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愈大,但中国投资的地区大多处于高风险地区,如何保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安全成为一个难题。文章从双边投资协定的视角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结果发现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可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愉瑜 《统计研究》2012,29(9):44-50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大国和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不仅反映在贸易规模扩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本文对198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滞后二期对货物贸易结构变化有积极影响;通过对2006-2010年间的七个具体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证实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对这些行业的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更显著,但由于数据的原因仅通过了KAO检验。两种检验结果说明,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无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还是流量都具有一定的贸易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3.
余官胜 《统计研究》2019,36(4):39-49
在微观上探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空间特征是理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构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及其空间关联变量指标进行微观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不仅存在直接正向空间关联性,而且存在通过抵消企业低管理效率不利影响的间接正向空间关联性;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空间关联性仅存在于邻省之间,并不存在于非邻省之间;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邻省空间关联性存在异质性,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的企业并不存在这种关联性。研究结果意味着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空间协调性,发挥空间关联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文章考察了2003—2009年间中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次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变截距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与国内就业显著正相关,同时,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文章首先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符合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并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第三阶段。接着,文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2003~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期内,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而在短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施巍 《江苏统计》2003,(11):21-21
随着江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未来江苏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思路及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变化和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的经营对外资存量的影响逐步扩大,仅仅观察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流量和存量总额已经不能满足研究外资经济和制定外资政策的要求。在借鉴国际上相关的统计标准、结合中国利用外资实践、梳理中国外商投资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引入存量调查改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的思路——与《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按资产负债原则编制的直接投资负债形成互补,依托存量调查,采用方向原则,提供按境外投资者和实际控制人分别统计的中国双边内向直接投资存量。按照该思路实施的“中国外商投资存量调查”将丰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站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上,针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进行了简单分析,说明了产业选择与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并简单阐明了中国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所应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若干产业.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选择2003年和2004年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12家上市公司的公司业绩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总体欠佳,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公司的二级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因此,现阶段鼓励中国企业全面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投资稳定性和区位选择中的东道国风险影响也备受关注。以此为背景研究东道国文化距离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选择的影响,在度量东道国文化距离和风险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发现:当东道国与中国文化距离较小时,东道国较高经济和政治风险能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当东道国与中国文化距离较大时,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会阻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偏好不是绝对的,而是依赖于外部东道国文化距离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吕计跃 《统计与决策》2012,(19):141-144
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研究越来越深入。文章主要分析2003~2011年中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次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变截距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跨国经营。文章主要运用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速度、区域分布、产业流向等方面,对有代表性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总结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风险投资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风险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针对随机性战略风险因素产生的战略风险进行控制;该系统对战略风险采取事前控制,比事后控制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准确地统计和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真实情况 ,是我国政府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但是各有关部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均各有侧重 ,目前尚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统计系统能够准确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全貌 ,本文就此研究并提出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孟青兰 《统计与决策》2017,(11):137-140
文章使用2004-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国际研发技术溢出模型,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吸收能力对这种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以人力资本、研发强度、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为表征的吸收能力对不同地区的OFDI技术提升效应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国家(地区)间制度及文化的干扰,具有一定的制度及文化特征。为了考察文化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住的影响,文章选取2003—2009年中国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66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文化因素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的作用,计量结果发现文化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越大,对其直接投资越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实证分析大多集中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探讨上,而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回归技术对1982~2006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产生较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时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2003-2013年中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有向无环图方法对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三条传导路径:①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效应,它显著且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②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增加,进而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③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竞争效应带动研发经费的增加,进而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没能摆脱规模小、优势发挥弱、技术水平低等状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将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给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商品出口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出口,但促进作用在异质性视角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①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②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③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影响均不确定;④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⑤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抑制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