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些士兵们     
《士兵突击》中的士兵们性格各异,而在他们身上,却集中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善良真诚的本质编剧兰晓龙在网上被"兵迷"们尊称为"士兵之父",在他们心里,兰晓龙一手缔造了这群血性十足的热血男儿。在《士兵突击》之前,兰晓龙也创作过其他角色,不过战友们告诉他,他笔下的那些人物都是"假人"。这一次他不会有这样的紧张和顾虑,无论这些铮铮铁骨的士兵自身有着怎样的性格缺陷,丝毫无损他们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作为《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说这部戏"击中了现代人心中最柔软的某个部分"为了创作《士兵突击》,身为军人的兰晓龙下基层部队代职,"乔装打扮"体验了模拟战争中的动态美感。他说,部队里其实有很多许三多那样的士兵,他们来自农村,有些木讷,但十分真诚。  相似文献   

3.
大众眼中的士兵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他们是英勇善战的庄稼汉,有情有义的壮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王宝强是那种扔到人堆里根本找不出来的普通北方小伙子。当这位"傻根"出现在《士兵突击》里,以特种兵许三多的角色出现的时候,你很难觉得他会成为一个偶像。许三多和我们记忆中的士兵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近六十年里,无论是现实里,还是影视作品中,士兵的形象不断变化,一些深入骨髓的特质却是这些士兵们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戏痴张国强     
为了演戏,他可以发疯,可以不要命,他是《士兵突击》剧组中中毒较为严重的,到现在,他都不敢看全这部自己投入太多精力的戏  相似文献   

5.
《士兵突击》的观众群体从10岁到70岁,其中以20至30岁的观众群数量最庞大,职业分布十分广泛"沦陷!完全是一场沦陷!"黄敏这样说起自己看完《士兵突击》的感受,"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变了。"二十四岁的黄敏是成都一家大型国企网络中心的管理员,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管理维护公司局域网。黄敏的另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瑜伽馆做瑜伽教练,这份工作占据了黄敏大多数下班以后的时间,所以她很少看电视剧。  相似文献   

6.
他想当兵想了一辈子,尽管从军梦破灭,但士兵的精神却让他在商场上找到了方向"我的确被感动了,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说起《士兵突击》,46岁的崔明华显得颇为激动,"血性的钢七连,坚持不懈的许三多,宁折不弯的伍六一,他们让人热血沸腾。"崔说,这些年,他看了很多类型的军事片,很少有一部能如此深的征服他的内心,"上一部是很早之前了,那是《巴顿将军》,一部影响我人生的影片"。  相似文献   

7.
兵毒来袭     
兵毒最初在剧组内部蔓延,每位演员都不同程度中了毒,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它袭击了万千电视观众张译是《士兵突击》中史今的扮演者,再有两个月就是这位自称"不像演员的演员"30岁的生日了。人说三十而立,张译今年29岁的生日恰逢阴历大年除夕,但在那个双喜的日子里,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因为《士兵突击》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此前,他是个需要到  相似文献   

8.
28集电视剧《士兵突击》今夏意外走红,它指挥着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占领了办公室的"饮水机",在互联网上聚集了几十万的"兵迷"一部"三无"电视剧最近红了——剧的名字《士兵突击》,硬邦邦的,无时下热门剧名的"色香味";整整28集,无一位大牌明星,无一个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9.
兵毒,因电视剧《士兵突击》引发的大规模中毒现象。兵毒的发作始于2006年12月《士兵突击》在陕西电视台青春频道的首播,此后一年的时间里,在整个中国逐渐蔓延,甚至波及海外。兵毒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纯粹与美好的内涵,电视剧中的军营被认为只是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10.
长期关注《新世纪周刊》的读者,看到手里的这期杂志,肯定会发现:我们曾经做过关于《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的报道,现在,它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的确,上一次,《士兵突击》登上了《新世纪周刊》的封面。这一次,又是一个篇幅很大的报道。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媒体上出现,是很罕见的——虽然报道一次比一次更为深入。就此,编辑部内也曾经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最终,深受"兵毒"感染的意见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有很多旁白,它的修辞艺术值得探讨。《士兵突击》里的旁白运用了比喻、反复、摹状、设问等大量的辞格,旁白自身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同时旁白嵌入电视剧中在宏观上尤具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士兵突击》描写的是一个名叫许三多的青年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特种兵的故事。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许三多"这个虚构的人物还被评为年度人物第  相似文献   

13.
《大长今》与《加油!金顺》等具励志特征的韩剧引发了中国本土“励志剧”拍制热潮,其中《士兵突击》更成为一部典型的中国本土“励志剧”的成功代表作。通过资料归纳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出了韩国励志剧的特征,揭示了《士兵突击》成功的真正原因和此剧的社会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士兵突击》重新诠释了心灵自由的源头,军营生活中的束缚管制只是假象《士兵突击》第18集中,原钢七连连长、后来的师侦营副营长高城正配合老A进行选拔赛的巡视,之后,发现了隐蔽失败的马小帅。马小帅是钢七连的第5000名士兵,也是最后一名,他的入连仪式几乎是和钢七连的解散绑在一起的。所以,那一刻,本应带着马小帅回俘虏营的高城起了护犊之心,命令马小帅继续隐蔽。面对执意放水的高城驾车而去,马小帅几乎在嘶吼:"别以为我来七连没几天,就长不出七连的骨头!"然后,拉开求救弹,黄色烟雾向天而去。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段奕宏功成名就的年份。2006年。凭借《士兵突击》中真诚帅气的袁朗.段奕宏已经走红影视圈,而2008年《我的团长我的团》却牢固地奠定了他在这个圈子中的实力派、演技派加偶像派并存的地位。2010年初,他更是被诸多喜欢他的影迷冠以“戏妖”的称号,足见影迷对他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凭借《士兵突击》,段奕宏这个农村小伙一炮走红。最近,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再一次使他人气翻腾。其实,段奕宏的成名之路真的可以用"痛苦"一词来形容。  相似文献   

17.
军事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折射出的男性气质,弥补了社会长久缺乏的男子气概,从而实现了审美上新的和谐:秩序的和谐之美与平民式的单纯之美。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该剧主人公许三多经历了由从属到软霸权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士兵突击》激发了中国社会大众的一种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8.
自卑,依赖,这是许三多具有、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是执著、不放弃,是许三多有,而我们缺少的王宝强今年23岁,很多艺术院校专业出身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刚出校门,可这个从河北邢台南河县农村走出的孩子已经先后出演过好几个广受欢迎的影视角色:《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暗算》里的阿炳,这一次《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做演员是他8岁时就有的梦想,到目前为止,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跟他本人有一点非常相似——他们都有点  相似文献   

19.
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的军营戏《士兵突击》,成为今夏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剧中的主要角色许三多,在剧情开始时,几乎就是"笨蛋兵"的代名词,最终许三多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A(各军最精英队伍的一种称呼),这个"笨蛋兵"的领导们是怎样带出了这样一个兵?《士兵突击》讲述了"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的许三多,从一个在父亲棍棒下长大又无比老实胆小的农村娃,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兵的故事。许三多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领导,他们手下都曾有个许三多。  相似文献   

20.
去年热播的《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充沛的体能最后进入老A,成为兵王。肩负特殊使命的特种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军中精英,那么各国又是如何来挑选这些兵王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