节,并增加了他刺杀摄政王以及逃亡后训诫侄子的情节,意在强调其能秉持民族大义。此说随着民国《重修莒志》的出版而大行于世,是为后世对庄调之的“历史记忆”。通过庄调之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地方“小历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1,(17):5-5
近期,英国媒体透露,在过去三年中,英闭一直在“秘密”进行人类和动物的杂交胚胎实验,并且已经制造出了155个“人兽”胚胎。  相似文献   

13.
自杀!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字眼,谁都明白这是人生的悲剧。专家研究认为:悲剧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自杀者患有根神或心理疾病,如果他们在走向极端之前能得到专业救助者的治疗,悲剧是可以避免的。1953年11月,英国牧师范·瓦内在伦敦开辟了世界上第一字心理危机干扰和电话咨询机构——“圣·玛丽亚”(《圣经》中一位乐善好施者)。随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了这类组织,如美国的“自杀预防中心”、德国的“自杀预防协会”、日本的“自杀预防组织”……1991年7月1日,中国人在南京也建立了第一家专业性自杀预防机构,这就是——南京CIC…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三环外交”政策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三环外交”。一般认为,“三环外交”是不成功的,而且是不现实。但实际上,从“三环外交”出笼及其被推行的特定历史环境看,这一外交政策虽然没有达到设计者的终极目的,却仍然是可行的、现实的。因为“三环外交”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英国的大国地位,有利于英国处理好战后初期同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关系,使英国完成了由殖民帝团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虽然“三环外交”对冷战起到了推波动澜的作用,但这项外交政策并未失去应有的灵活性。“三环外交”体现了英国传统外交中丰富的想象力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高超的外交技巧,不能对其彻底否定,相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东西南北》2013,(4):64-65
秘密任务7美国防承包公司这些“最古怪工作”,大多要求应聘者通过安全忠诚度调查、具有参与机密信息的资格。据美国媒体、英国媒体2012年12月30日报道,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都曾一改昔日神秘形象,通过网络公开招聘过特工。事实上,许多美国国防承包公司也在通过网络网罗人才,并在招聘广告中推出了一些在普通民众眼中看来“相当古怪”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历史的考察,对英国在此一时期内所奉行的“绥靖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观点中对这一政策形成原因的论述,多偏重“祸水东移”等国际政治等外部原因,较少述及内在动因。本文据此从国民公众心理、传统对外政策及政府决策中的现实内政等方面,分析英国绥靖政策形成的内在动因,以拓宽研究这一问题的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17.
踅镫     
踅镫傅憎享以蜇字构语之词,《词话》中颇为不少:“蜇留”、“重走”、“孩门眼户”等等。“蜇”字并不生辟,D语经常称说。字书注云:“似绝切,旋倒也。”《西厢记》“四野风来,左右乱蜇”,以风之旋转形象地彰明了字义。蜇实即回旋盘转。所以,“蜇镜”便不是《金瓶...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田”字,三横三直,四四方方,坦坦荡荡,平平稳稳。三横为“多”,三直为“川”,众“多”河“川”纵横捭阖,方正梯田镶嵌其间,恰似一望无际中原地。“田”如银镜,如平湖,如满月,“田”不离“日”,万物之所靠沐浴汤汤大地。大地辽阔沃野无垠,一“口”一“口”,人各居田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田”字最多的还是“口”字,大小“口”套,一统天下。如此笔画简单的“田”字况有五个同样的“口”字,这不是哪一个汉字能随便比拟的。“口”当“人”讲,人有“口”当然要吃饭,“口”含“吃”意,这是无庸置疑的。“田”要…  相似文献   

19.
丁淑梅 《阅江学刊》2014,(2):130-136
傩戏面具是傩仪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民俗艺术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的另类记号,它有自己一整套程式化、结构化的记号概念和演述系统。根据傩戏面具的纹样图案、五官造型考察傩戏面具的层级迁延与群落形态的类型学意义及其细节特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知这一借由行动和表演形成的、与固有的文字书写史相区别的另一维度的演述史。傩戏围绕面具完成了艺术与宗教、物质与非物质的转换机制,演述着与人有关、与天堇有关、与神鸟有关、与人类精神愉悦与灵魂自由有关的密码记号---待时而动、知行合一、超越现世苦难、自由在地行走。傩戏面具的背后蕴含着穿透历史与时光的非物质之“道”。  相似文献   

20.
幼新 《社会福利》2005,(8):21-23
在英国,城市流浪乞讨现象非常普遍,全国各地城镇的乞讨者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街头文化”,甚至称得上是“行为艺术”。但是,英国当局和一些市民认为,乞丐不仅扰民,而且有辱当地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