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过程一事件分析"是由国内社会学家提出的一个带有准方法论色彩的研究策略.本文通过回顾"过程一事件分析"的缘起、内容、实质,评述其新近取得的成果.力图向读者展示"过程-事件分析"发展演变的整体状况、目前学术研究中研究运用中的不足以及研究策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白红义 《南京社会科学》2024,(3):100-108+122
新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事件驱动的活动,有些事件不仅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也会成为影响新闻业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重访“关键事件”这一新闻学概念的提出以及在现有研究中的使用情况,本文尝试发展一种以关键事件为方法论的研究策略,并称之为“事件新闻学”,意在强化事件在新闻学中的理论意涵。一方面,深化对事件性质的理解,跳出危机事件的窠臼,探讨更多面向的事件类型;另一方面,创新对事件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在过程、结构、关系等多个维度中考量事件。“事件”是一个很好的透视新闻业变迁的视角,把它作为一种新闻学研究的方法论还需更好地把握关键事件的内涵、定位、类型,并且探索适配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使得关键事件这一思维方式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危机沟通是政府与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既有研究多从“信息输出端”分析沟通过程,对“信息接收端”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民众主体性建构过程的分析,是完整理解危机沟通特别是认知偏差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引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突发事件的危机沟通中存在典型的“镜鉴效应”,民众因循往例开展事件比较,建构个体认知并进行情绪表达。在既往事件“固化效应、标杆效应和首因效应”的作用下,人们会形成对当下事件的“从严责任判定、从重情境界定、从速处置预期”。“镜鉴效应”的产生是政民互动的焦点偏移、网民情感的固化认知、社会情境的传播放大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新时期的新问题,政府要提升自身公信力和回应性,有效回应民众的差异化诉求,实现基于不同危机场景的“适应性治理”。  相似文献   

4.
“群众聚集型”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突发公共事件性质的认识,决定了应对态度与应对方式的选择,也决定了应对的成败。在有主观意愿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包含着有破坏故意和无破坏故意两种性质不同的事件。无破坏故意“突发公共事件”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现行应急预案对此尚未建立相应的应对策略。在细致辨析这类“突发公共事件”性质的基础上,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制定相应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动词界性分类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可以根据其表示事物性质还是事件进程分为“属性关系动词”和“活动事件动词”。前者不具有过程特征,都是无界动词;后者具有过程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其相对界性进一步分为“起始”、“持续”、“活动”、“活动-事件”、“事件”、“达成”和“完结”七类。它们从“无界”到“有界”形成一个连续统。如果只从“有界”“无界”考虑,汉语动词则可以大别为“无界”、“有界”和“跨界”三类。“V+了+时量短语+了”格式中时量短语的所指随V的“有界”“无界”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跨界动词套入该格式必然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危机事件的类型特点、研究形成原因及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危机情势,进而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并提出西藏旅游业在当前进行危机管理中急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史研究的整体性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学术界对社会史研究的整体性及其实现过程还没有达成共识。文章分析了新史学“总体史”范畴的发展及其内在联系 ,说明社会史的整体研究的方法应和“社会”的整体联系性相统一 ,只有看到隐藏在社会、社会生活的表象下面的多重结构和相互联系 ,社会史才能实现对社会历史的深层次把握 ,从传统的“事件—叙事”史学模式发展到“问题史学”的新史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社会冲突事件处理的瓶颈因素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鞍钢  王磊 《河北学刊》2007,27(3):74-77
中国正在进入经济社会转型的高风险期,如何妥善处理各类冲突事件、降低社会冲突对社会机体的冲击和破坏,主动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当前社会冲突事件的基本趋势着手,分析政府在处理社会冲突事件过程中面临的若干“悖论”,从政治、经济、知识、信息和体制等五个方面识别出制约地方政府妥善处理冲突事件的瓶颈因素,并针对上述瓶颈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Coombs提出的“危机沟通策略”为分析框架,研究豆浆粉危机中永和豆浆公司的危机沟通策略。研究发现,永和豆浆公司在此次危机事件中,主策略以保持距离和迎合为主,子策略以借口、合理化和支撑为主。对照Coombs提出的危机情境,本危机属于企业内在问题,介于意外和违法行为之间,建议使用修正行为和完全道歉的沟通策略。但无论从危机种类、证据的真实性、危机伤害程度以及组织过往表现这四个面向来看,本个案中的沟通策略都疏于相对情境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叙事思想发展史上,发生了由注重“事件”向注重“叙述”的转变。本文认为,叙述的过程其实就是赋予事件以形式的过程,成功的叙述应该是“词”与“事”的完美结合。文章从语言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别考察了语词是如何被命名,以及事件是如何获得“形式”的。最后,文章还探讨了叙述与媒介问题,认为好的叙事作品总是会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去“架空媒介”,从而使媒介“消失”在叙述之中。  相似文献   

