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雅斯贝尔斯对大学理念有深刻的探讨,这些理念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及《什么是教育》都有精辟的阐释.他认为,在大学中教学应该与研究并重,这对于我国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雅斯贝尔斯全部哲学中的一条主线是康德哲学。雅斯贝尔斯接受了康德的自由理念 ,认为自由是人的根本现实。但是 ,当他用生存 -超越者关系来解释康德的自由观时 ,实际上改变了康德的思想 ,把哲学推进到远远超出康德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孙丽涛 《河北学刊》2003,23(6):64-66
雅斯贝尔斯把历史从纯粹的认识论领域中引出,明确宣称把历史的总观念奠定在超验的基础上。他为开放的理性精神开辟道路,努力消弭近代哲学以科学理性杀死上帝的虚无主义态度,试图在"理性与信仰"之间架起桥梁。他认为,历史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的统一,是人类互相理解、交流的活动,统一的目标是无止境的任务,人类必须担当起自我拯救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大学学术不端的频发、多发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术不端治理方面,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以雅氏的大学之理念为基本视域,将其运用于大学学术不端治理的逻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遵循大学作为多学科统整体的整全治理而非局部"应景式"的治理逻辑;遵循治理切近大学高贵精神品质与超越性要求的内在治理而非紧跟现实的外在治理逻辑;遵循治理凸显大学作为追求真理与进步的自由精神原则而非简单依循法律规制的治理逻辑。基于此,重铸大学理念与精神、重塑大学学者之魂魄、回归大学学者的初心与使命、再现大学学术研究与评价的本义应成为优化大学学术不端治理的要义旨归。  相似文献   

5.
雅斯贝尔斯并没有构筑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哲学.但是,在对边缘境况和生存交往的分析和反思中,雅斯贝尔斯探讨了一系列道德态度,而这些道德态度构成他的生存哲学的规范涵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中涉及到的中国问题作了相关梳理 ,从历史的起源、历史以及悲剧意识几个方面探究了卡尔·雅斯贝尔斯对中国的描述。本文认为 ,轴心期中国历史时段丰富的精神气象为雅斯贝尔斯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了一个经典意象 ,雅斯贝尔斯对中国历史的片断描绘 ,根本上未能走出“欧洲中心主义”的西方意识 ,其对中国的言说 ,与事实上的中国是两码事 ;本文认为 ,雅斯贝尔斯对中国缺乏悲剧意识的论断 ,固然有可商榷之处 ,但总括而言不无道理 ;雅斯贝尔斯对中国儒教的否定 ,应该是儒学复兴课题有所应答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雅斯贝尔斯教育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江汉论坛》2007,(2):132-135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方式进行了系统分类与深刻理解,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交往、注重自我教育、推崇对话.根据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方法的思想能实现对传统灌输教育的改造.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强化交往、体验、对话等方法的运用正是体现了雅斯贝尔斯教育方法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人及其超越性"是由一个时代的总体"精神状况"决定的。雅斯贝尔斯从"无所不有"而又"一无所有"的人类精神处境出发,对"限界状况"、"挫折"、"悲剧的知"、"艺术家的类型"等展开了独到的分析。他综合运用精神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的知识资源,对人性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对人类的"限界状况"进行了重新考察,从而认识到"悲剧"是对"限界状况"的超越,生存是艺术的"根源性"存在,"悲剧"才是"超越性",才是"真理"。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与德国哲学家尼采处于不同的时空与国度,二人的生命没有有形的交集。但是,二人在生活际遇、诗哲气质、艺术追求以及哲学思考上有诸多的共振点,这使得二人的思想穿越时空,产生了心灵共振和精神相遇。麦尔维尔在19世纪50年代的小说创作无意识地成为了尼采酒神精神的文学再现。  相似文献   

10.
禹墨作为一个整体与鲁迅的关系研究先从精神联系开始。迄今为止,此研究局面还未彻底改变,这使鲁迅与禹墨的关系研究事实根基不稳。因此,鲁迅与禹墨事实关系梳理尤显必要。鲁迅的生活经历证实鲁迅与禹墨在事实上有多种渠道相遇,而禹墨精神作为绍兴的文化根脉在鲁迅儿时就植入其内心。通过全面的事实回归,鲁迅与禹墨关系的特别之处也呈现出来,这为深入分析鲁迅与大禹间的关系提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孟子认为,伯夷、柳下惠、伊尹、孔子分别代表了在进退问题上的四种不同做法,而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趋于仁以及"归洁其身"。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于恶人之朝,可谓"以去为洁";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可谓"不以不去为不洁";伊尹秉持"何事非君"的观点,去就于两君之间,而他"自任以天下之重"则为孟子所赞许。孟子推崇孔子是"集大成"者,其进退观在相当程度上吸取了孔子的主张。他还指出孔子有"见行可之仕"、"际可之仕"与"公养之仕",这也代表了仕的三种层次。  相似文献   

