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城镇化研究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可以从人口视角、地域视角、生活方式的视角以及综合视角等方面进行归纳综述;进而还可对城镇化的水平测度方法如人口比重法、“两化”关系法、综合指标法、多元计量模型法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并提出城镇化概念和水平测度现有研究中存在的概念不统一、传统方法为主、创新方法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GDP在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GDP不能完全涵盖反映社会福利的所有指标,需要对居民福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借鉴社会福利的相关研究,构建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指标体系,从时间序列上(2000—2008年)对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进行系统评价,力图探求影响居民福利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海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省各市县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异;新型城镇化评价水平的前三位分别为三亚市、海口市和琼海市,而临高县、乐东县和琼中县处于末三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海南省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绿色城镇化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绿色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因此选取人口转移、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反映绿色城镇化水平的一级指标,构建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评价我国31个省份的绿色城镇化水平。结果显示: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呈现自西向东的阶梯状分布,西藏、甘肃等西部偏远地区省份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靠后,其绿色城镇化建设极度欠缺;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省份的绿色城镇化发展处于中间水平;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在全国处于靠前的位置。因此,应采取推动城镇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科学规划绿色城镇化建设格局、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来推进我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未确知测度方法的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城市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也是21世纪初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工作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研究了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方法在城市化水平评价中的应用,给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质量动态测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主成分面板方法,进行2003—2013年中国省域城质量面板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镇化质量纵向稳步提升,横向梯度效应由东向西递减。通过空间面板分析表明:中国省域城镇化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且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提升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并趋近区域收敛,还需采取均衡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择反应物流发展水平的1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以2012年山东省17地市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取4个公共因子,再结合聚类分析法将山东省17个地市物流发展水平分为三类,为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把生态城市理解为循环经济的载体,研究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以期提供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依据.通过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解析,构建了包括资源利用、废弃物减排、废弃物处置、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资金投入等体现循环经济范式的指标体系;应用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检验,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测度生态城市发展水平;以全国30座主要城市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应用测度体系,对全国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 ,关于城市化水平的研究只把人口城市化作为唯一的测度指标 ,这种做法不免有些片面。本文提出了全面评价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模型 ,并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在现有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选取经济、社会、环境等33项指标,构建了毕节市县域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9.0对2010年毕节市县域"一区七县"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市域内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县域间存在明显差距,城乡发展呈现不协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从经济、社会、人口和土地4个方面出发,利用熵值法,构建对1990-2012年合肥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评价体系。综合测度的分析表明合肥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官方公布的人口城市化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且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同时发现第三产业、公共交通和城市环境水平对合肥市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小。合肥市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13.
14.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该类特殊区域的绿色发展的实现形式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运用熵权TOPSIS法深入剖析藏区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藏区的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2006-2015年宝鸡市城镇化人口、居民收入等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宝鸡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宝鸡市近10年城镇发展不断加速,城镇化的建设力度加强;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上升.其中,2006年、2015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35%和16.86%;宝鸡市近10年城镇化水平虽然有所发展,但较全省、全国仍然比较缓慢,存在城镇规模偏小、城镇职能发挥不出来等问题.宝鸡市城镇化要更好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精准扶贫,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产业竞争力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橡胶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我国橡胶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给出提升我国橡胶产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城乡统筹五个一级指标出发,科学地选取二十个二级衡量指标来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以安徽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对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找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指标。最后,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福利建设并重的重要阶段,测算社会福利指标,探索社会福利水平的突破点成为学术界的一项新议题。本文以福建省9市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为研究期,基于因子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文教、环境损耗、城市建设、人力资源等7个方面对地方福利水平进行测算,探索各因子对社会福利水平的贡献率,并对9市的福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从因子贡献率看,经济水平、环境损耗程度是影响社会福利提高的2个核心要素,其贡献率达到35.55%。从福建省9市的社会福利综合评价看,厦门、漳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社会福利水平位于全省的上游,且厦门市的社会福利水平最高;三明、宁德、龙岩、南平、莆田等城市社会福利水平位于全省的中下游,且莆田市的社会福利水平最低。最后,对福建省9市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提高福建省各地区福利水平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质量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重视,但是对其内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文章从城镇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三个维度共30个指标着手,构建了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12年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法。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呈两极分化现象,山西、江西位于前列,湖南、湖北位居其中,安徽、河南相对滞后。最后结合各省市城镇化水平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发展模式、发展程度、发展阶段、发展效应、发展速度 5个方面得出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基本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 ;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制约经济发展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以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