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知人善任 只有在“知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善任”.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知人”.不仅是了解下属的知识、技能、专长、能力等这些有形的东西.还有思想、品德、精神、气质等这些无形的东西。比如有的人是为了待遇,  相似文献   

2.
为君主之道莫过于知人善任。然而知人善任却行之有道。古书《径野子内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西邻”的当家人,生有五个儿子。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驼背,五子破脚。在一般人看来,这当家人的日子难过,五个儿子三个残废,包袱够沉重的。但是“西邻”这位当家人善于察事识人,因人制宜。让老大农务,老二经商,老三按摩,老四挂绳,老五纺线。五个儿子各尽所能,各用所长,化弊为利,全家无一废人,日子过得非常红火。这个故事对于我n]今天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西邻”的知人…  相似文献   

3.
人生三乐     
赵倡文 《人才瞭望》2014,(12):84-84
人生有许多种快乐.可让我最感快乐的却是孟子老先生所说的“君子有三乐”,老人家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自从读了这段话.我一直想.这“三乐”大概就是乐中之大乐了吧!  相似文献   

4.
知人善任,就是在领导活动中对干部的正确考察和选拔使用,是领导的一个基本职能。知人就是要了解人,善任就是要用好人,知人和善任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 古人说:“政以得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现在,领导者在用人问题上能否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要做到知人善任,领导者就应该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魄、用才之量、护才之胆。必须掌握和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德才兼备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二…  相似文献   

5.
组织人事部门要知人善任,但“知人善免”也是应有之义。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就要不可避免地将一些不胜任工作的同志从领导岗位上“免”下来。只有“善任”与“善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孙学 《人才瞭望》2010,(4):73-7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于隆中躬耕陇亩.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为其所用:其兄诸葛瑾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是一个道理。’这些话.足以显示出他的高贵品格,哪能出现那种流传的事呢?子瑜是不会负我的,我也不会负子瑜。”  相似文献   

7.
知人善任──浅谈现代领导人的用人之道王其顺,凯传江泽民同志最近在谈到如何选拔和使用干部时强调“坚持党的原则.坚持用人标准和干部政策,公道正派,坚决抵制和纠正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说明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及某作为执政党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必然要对社会...  相似文献   

8.
“师父,你在仰望什么?”小和尚问。 “我在仰望星星。”老和尚说。 “星星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你够不着它,也摘不下它,看它又有何用呢?”  相似文献   

9.
曾志 《人才开发》2001,(11):5-6
江主席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这一重要论断,高屋建瓴,指明了提高领导干部用人能力的目标和方向,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适应新的情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以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创先争优内容.创新文明创建载体.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服务工业集聚区发展.提升部门良好形象.平舆县人社局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以“优质服务我提供.良好形象我树立.争先创优我担当,人社品牌我打造”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活动.大力倡导“三声”(进门有迎声、询问有答声、走时有送声)、  相似文献   

11.
张曼娟 《人才瞭望》2009,(10):65-66
有个律师朋友在学校里兼课.在接到某些研究项目时.便会找一些研究助理帮忙.有几个年轻助理.已跟着他两三年.我们也就认识了。其中有个叫阿雅的女孩.我头一次见到她.她捧着好多档案匣.像表演特技似的从楼梯上下来.满脸都是笑容,嘴又甜。律师朋友对我说:“阿雅人很乖的。”  相似文献   

12.
王祖远 《人才瞭望》2009,(10):66-66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尽办法也找不到工作。父亲说:“没事干就跟我去挖沙卖吧。”年轻人不甘心地说:“我读大学.不是为了挖沙的,我要等待机会。”  相似文献   

13.
我还很小时.母亲就告诫我:“走路的时候.不管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回头、不要顾盼,专心走你的路就是了。”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路上有不干净的东西,你要招惹了它,就会被摄了魂。”母亲不止一次这样说.我的心中慢慢生出一些对夜晚的恐惧。记得小时候.天黑我是不敢出门的.生怕遇到“不干净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亮丽的羽毛     
周玟 《人才瞭望》2009,(2):62-62
有一根非常绚丽耀眼的羽毛.生长在大鹏鸟的翅膀上。在众多羽毛中.这根羽毛十分与众不同。它每时每刻都闪闪发亮,耀眼夺目,令其他羽毛羡慕不已。他自己也常常得意洋洋.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有一天.亮丽的羽毛意气风发地对其他羽毛说:“大鹏鸟展翅飞翔时看起来如此壮观伟岸,还不是因为有我参与。”其他羽毛听罢都低声附和。又过了一段日子,那根漂亮的羽毛更加自以为是地对其他同伴说:“我贡献最大了。没有我的话,大鹏鸟那里能够一飞冲天呢!”  相似文献   

15.
扈欣华 《人才瞭望》2005,(12):88-88
“工作态度是否端正”这是我们基层评价员工工作的标准之一.在给一个员工做评语时也常常有“工作态度端正.积极主动”等话语,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我们现实的基层管理中是不是真的体会到了“态度”的内涵,我看未必,很多单位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字面含义上.没有深刻地去思考它,明确它,使用好它。也就是说,在很多基层单位,“态度”只是一句评语而已。那为什么我们还说,态度管理是基层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呢?  相似文献   

16.
雾里竹海     
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四川省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蜀南竹海”。他从那里旅游回来说:“太美了!唯一不足的就是一直在下雨。”因为他几次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和稍微的遗憾.我也迫不及待地到此一游。  相似文献   

17.
叶剑英元帅历来重视人才,爱惜人才。他经常强调,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甘当伯乐,善当伯乐,要有伯乐那样的“慧跟”来发现人才、识别人才。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叶帅始终模范地执行“任人唯贤”这一党的人才路线,以其丰富的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军军事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从叶帅几十年戎马生涯中,采撷几件他“慧眼识英雄”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职业教育从层次上来分.主要有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和高职教育:从类型上来分.主要有“双元制”、全日制和短期培训等。“双元制”是德国中职教育最基本的办学制度.也是其最成功的基本经验:高职教育主要是“双元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具体表现为职业学院或“双元制”大学。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工作方法上.有“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类型。这两种工作方法.本身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在“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工作方法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很难同时兼备这样两种品质。这不仅同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有关,而且也同其性格、气质乃至兴趣爱好有关。但是作为一个战略家.尤其是在进行战略决策或解决重大问题时.必须有“举重若轻”的方法和气势.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提出大战略.开拓大思路,作出大决策。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张飞华 《人才瞭望》2016,(6):171-171
为实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管理目的,现代企业在用人环节通常都倾向于采取多元化措施,以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员工,不仅考察员工现状,还查阅其载录于档案材料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旨在严把人才关口,为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劳动风险。而这一过程就凸显出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为此,基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背景,探讨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