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企业投资及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心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5-10
公用事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公用事业企业产品具有公益性 ,而且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 ,因而对该类企业的管理及投资模式一直是各个国家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西方国家管理、投资公用事业企业的先进模式 ,通过比较分析 ,结合国情 ,笔者提出我国公用事业企业管理和投资改革方向及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宋英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84-85,92
公用事业产品是涉及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特殊私人物品的范围广泛的一系列产品,由于其产品属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公用事业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多渠道的融资,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公用事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分类筹措建设资金、促进非公资本介入、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作用等拓宽公用事业融资渠道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Z1)
公用事业是特殊的垄断产业 ,除垄断产业的特点外 ,还有其独特的性质。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经营困难 ,改革滞后于一般企业 ,在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文章分析这些问题 ,并据此提出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用事业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用事业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但长期以来其垄断经营 ,管理体制僵化 ,经营困难 ,改革滞后于一般企业。本文认为 ,公用事业本身有其特殊性 ,不能套用一般行业或企业的改革模式。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改革其垄断经营体制 ,加快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为实现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方向 ,必须进行多方面的配套改革 ,同时发挥政府在公用事业改革与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用事业:挑战、权衡与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玉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9-85
进入2l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公用事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市场经济规则的挑战、全球化的挑战、环境保护的挑战、城市化的挑战和资源约束的挑战,发展环境愈来愈复杂。同时,在公用事业改革的进程中,面临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国有与民营、垄断与竞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权衡取舍关系。为了应对公用事业发展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权衡取舍各类关系,政府须建立与当前社会制度环境相适宜的,规范、理性、创新、动态的管制模式,促进公用事业改革并最终使政府管制更具效率。 相似文献
6.
论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洪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6):13-17
特许经营已成为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办法。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将某项公用事业的经营权授予特许经营者,由特许经营者对该项公用事业进行建设和运营,承担相应风险,并从公用事业用户的付费中获得报酬。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企业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可从公共规制理论得到解释。监管机构应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监管的重点是市场准入、价格监管和普遍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7.
8.
吴琦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49-52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在我国逐渐兴起,一是因为相关的法律制度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二是出现了一系列有利的市场环境因素。然而,公用事业民营化尽管能带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等诸多好处,但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公共利益受损、公共安全危机等。政府必须在推进民营化改革的进程中切实有所作为,加强监管、提高决策能力、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才能使改革顺利地推进并实现其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1):62-66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和宪政制度建设具有良性推动作用。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角色、功能的合理定位问题,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公用事业企业、消费者三方的关系。具体途径是设立独立的管制机构,实现政府从公用事业的垄断经营者向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的角色转变;积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和听证制度,实现政府管制程序的法治化;要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着手,进一步规范政府对公用事业领域的财政支出;要积极打造诚信政府,强化和完善政府责任的落实和追究。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经营与公用事业民营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劼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城市经营理念产生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 ,它的产生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提供了理论前提。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充和发展 ,公用事业民营化趋势势在必行。合资、直接并购、纯民营、BOT、TOT、PPP几种民营化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 ,这为加快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并最终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多重选择。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及其严重退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十分迫切。建设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五种基本思路是 :应用熵理论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生物哲学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物质投入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应用先进技术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社会进步和持续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这些基本思路是研究和探讨西北地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核心 相似文献
12.
周林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6)
产权被锁定在一个固定的归属关系中并不意味着产权的交易必然被锁定在一个固定的效率水平上。真正的竞争性的公用事业市场应当是国有(或公有)和私有经济成分都有机会参与的市场而不是某一经济成分完全垄断的市场。在我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决不能将产权的形式归属作为产权体制改革或管制的首要目标,只能将产权的竞争性交易作为产权权利实现和对产权进行合理管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杨业艺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Z1):24-25
城市的发展除了物质建筑的承载,同时还需要市政公用事业运营与支撑,城市体系发展成熟与否取决于市政公用事业的水平高低。因此,将对广西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历史、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大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141-145
公用事业的价格听证的重要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公用事业产品自身定价的困境决定了对其产品的定价必须在激励的框架内来进行。同时,价格听证作为一项民主决策的参与机制,价格听证会代表的构成、素质及其保障机制等对价格听证的最终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6):17-20
当前世界各国公用事业反垄断法规制执法主体主要有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统一执法、合作机制下的分权执法和合作机制下的共享执法三种模式.法院虽然不是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但它是反垄断法重要的实施机构.我国法院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需要进一步加强.私人执行制度在我国的反垄断的执行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实践中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其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逐步深入 ,制约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因此须对这些瓶颈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以推动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龚恩华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36-39
公用事业是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因此,公用事业直至今天仍然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兴办,但是,公用事业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今公用事业民营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政府规制是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旨在为市场运行及企业行为建立规则,确保市场的有序运转。中国长期存在的政府行政性管制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障碍,构建适合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规制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金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5):140-143
公用事业民营化是现代各国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方面。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能够激发公用企业的经营活力,提高公用企业的生产绩效,为公用事业市场提供有效竞争。从国外的实践经验看,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监管二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政府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监管,能够确保企业间有效竞争的实现,同时减少公用企业生产的外部负成本。我国政府对公用企业的监管模式,包括采取特许经营制度以及对公用企业进行行政指导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公用事业的独有特性,长期以来它都是由公共企业垄断经营.随着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弊端日趋暴露,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率先揭开了民营化运动的序幕,在过去的近30年内,这一股风潮几乎刮遍全球.民营化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不足,它可能会带来效率风险、公平性风险、公共价值流失风险、信息悖论风险以及腐败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对于公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宫天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31-34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对此,引入科学的社会参与机制,用公民权利制约权力,形成社会、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保证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