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源》(1980年修订第1版)1379页“方”字条下共列了十八个义项,第一个义项,亦即“方”字的本义是“方圆之方,指形体正直者”;第二个义项是“并船”,“也指竹木编成的筏。”我们认为,关于“方”字的本义,《辞源》的解释是错误的;当依《说文》,释作“并船”。 首先,《说文》的解释可以证之于古文字。“方”字的篆文写作,基本上保存了古文字的特征。甲骨文的“方”写作(见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见  相似文献   

2.
释“成”     
许慎认为“成”的本义为“就”。然从“成”字的古文字字形结构、“成”字古义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及“成”的词义引中线索等方面来考察,“成”的本义当为“城”,即用兵器守卫着的、能容纳民众的聚居地。另外,经过对“成”在其基本义基础上 乳形成的一族同族字的考察,也发现这些同族字的意义都与“城邑”义有关,这又进一步证明“成”之本义非“城邑”义莫属。  相似文献   

3.
释“录”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和语音结合起来的符号系统.在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当中,“义”是关键和灵魂,承载着文字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而“音”和“形”是载体,是记录文字内容的物质外壳.本文依据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原则,通过对“录”字字族和“录”字古文字字形结构的剖析和归纳,以及从“录”字字义所引申的词义线索,以探析“录”字本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时代、地域的变迁,大量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已丧失,“识字认半边”已不可靠。但是,“半边字”包括表音的偏旁、表义乃至兼表音义的偏旁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价值。文字学上所说的“古今字”、“分化字”、“区别字”、“累增字”的源头,即它们所从出的母字,正是有关的“半边字”。古文献中直接用“半边字”表本义、借义、引申义者屡见,识透"半边字"有助于探究古文字形音义及其源流演变。音韵学上,“半边字”是推寻古韵部的重要线索:“同谐声者必同部”,“半边字”的价值超过“韵脚字”。古声母的推寻也可借助“半边字”。“半边字”又是训诂学上探究同源词的重要凭借。借鉴“右文说”的合理内核,在训诂实践中加以推阐,从而揭示不少形声字“声中有义”,学者们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辨析、识透“半边字”确为解读古文字、古文献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0、本文试考释“相”字由本义动词假借为副词、由直指到偏指的演变轨迹。1.l从最早的文字史料看,“相”字义为用眼睛打量树木,是“察看”的意思。如(1)相田今允雨(甲骨、卜辞)。1.2《诗经》一书中“相”字共出现三十次,其中动词“察看”、“省视”义项占40%、“佐助”义项占66%,名词“助手”义项占10%、“质”义项占3.3%,副词“互相”义项占377%、偏指“代相”义项占3.3%。《孟子》一书中“相”字共出现四十七次,其中动词“佐助”义项占106%,名词“助手”义项占43%,副词“互相”义项占70.2%、偏指“代相”义项占6…  相似文献   

6.
“风”是个多义字。新编《辞海》“风”字收有十几个义项。《尔雅》释“风”、《古今图书集成》“风”字条、《经籍纂诂》“风”字条均收有多个意义。在“风”的诸多意义中,“空气流动的现象”(新编《辞海》)是其本义,又是其常用义,《说文》:“风,八风也”,“八风”,即“八节风”说的正是“风”字本义。“风”本义之外的其他意义,一般字书中均有训释,也不乏用例,本文不涉。但“风”字有一个“景象”义,颇令人费解: 《辞海》:风,景象,如“风景”“风光”。“风景”中的“风”字,为何训释为“景象”,不见典籍,小学和训诂中也查无先例。  相似文献   

7.
“省”字和“眚”字从秦代小篆起就是两个形体“■”“■”,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小篆的形体训释说:“省,视也。从眉省从■”。“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声”到现代仍是两个不相干的字,但在古文字中它们却是一个形体。《甲骨文编》的编者就说道:“■,眚,卜辞用为省字。按眚省古通用”。金文中它的写法基本仍是那样,高明先生《古文字类编》和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都收在“省”字下。郭沫若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中认为是“眚”字借作“省”字。如《大盂鼎》铭文有这个字,写作“■”,郭老就隶定为“省”字,唐兰先生的《金文讲义》  相似文献   

8.
古文字产生之初,先民们造字一般遵循着“观物取象”、“速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原则。脚作为人类自身站立行走、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器官,从物象和取向上看,当为造字的首选。甲骨文、金文用脚趾表示脚。趾、止在甲骨文中相同,“ ”和“ ”,同时,它还是表示脚的甲骨文构字部件(或符号),其形态有的正置,有的倒置或侧置。金文则演变为“ ”或“ ”,或倒置、侧置,小篆则演变为“ ”。这些符号经隶变至楷,已变得面目全非了。据笔者归纳统计,它们中有的已演变成别的部件,有的在部件中隐匿起来。凡与人类行走相关的古文字中几乎都有表示脚的部件,这些部件随着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尤其是历经隶变和楷化,至今已难以看到“踪迹”。本文对楷字中的“足迹”从多个方面给予了探寻。  相似文献   

