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认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将成为21世纪哲学的中心视界。其根据主要是:一、交往实践观成为当代哲学主导范式,是全球化趋势的内在逻辑;二、随着世界哲学主导性思维方式由“主体—客体”模式向“主体—客体—主体”三极关系结构的转换,唯有交往实践观才能科学解答主体际难题;三、交往实践观融会中国传统哲学、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探讨科学发展的规律,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现的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及其争论,对于推动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和加速科学发现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试图用“潜科学”的观点来建构一种新的模式,以促进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1.科学发现的“潜科学”模式,是对十余年来“潜科学”研究中孕育着的科学观的抽象和升华,并且是这种潜在的科学观的必然显化。“潜科学”研究的实践,在经历了概念提出阶段、学科确立阶段之后,理所当然地要进入科学哲学的理论化、模式化阶段,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我们关于科学发现的本质和规律性予以“潜科学”模式的界说,其主要之点是:一个总概念——潜科学,两种主体——集约化主体和充分社会化主体,三个场相——主观精神扬相、理性实践场相和客观知识场相,三个阶段——潜科学阶段、由潜向显转化的中介阶段和显科学阶段。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在上述实践基础、科学背景和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直被视为认识论的经典思维 ,它预设了一种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等范畴的先验性存在 ,认识直接就是主体对客体绝对本质的认识。但是得益于康德现象学认知的马克思历史认识论则一举粉碎了这种认识的直接性 ,提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认识论命题 :认识主体与客体并非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 ,而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与此相连 ,认识主体与客体是一同作用于人的认知结果的。这就要求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实践介入其中 ,摒弃认识理性的原子式的个人直观及其虚假优先性 ,以达到一种社会地完成了的历史性认知结果  相似文献   

4.
客体问题,一直是我国哲学界普遍关注的基本课题。然而,就目前学术界研究客体问题的主导框架和运思模式而言,在总体上都因袭了“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框架。笔者认为,这一框架所固有的不可忽视的缺陷,迄今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路,它直接导致了对客体观理解上的种种偏颇,因此理应加以纠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主体—客体”两极框架视界中的客体观的若干缺陷,进而说明客体观研究框架转换的必要性以及中介客体范畴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这是认识论各派别公认的“客体”。物理学的研究过程,是认识的主体一人去探讨客体、认识客体、发现客体秘密的过程。物理学的发现,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成果,这些成果记载的是人类在每一时期所达到的认识界限,而这些界限又是主体认识能力发展状况的标记。所以,把物理学发现的历史贯通起来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认识能力演变过程留下的轨迹。在有文字记载的短暂历史中,这条轨迹表现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上,主体认识能力表现出四种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主体理论被放在极重要的地位。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对主体理论的理解。在这方面又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是,主体是观察问题的一个方面,提出“实践唯物主义要求从主体方面,也从客体形式上去理解现实”。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只从主体方面理解现实,就会同唯心主义划不清界限。另一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这种观点认为,在马克思以前全部旧哲学中,哲学基本问题不包括思维对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而这一方面,正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述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正是恩格斯,把突出强调主体性思想的提纲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说:“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才是  相似文献   

7.
郑庆林同志在《也谈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以下简称郑文)一文中,对王玉樑同志的《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提出商榷,批评其将“价值的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张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来定义“价值”。虽然我们也象郑庆林同志一样,不赞成把“价值”理解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但拜读了郑文之后,却有这样一种感觉:它对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理解、定义及其论证,明显地缺乏合理性而难以让人信服。考虑到这种不合理的论证和定义方式在国内价值论研究中原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以郑文为例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体系性无疑已成为一个哲学“问题”。区分出体系的一般本质与其在近代哲学范式下的特殊状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体系的一般本质源于主体对客体“观看”、“透视”的理论态度 ,只是在近代主体哲学的范式下 ,体系才获得与绝对主体性相匹配的总体性和强制性特征。彻底的反体系论由于将这两层含义相混淆 ,走向了一种“非理论”哲学 ,陷入一种悖论之中。马克思的现代实践哲学在超越近代主体哲学范式的基础上 ,仍保持其理论的体系性 ,这种特殊的体系性具有“有限性”、“开放性”和“自我超越性”等诸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根据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对实践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规定。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客观的活动”;列宁把实践称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认为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环节”和“交错点”。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把实践的含义科学地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指出实践就是“做或行动”,是“人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客体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少哲学论著来看,许多作者论述哲学基本问题都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列作为哲学基本问题,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的文章则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也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所以哲学基本问题又可以概括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等等。笔者认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基本问题只能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社会历史观的一  相似文献   

