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外行政监察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时期中国行政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行政监察制度为例,从行政监察主体、行政监察对象、行政监察程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借鉴,认为应吸收国外发达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长处,弥补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不足,促进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阶段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存在弊端,使行政监察人员责任心不强。行政监察责任制度对监察人员实行过错责任追究与行政赔偿相结合、引进激励机制等制度,可以使行政监察部门有效地展开工作,使行政监察合理、合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历史悠久,体制完善、机构独立,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行政监察制度及其运作,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形成、发展、成熟完善等时期的分析,进而总结出其基本特点,以便从中得到一些现时代的借鉴意义,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4.
御史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最基本的行政监察制度,贯穿自秦至清整个封建时代,在其实施过程中,虽然难免其先天不足,但在保障社会安定、防止官吏违法失职和腐败堕落乃至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入了解古代御史选用的制度设计和原则规定,鉴古喻今,无疑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植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在监督行政权的依法行使,维护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改善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外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并借鉴性地在我国人大引入这种制度,对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救济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透析我国监察制度现存的主要缺陷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地分析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可借鉴因素,论证了我国引入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对我国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创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特邀监察员制度产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许多高校聘请了特邀监察员,这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特邀监察员工作机制,以便更好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制度还存在不足,行政权力制约力度较弱。为了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应加强国家行政监察立法,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督,逐步解决行政监察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行政监察工作中监督不力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行政监察制度作为行政权运行逻辑中内在监督的制度依赖,其在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多维视域的功能价值形态,诠释出国家公权力运行的正当性保障机制。行政监察制度的功能价值形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它是彰显行政法治的重要标识,是表征行政廉洁的特质要求,是建构行政纠错的机制保障,是提供行政救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各国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一直没有停止过,但腐败丑闻屡见不鲜.因此,研究监督机制问题十分必要.各国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借鉴,不断进行着监督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探索.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起源于瑞典,并迅速演变推广到很多国家.该制度从一种新的角度入手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国体政体上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怎样在现存的体制下引用借鉴这种新的监督思路以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监督制度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