9.
释“蜀”     
对“蜀”字造字本义的传统解说提出质疑,指出“蜀”象野蚕之形或象毒虫之形的传统看法缺少有力证据,认为“蜀”字的原始构形理据是由蟾蜍与蛇嬗等动物构成的。考释佐证采用古文字字形材料、地下出土材料和现有文献书证材料作综合论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语料库技术的方法,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黄”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了描写,认为《现汉》(第6版)对“黄”字的释义漏收了7个义项。  相似文献   

11.
释“尤”     
通过考释“尤”字的甲骨文形体 ,笔者认为“尤”字“从又”(“又”即手状 ) ,并在“又”字上方的手指处加一短横划。“尤”字中的短横划为指事符号 ,“尤”字属于指事字。“尤”字的字形义指手指上有肉瘤。“尤”的本义为手指上的黑色肉瘤 ,为名词 ,“”为“尤”字的增形孳乳字。“无尤”一词在卜辞和先秦典籍里均用如“无灾异”、“无不利”之义。  相似文献   

12.
“擒”字辨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代常用汉字中的“擒”字,是个古今字,它的古字是“禽”,本义是“斩获”(杀死),后起义是“擒获”(活捉);前者可称“古义”,后者可称“今义”。很久以来,人们就忘却了“擒”字的古义,而只用它的今义来解释古代典籍,结果常常弄得生死不分,人鬼莫辨,往往把无头死尸当活人来俘虏。因此,有必要对“擒”字的字义予以辨析,这对研究古文字字义,清理古代文化遗产,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释“朕”     
作为第一人称代“朕”字从先秦时期为全民所有,到成为皇帝的专称,并非偶然,究其原因,与“朕”字本身和先秦历史有关,而“朕”的本义,长期无详实记载,因从汉字形、音、义三者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的图像学大师E·H·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这样说过:“没有什么东西能比那些已被遗忘了意义的,神秘的象征符号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有谁能说明在这些不可思议的形状和形式里包含了古人哪些方面的智慧?”确实,岩画研究中最令人感兴趣同时也是最使人头痛的,恐怕就是岩画中那些抽象的符号图形了。贵州岩画中除了具像性的田位之外,还有不少抽象性的图像。这些形象奇特的符号似乎包藏着更多的秘密。但要想真正的读懂它们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这里我们将贵州岩画中出现的各种抽象符号刊列出来,以供有兴趣的研究者研讨。以上是…  相似文献   

15.
“寻”“常”及其连用关系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考释了“寻”和“常”的本义和引申义 ,也考察了它们同义连用的意义来源 ,推定“寻常”做形容词时 ,为“平常、普通”的意思 ,是由“寻”和“常”的本义连用的比喻义引申而来 ;当“寻常”做副词时 ,为“经常、常常”的意思 ,是“寻”和“常”的本义分别引申为“经常、常常”的意思 ,再同义连用而成  相似文献   

16.
“疾”“病”故训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二字,义项颇多,其中大多没有疑义,本文不拟逐一赘述,这里仅就其作“疾病”或“病”(指人在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字解时被误释的故训谈谈一孔之见,以便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问题的提起 “疾”、“病”二字的训解,似乎久已成为定论。其权威的训解,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说文》在“疾”字条下说“疾,病也。”,在“病”  相似文献   

17.
释“罷”     
“罷”(今简化为“罷”)字的形体义为用网捕熊,“罷”一词的本义为“停止”。《说文》对“罷”字的形义分析不确,而“遣有罪也”的训释则为“罷”的引申义用法而非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释“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乐”字的本义自东汉许慎至今已有很多人作过探讨,结论多样,但多不可取。本文结合甲、金文及文献材料认为“乐”之本义当为“栎”。  相似文献   

19.
“朕”本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朕”的本义,受《说文》及《段注》影响,多释为“舟缝”,以至权威性辞书,像《汉语大字典》等也保留此说。遗憾的是,遍查所见古代文献,“朕”当“舟缝”讲,无证。笔者借助词义“同步引申”规律,考察“朕”词族系统,研究“朕”字源流关系,参考《尔雅》释义,认为“朕”本义当为“给予”无疑。形成本文,所得启示:形义关系固然重要,但从语言本身解释语言才最为可靠。形义关系该利用,但切忌拘泥被释字形体本身,必须考察其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两千年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的“秃”、“充”、“失”、“佴”四个从人的字进行考释,指出“秃”是籀文“(毛几)”的变体;充非省声字,本义为“充壮”:失的本义是“用鞭子打”;佴的本义为“强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