11.
贾巍杨 《河北学刊》2007,27(2):253-255
多媒体和网络使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交互”成为美学新问题。交互主体性理论以“主体—主体”模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来确立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一种新型的审美客体——“仿像”进入美学领域;审美体验从“高峰体验”进入“虚拟体验”阶段。交互美学理论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新的思路,建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建造、理解和体验,人际交流不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已经把它的视点从客体转向主体,从一般哲学转向结构主义和实验心理学,皮亚杰第一次用“刺激→图式→反应”(S→A→R)的公式揭示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阿恩海姆又把这种反映解释为“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的“同形”或“同构”,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已经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不再把审美单纯看成是对客体的反映,而看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看成一定审美心理结构与外部现实的微妙契合。我们已经意识到,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审美和创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制约和影响了人们对审美客体的物质、境界、理想的把握和评价,对审美客体的观  相似文献   

13.
主体是近现代各派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谈论有关实践和认识(亦即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问题,便离不开谈论“实践一认识”活动的主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重视和强调主体在自己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同时这种重视和强调又是完全科学的。只有正确理解主体概念及其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解决哲学、特别是认识论中的其他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主体概念的科学涵义作一番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研究中,价值问题成为哲学思考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本文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一、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根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实践,一种是认识。前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物质表现,后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体现。不管是在实践活动中,还是在认识活动中,一般来说主体总是有自觉的和能动的倾向,即主体自觉地作用于客体和自觉地认识客体。那么,主体为什么自觉地发生这种活动?康德解释说,主体作用于客体,从认识的意义上讲是在寻求两个东西,一个叫“实然”,一个叫“应然”。前者是  相似文献   

15.
黄琳  王成华 《天府新论》2005,38(2):23-26
认知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所具有的能动性早已为人们所关注 ,但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却鲜有人论及。在了解认知实践概念和认知实践概念的思想资源和时代背景后不难发现 ,认知实践是相对于物质实践而言的 ,与物质实践相比 ,认知实践具有明显的特点 ,这种特点具体表现在客体、主体以及中介结构的差异上。主体对客体的概念性的认识 ,是一种中介性结构 ,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构造活动而生存。认知实践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现实性对潜在性的扬弃 ,由过程状态向完成状态的转化 ,由完成状态向新的过程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王昊 《理论界》2011,(8):98-10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虚拟实在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计算机和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生存和交往空间——赛博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作为两门古老的学科——哲学和法学——共同关注的自由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哲学上,赛博空间的自由是意志与创造性的统一,是意志与逻辑必然性的统一,也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由此在法学上,对赛博空间自由的规定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互动平等原则、虚拟冒犯原则、网络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辞海》里关于“效果”一词的解释是:“效果,人们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这解释我以为是正确的。效益,无疑也是人们的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结果、成果。不那么严格和精确的话,可以说效益也就是效果,两者没有原则区别。但是,效益和效果,并非没有一点差别,为了说清这种差别,须要借助哲学上主体和客体的概念。 主体作出一种行为,从事一种活动;主体的行为、活动作用了客体,在客体上留下了痕迹,譬如使客体发生了某种变化。这就是主体作用的有效结果。这种结果就是效果,如图: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现代科学在物质世界研究中提出的新的层次:微观下面的渺观,宇观上面的胀观,现代哲学和认识论要拓展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和研究视野,就必须思考和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人类已认识(或作为一种科学暇说)的“极”事物(如“极小”的渺观,“极大”的胀观)现象?人类的认识能否突破这些“极”现象的界限而达到新的“极”现象的层次?概而言之,人类的认识会不会达到极限?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哲学上概括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以促进自然科学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在新的科学与社会历史条件下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能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思想,把哲学认识论的触角不断仲向新的时空领域,以彻底驳斥时空有起点、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难于掌握的艺术必然,这是一个永远需要的艺术合题——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艺术史上,许多大师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取得了辉煌的不朽的艺术成果,这就当然要求美学理论对这种融合进行深入的研究。 16—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弗·培根用拉丁文为艺术下了个定义:Ars est homo additus naturae。意思为: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培根没有说“相加”,而是说“相乘”,因为相加表明的只是一种简单的组合关系,只有相乘才能表明二者的融合。当然,培根用“相乘”来表述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溶解和化合,显得还不够精细,但他的这个定义的确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杨庙平 《学术论坛》2006,1(1):39-42
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对象性理论看作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的分水岭。马克思认为,对象性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在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互为对象的关系。因而,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既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实践观,也是一种生存观。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