12.
《楚辞述注》是明末出现的较为重要的《楚辞》学著作,惜乎学界对该书及其作者来钦之等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了解。考察来钦之其人、家世及其与陈洪绶之交游,有助于研究来氏及《楚辞述注》相关的背景问题。陈洪绶之所以将版画作为《楚辞述注》梓刻插图并为之作序,系缘于其与来氏家族交谊及姻亲两层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中世的禅僧,特别是临济宗梦窗派禅僧的活动涉及室町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性特征。梦窗疏石及其门下的春屋妙葩、义堂周信、绝海中津等人积极参与足利政权,在幕府的内政与外交中被委以重任,这不仅是室町时期日本禅宗的特点,也是室町时期非常重要的政治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邦达昌”是西藏地方的一个著名商帮。本文通过对邦达昌的兴起经过及其在西藏区内外、国内外贸易活动的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邦达昌家族崛起的地理、历史及政治因素,并对邦达昌家族与西藏和内地的关系,特别是其对祖国抗日战争和革命事业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迄今没有日文或中文的专文整理德富苏峰的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国的方式有别于欧美者,主要涉及日本自身的定位,而观察者对日本的国家定位与对国际局势的认识,又常与日本当时的国家政策息息相关.见证明治雏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富苏峰,就是日本近代史的最佳见证者.德富苏峰除了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与新闻工作外,也有多变的政治思想与政治观察角度,以及对于日本发展的热切期盼,是日本近代史上最难以了解的人物之一.德富苏峰除了长期观察中国之外,也曾经两度前往中国,除了实地考察之外,也与中国的政要与思想家有互动与往来,其中国认识也因此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并可藉此反射日本在近代化历程中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6.
政策工具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新兴领域,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从治理者与目标群体的互动关系角度,可将符号劝服、建立能力、提供学习作为区分每种政策工具之次政策工具的特征标准;从政策工具的本质及使目标群体自觉顺服所形成的政策过程连续体的逻辑角度而言,政策工具分别承载着传达政府政策规划的愿景、沟通消除政策争议、解决特定公共问题、提升政府执政形象四个方面的功能;而以政策工具并非一个纯技术的行为过程为起点可推论评判政策工具选择合理性应包含政策工具选择结果的可接受性以及政策工具选择过程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两个层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叶一舵 《东南学术》2001,(6):169-175
本文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主要分歧进行辨析的基础上 ,对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作了整合性的再认识 ,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适应论” ,认为个体心理健康标准就是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具体地说 ,心理适应(自我适应)———社会适应和生存适应———发展适应形成个体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结构 ,不同个体的不同适应状况决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并导致个体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而个体只要能以自己的方式正常或良好地适应各自的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 ,均应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人。当然 ,四种适应的统一无疑是个体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44年6月,华莱士访华,针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战后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进步主义色彩的观点。华莱士认为,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必须重视民主,实行党派合作,走进步政治道路;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必须重视民生,以农业改革为基础,由国家主导,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实现现代化;国际政治方面,中国应该发挥大国的作用,成为东亚地区稳定及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陈林侠 《中州学刊》2008,(1):237-242
魔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兴起,成为新世纪以来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受西方魔幻电影的影响,东亚电影业也出现了以一股注重魔幻创作的潮流.从文化角度说,东亚魔幻电影在当下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集中反映出多元文化杂交的现实困惑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寻踪.它往往触及"非存在"主题,借助仿梦、幻觉、魔幻等特殊的叙事方式,假设臆造出一个主观性情境,并以人物间激烈的碰撞,使观众体验着一种非实存的情绪,传达创作者意向性、形而上的抽象观念.魔幻类型无论是阐述"非存在"主题,还是印证本土文化身份,都建立在一种流行文化的基础上.《无极》等魔幻电影与以《诛仙》为代表的玄幻文学在当下接受渠道中判然不同,这反映出中国影视流行文化的体制不仅与日韩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与其他流行文化的传播(如网络文化传播)也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历代皆认为管仲之所以能够相齐,取得政治上的成功,最主要的在于鲍叔的极力推荐和桓公用人不避仇两个方面.本文依据<管子@大匡>等典籍,对于桓、管之间的君臣遇合以及管仲成功的原因作了新的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