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新城建设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颖慧  曹文明 《阴山学刊》2005,18(2):99-106
面对国内的新城建设热,城市政府与学术界都在探讨适合中国的新城发展途径。纵观国外新城的发展历程,其经验在于:如何吸引人口;如何建立自己的产业基础;如何阻止母城的过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三峡库区移民新城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移民新城的建设,不仅仅是移民新城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经济的问题,城市文化的建设同样对移民工作目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县城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新城文化建设与研究应该纳入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今后20年奋斗的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领导,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规划建设庆南新城和庆北新城,是推动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大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持大庆特色、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需要。推进“两城”开发建设,一要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二要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三要从实际出发,科学高效推进;四要强化政策保证,加大支持力度;五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21,(1):5-19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计划),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慧、传统和优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累了丰富历史经验。推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作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同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发展和安全、战略和战术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何伟 《南方论刊》2009,(9):47-49
环水东湾新城的规划建设在茂名的未来发展格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分析新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环水东湾新城建设的规划设想、战略步骤以及加快新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襟三江风物形胜,领山水天地意境。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决战,工作在江南新城指挥部的将士们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站在新安大桥上向南望去,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流水般的车流在宽阔的六车道城市街景中穿行,在和煦的阳光映衬下更显靓丽而舒展。与“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阳湖旧城改造帷幕拉开之始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9.
论人口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人口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时期,我国人口现代化的形势十分严峻,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快人口现代化进程,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了新任务、新使命。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言,关键是要深刻把握“全面”二字,着力推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此,要做到科学理论“全面”指引,战略安排“全面”实施,本质要求“全面”体现,系统布局“全面”延展,有利条件“全面”利用,精神动力“全面”激发,主体力量“全面”凝聚,以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更足、质量更高、效益更好。虽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一些新困难、新挑战,但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全面”这一“牛鼻子”,就一定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当然,更有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师专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要面临的矛盾,论述了师专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信息化建设和推进馆员的现代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元旦假日,老友相聚。自然扯到了假日安排上。听说休宁新城建设日新月异,英姿勃发,市民游客称善,省、市领导首肯。于是,我们几位老同志一致决定去休宁新城,寻找新的感觉,作一番“耳濡目染”的休闲之旅。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挑战,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将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农村制度体系;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8,(3):21-27
我们在2020年到2050年的30年现代化新征程中要实现的现代化指标有两个,这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指标。从经济方面确定现代化的发展指标主要有两项内容,一个是国家的人口数量,另一个是国家的人均GDP数量。对于我国来讲,主要是人均GDP数量。研究证明,如果按我国经济增速逐步下降的常规看,我们难以在如期的时间内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指标。为了如期实现我们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长期保持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理论界》2003,(5):26-26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主要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前一任务是实现后一任务的必要前提。实现现代化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的目标。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并找到了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代价,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思想理论上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  相似文献   

17.
18.
邓小平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现代化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邓小平这一理论指导下,本文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现代化可能而且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依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是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的诱因;文化科学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石;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朱碧波 《学术界》2023,(11):24-33
现代化浪潮是标识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性潮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引导各民族走向现代化。毕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永续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良序运转需要现代法治的护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需要现代化的模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文传统需要现代性的转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想象需要经受现代化的考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虽然需要现代化的赋能,但这种赋能的现代化并不能是西式现代化。西式现代化不但导致人的异化、族裔撕裂与血腥殖民,而且深陷宰制自然的迷思,习惯性地欺凌自然并引发自然的反噬。西式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与文明等级,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然要拒绝西式现代化而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诉求、契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想、符合永续发展的生态要求、满足协和万邦的天下想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唯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之下,方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