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与交往形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学者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形式”范畴是后来的“生产关系”范畴的雏形。其实 ,“交往形式”是一个比“生产关系”更宽泛的概念 ,“交往”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前提和必要条件。《形态》中的“交往”和“交往形式”是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范畴 ,不应与生产关系范畴相等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提出"交往"用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中心课题,它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基础性地位.主张将"交往"定位为"主体间对象化实践活动",认为正是交往将分散的个人力量整合成改造世界的最大化合力,将彼此隔绝、孤立发展的史初格局改变成全球一体,共生共荣的当代历史格局.交往范畴的当代定位不仅有助于沟通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赋予唯物史观以当代内容和当代形式,而且将为把握世界历史和中国未来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晚年所作的一系列摘要和笔记中,对交往思想进行了具体阐发和展开论述。从这些笔记和摘要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关注于从人类早期社会至资本主义形成的广阔历史时代中人类交往活动的变迁,从交往主体依附性到独立性的历史演变,以及交往形态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发展角度对交往理论进行了丰富、补充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人类历史前后相继的纽带或桥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交往是物质生产的前提,生产力的发展又为进一步交往创造物质条件,又决定交往的形式及其变革。交往是社会互动、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经济全球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交往关系在时间、空间上的扩大化,交往关系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发生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劳动过程;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理论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存在着实践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历史性、价值性与科学性原则等多向度性的统一。按照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交往过程中,既要体现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个体特色。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方式,马克思之前的理论家们对交往的认识功能,交往对个人、组织和国家的生成和发展功能都有分散的论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全面论述了交往的实践性、主体间性,交往的分类、交往的社会功能等,为我们认识交往、通过扩大交往解决国内国际矛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开拓性的成果。但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有重物质生产而轻人的倾向,忽视了交往理论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切与解答。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的主体是人,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被纳入社会生活体系,才能使人的发展具体化和现实化。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挖掘其富含的人本意蕴,反思当代社会人的交往,从而为克服现实社会中制约人的交往健康发展的问题,完善当代社会人的交往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找到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的思想里蕴涵着丰富的交往理论。运用交往理论,围绕生产力、社会关系、全球化、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阐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逐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化,人的发展与社会交往、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视角出发,指出了网络交往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描述了网络交往对社会发展主体,社会发展动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了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交往理论是本世纪国际上最具前沿性和交叉性的课题之一。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从交往的视角看教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教学交往是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交往主客体本质力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信息(information)一词,从词义上分析,确然契合了哲学传统中关于形式(form)的思想,从对形式概念的思考出发,可以瞥见古代哲学,尤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与信息哲学的渊源流脉。对于关系概念的扩展性诠释,则在形而上学的沉思中架构起世界如其所是的复杂性图景。基于信息哲学的形式与关系之思,信息哲学中的意义研究可以呈现出形式生成和关系构成两种路径,从而为信息与意义的关系探讨提供致思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宁波帮"历史演进过程中,"宁波帮"与宁波同乡会组织如影随形;同时,宁波同乡会组织在"宁波帮"的形成、发展历程中也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揭示宁波同乡会组织与"宁波帮"的这种特殊关系,将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认识和评价"宁波帮"。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的政体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政体思想继承了西方传统中既强调政治制度 ,又强调社会结构的大政体观 ,其政体实践徘徊于巴黎公社式平民政体与苏联式精英政体之间。总结长期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在平民与精英之间寻找平衡 ,构造一种能够容纳合理等级和有限斗争的混合政体。合理等级是用来保护人类的好胜心 ,是有利于精英的一种安排 ;有限斗争是要抑制人类的弱肉强食 ,是有利于平民的一种安排。当今中国政体正朝着这个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4.
二语素为类属关系的双音词是偏正式双音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类双音词和一般偏正式双音词不同,表意上存在羡余成分,语义上多为前正后偏式,形式上绝大多数是“属+类”式,词性上都是“名+名→名”式。《齐民要术》中这类以动植物为主的双音词,上古一般都以单音专名相称,后来逐渐构成类属关系的双音词。其主要原因是专名单称不能清晰、明确、准确地传递信息,同时有的专名词义后来逐渐扩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另外魏晋南北朝汉语词汇双音词化也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氏族组织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后演变为以奴隶主或封建领主占有土地为单位的生产组织,与此相适应的是"公有共耕"和"公有私耕"的经营形式;当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广泛运用于农业后,生产组织演变到最小单位--家庭个体,成为此后数千年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又是前者的目的,两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诠释其大众化内涵,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包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三大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和直接生产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果不把这些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正确处理,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区分了3种关系———事实关系、认知关系和法律拟制关系,认为无罪推定是一种法律拟制,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同时对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是一种正确的逻辑论证,而不是“以无知为据”的错误论证,无罪推定并不违反实事求是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明有着一般形态、特殊形态、具体形态和时代形态之分,这些文明形态相互联系、作用,就使得人类文明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形态的不断变化。宗教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形态的变迁与人类自觉的自我意识同样是紧密相连的。基于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对宗教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辨析,通过对宗教意识及费尔巴哈宗教观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马克思所开启的视阈内对宗教问题做出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