11.
在“花园口事件”发生65周年之际,第一部系统深入地研究“花园口事件”的史学专著《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在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40万字现代史学专著主要内容有:艰难的抗战与决堤策略,豫东抗战失利与仓促的决堤行动,黄泛区的形成与新黄河的军事意义,黄泛区的艰苦抗战,抗战中国民政府的善后与社会救助,沉重而复杂的历史反思等。它不是一般的社科学术成果,而是渠长根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一、学术背景把握的严谨性“花园口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第二年,它以“花园口决堤”、“黄泛区”两个特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董正存  张飘 《学术研究》2022,(4):169-176
在汉语中,X为动词性语素、具有时间用法的半图式性构式“X手”可以用为时间副词,义为“立即/马上”“随即”“紧接着”,它们通常占据事件链的续段事件位置,既可以体现前段事件和续段事件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也可以在事件链的推进过程中起一定的关联作用。“X手”的时间用法主要从其动词用法经由隐喻发展而来,其所处的句法位置则促使它最终演变为了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66位境外中国学者的质性研究,作者探讨了其流动中的时间维度,从“历史与制度性时间(性)”、“生命历程时间(性)”以及“情境性时间(性)”三个向度剖析他们在跨境背景下如何规划与实践自身学术流动历程。研究发现,世界学术流动格局、移民和人才政策等具有历史与制度性时间(性)的向度;学者个体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表现出生命历程时间(性)的特征;而学者经历的“偶然机会”与“情感事件”则具备情境性时间(性)的特点。这三个时间维度相互交织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境外中国学者的流动策略、轨迹和体验。由此,本研究重新审视了学术移民研究中的过度浪漫化倾向,从时间维度揭示了个体在全球移民体系日渐暂时化、学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工作合同逐步短期化的背景下流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与挑战。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推动移民研究的“时间转向”,从理论层面促进移民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巴迪欧提出的数学本体论关注到未来元宇宙空间背后最重要的算法结构,这为我们探寻元宇宙空间建设的本体论与行动哲学问题提供了启示。巴迪欧通过综合德里达和德勒兹的思想,把“事件”看成一种内涵的“外溢”,即一种断裂性的统一,或基于“一”的“多”。元宇宙空间是以物理空间的例外状态而出现的,因此元宇宙空间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事件”。在元宇宙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一些数字习惯的形成或数字意识的自觉往往与关键事件密切相关。巴迪欧所主张的元政治学,体现的是主体在事件中发现真理和建构真理的过程。因此,未来元宇宙空间的构建同样需要引入元政治学。在积极数字事件和消极数字事件的发生过程中,主体忠实于事件及其所定义的真理,能为元宇宙空间的形成提供真实可循的真正努力。巴迪欧关于共产主义假设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刻思考元宇宙空间发展过程中正在加剧的贫富分化和政治极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风险治理在认识路向、方法策略、实践框架三重进路中彰显出系统性。其表现在:耦合交织的新时代风险演绎成为实在的复杂系统,风险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内蕴着统筹全局、注重整合、把握变化的智慧光芒。承袭风险的认识论基础,风险治理策略讲求斗争艺术,主张强化顶层设计、增进协同配合、把握重点环节、协调利益冲突。以此为指导,风险治理在实践中开拓出“人本-安全-发展”“法治-技治-民治”“预防-化解-善后”“共商-共建-共享”四维框架。  相似文献   

16.
戴维·洛奇的《小世界》虽仍然保有弗莱所分析的“浪漫传奇”的基本结构:“历险探求(追寻)-冲突-失败或成功”的循环往复,却颠覆了传统小说叙事的等级次第,以平等、纵向、垂直的关系展开人物和事件,从而成功实现了平等叙事结构对等级叙事结构的替代。此外,《小世界》成功采用了表层“巧合”、深层“冲突”的“巧合”“冲突”共存原型主题,达到了继承并发展传统“浪漫传奇”单一“冲突”原型主题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秦萍  卢东 《天府新论》2007,(4):74-76
事件营销本身只能发挥阶段性作用,是企业营销体系的一个环节。云南普洱茶的失败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为了弥补事件营销的缺陷,可以在事件营销的基础上,将体验营销作为事件营销持久“发酵”的“稳定剂”植入,使二者有机结合,以扩大企业整体营销策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思考中国复兴为何能够引领重塑世界秩序的“国内国际双向互动机制”,研究中国重塑世界秩序的原因和可能性。首先,我们批判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如何影响世界秩序状态的理论,提出中国复兴能够引领重塑世界秩序的论点。其次,选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探索“金砖+”区域机制创新、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作为划分复兴初始期、发展期与成熟期的关键事件,分析了每一复兴阶段不同事件形成时,国内发展定位如何通过外交策略、行动信号、他国反应、国际格局变化而影响国际发展定位。最后,总结中国复兴的每一阶段都是以国内发展定位为起点,以国际发展定位为终点,国际发展定位又是下一阶段国内发展定位的起点,这构成了完整的因果环,随时间动态发展,直至进入成熟期,从而发挥了引领重塑世界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语域理论,以2011年7月至8月凤凰网的子栏目“自由谈”推出的36期网页为研究范围,围绕自由谈如何表达对重要社会事件的观点,该栏目构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自由谈栏目通过结构化的格式,把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呈现了出来;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过程中,运用文字、图片、评论等形式,建立了一种复杂的读者、作者和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21,(2):128-141
为进一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的“社会性”问题,通过对媒体社会网络的实证分析,揭示新闻媒体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机制如何影响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结合“互定向”概念与“扩散”理论,以700余家新闻媒体的微博文本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热点新闻事件为例,考察媒体属性(如“定位”)以及网络结构(即“互定向”关系)对其报道特定新闻事件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不同的媒体角色或定位显著影响其对时政、社会和突发事件类新闻的关注;在控制媒体属性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媒体的感染性或敏感性,以及结构凝聚性和结构对等性等变量对社会和突发新闻事件扩散产生显著且正向影响,但并没有对政治新闻事件产生同样效果。该结论有助于改进对社交媒体中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及规约的认识,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