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比较分析阜新地区巴拉根仓故事中的"斗阎王型"类型故事的异文,从民俗学角度探讨了故事异文中出现家乡风水传说的成因,阐释了恋乡的家园情感是家乡风水传说复合于类型故事的原因所在。并进一步剖析了故事只有契合民俗心理才能得以传播的故事讲述规律,以及民俗对民间口承叙事的形成与传播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
汉文化,是指两汉时期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典章制度价值观念等。汉文化自形成以后便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正统地位。"儒术"的内容涉及个人修养和治国理念,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儒术"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涉及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只有全面贯彻,不可顾此失彼,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儒术"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生命的学说,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作为国学应继承发扬并光大之。  相似文献   

3.
洛带是位于成都东郊18公里的一个客家古镇,近几年以“西部客家第一镇”的美名成为成都旅游地图上的新宠儿。几年前还默默无问的小镇迅速成为旅游开发的后起之秀,并很快显示出其在成都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洛带旅游开发的过程,运用“符号”、“仪式”、“场”等概念工具探讨了“社会记忆”资源的文化资本化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社会人类学和民族社会学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满拉的汉文化需求作了研究,研究表明满拉追求汉文化的方式是多样的,追求汉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文化和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范畴化和自我范畴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刻画群体符号边界来赋予人们群体资格,进而依赖人们对群体资格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来促生社会认同。在此过程中,社会记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回族的抗战记忆入手,并以此为例来阐述社会记忆在社会认同路径中如何成为生成社会认同的语境与支点。同时,还将阐明社会记忆与社会认同的互文效应:社会认同的建构与强化可以通过控制社会记忆得以实现;既存的社会认同则可以影响或支配社会记忆的形塑与书写。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蒙汉地区广泛流传的《神蛙丈夫》故事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相同的结构形态和不同的情节母题设置等特点的探讨,试图揭示出同一类型故事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流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记忆是认同与传播的基础。通过民间传说故事即民间社会语言,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与文化精神,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是民间社会各个行业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规律。洛阳平乐正骨民间传说故事可以分为神奇人物传授起源、救世传奇和医术精湛传奇三类。其通过传播,增强记忆,广泛而持久地塑造、维护着洛阳平乐正骨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在强化其精神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乐正骨从地方走向全国,是国家权利话语与民间社会权利话语相结合的结果。这一过程的转变在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中表现为不同的故事类型与文化类型。这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记忆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的演化,关注民族文化的记忆建构过程,以及集体记忆以文化的方式是如何被传承的。同时借助社会记忆的理论和模型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社会记忆载体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记忆图式,从民族认知主体的视角反思了人类活动的结构、模式、进化及其规律,探讨社会进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形成机制和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宣传和利用河南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课堂是一块重要阵地。以南阳汉文化为例,丰富的汉文化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宝库。高校课堂的地方历史文化教学可以从自身课堂教学、院系课程设置、课外实践等几方面着手,需注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克服地方文化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游客凝视视角,以北京旧物仓为例,采用游客受雇摄影法、图片内容分析法与深度访谈法,探讨旧物仓怀旧意象,总结反思性记忆场域怀旧关键元素以及空间生产特点。研究表明:旧物仓的怀旧意象元素类型包括场景性怀旧元素、器物性怀旧元素和符号性怀旧元素,这3种意象元素融合影响并寄寓着游客的认知与情感;反思性记忆场域经由对场域空间的设计和主体具身体验的塑造来实现地方记忆再生产。对构建反思性记忆场域、强化怀旧凝视提出建议,以期为建构具有深刻认知意象和美好情感体验的怀旧场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是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组织结构长期孕育的结果。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面貌而言,主要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和重经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等诸种特征。而美国的社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质:文化来源的多元性,重实际勇创新的开拓精神,独立、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念以及典型的开放性与鲜明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保险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实践是社会保险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保险文化源远流长 ,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保险文化的发展 ,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记忆理论是社会科学整体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该理论给予了很多的探索与关注。本文分析与回顾了社会记忆理论研究方面的两个领军人物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与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围绕其所进行的探讨与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该理论为我们思考社会科学中的一些理论和问题带来了新的动力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映象》的歌舞大量来源于民俗仪式。在整个歌舞中,祭拜神灵、生活劳作、节庆纪念等民俗活动仪式贯穿始终,包含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民俗活动仪式具有唤醒、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功能。因此,原生态歌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味,积淀着深邃幽远的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的专业文化建构是整个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建构既能充分体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又符合中国具体社会与文化情境的专业文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基本策略要充分考量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与伦理守则,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吸收融入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搭建形式多样的专业文化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记忆的合法性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记忆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它的实质内容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凝结、积淀和破译、复活的双向过程。从哲学层面上提出和研究社会记忆,有人性论、生存论和认识论等三个方面的合法性根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众文化价值功能的阐释一直锁定在人文知识分子世袭的偏见中,具体表现为举例反证、结论前置和机械挪用三种方法论上的误区.在价值功能认识上的分歧说到底是基于不同文化观念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分歧.在对道德理想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正当性进行检讨的基础上建立现实主义的判断标准,以对善恶同体、利弊参半的大众文化做出科学的功能分析.大众文化的两重性社会功能可以在五个层面上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8.
农耕经济、专制政治和宗法社会结构是传统证据文化的社会基础,对传统证据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耕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人们普遍具有毁证、伪证、匿证以及不愿作证的证据观念;证据制度简单且常历久不变;证据运用具有低科技化和经验性的特质。专制政治的影响表现为:证据制度、证据实践都以维护政治秩序和专制皇权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损害了司法正义的实现和证据权利的享有。宗法社会结构的影响表现为:影响传统证据文化的形态;制约着证据在建构案件事实的基础作用;形塑着传统证据文化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就社会文化变迁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关系进行探讨 ,试图揭示国人社会心理现代化的过程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